赤峰市紅山區劉建華:軟硬兼施,高質量前行

主持人:您好,劉主任,歡迎您做客一把手訪談。作為紅山高新區的當家人,在區政府工作報告裡,您最看重的關鍵詞是哪個?

赤峰市紅山區劉建華:軟硬兼施,高質量前行


赤峰紅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劉建華:我最看重的關鍵詞是“產城融合”。近年來,紅山高新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人數快速增加,截至2019年底,紅山高新區就業人數超過32000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構建產城融合發展格局”,我想正是恰逢其時。

高新區作為紅山區產城融合重點打造的先行示範區,今年重點建設高新區配套商務區、高新區小學、幼兒園和九玖醫藥健康休閒街區等產城融合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高新區產城融合水平和營商環境,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聯動和產業功能與城市功能的融合發展,最終實現宜業宜居的產業新城建設。

主持人:紅山高新區現在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佔比都是多少呢?

赤峰紅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劉建華:截至2019年底,紅山高新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91.1億元,其中傳統產業實現產值228.3億元,佔比78.4%,新興產業佔比21.6%。今年我們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

在優化升級傳統產業方面,大力推進金劍銅業搬遷擴能和遠聯鋼鐵技改升級進度;加快完成赤峰製藥退城進園,繼續實施普康藥業中蒙藥顆粒等項目建設,落實扶持醫藥產業優惠政策,支持企業開展新藥研發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實施引聯重組和技改擴建,為醫藥產業發展增添後勁;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方面,依託拓佳電子產業園、恩沃科技園,著力構建智能終端製造產業鏈條;依託泰領海創生物科技園,實施了納米磷灰石保健牙膏、高端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產業化項目;同時,正在加快推進3D打印、富勒烯、納米碳化硼等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壯大新興產業規模,提高新興產業的佔比。

主持人:您剛才也說到了另一個關鍵詞,營商環境,那營商環境要持續優化,現在看已經成為了推進改革開放,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硬要求。我們也瞭解到,紅山高新區到去年年底已經入駐的企業是169家,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咱們將有哪些做法呢?

赤峰紅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劉建華:高新區為了不斷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在硬件、軟件兩方面雙管齊下。

在硬件方面,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黨建活動中心投入使用,非公黨建工作逐步規範,黨建引領作用逐步強化;科技企業孵化中心和生物醫藥共享實驗室現已入孵王向軍博士、錢永常博士等8名高端人才主導的11個課題項目;智慧園區綜合指揮中心開始信息數據收集錄入和功能模塊對接調試;高新區綜合配套服務功能加速向全面、互動方向發展。

在軟件方面,堅持首問負責制、保姆式服務、全天候服務等舉措;定期舉辦教育培訓,讓企業更新觀念、開拓思路。召開銀企對接會和招聘會,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工難問題。協助企業辦理建設、生產手續,及時解決企業發展、生產問題。

主持人:其實剛才聽您聊到的這些,不難發現紅山高新區是有很多優勢的,從地理位置到政策扶持等等,咱們下一步將如何發揮優勢呢?

赤峰紅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劉建華:2020年,高新區將竭力降低新冠疫情影響,主動靠前服務,與企業共度難關。

2020年計劃建設項目35項,總投資125.4億元,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34.7億元。重點抓好7個產城聯動發展項目。把握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產業外溢契機,深化區域合作,承接產業轉移;同時,注重引智引才,落實區委政府“聚才工程”。力促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緊緊扭住做強存量、做優增量這一關鍵,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大力推動醫藥強鏈、電子固鏈、紡織補鏈。加快提升園區綜合建設管理水平,營造綠色宜業宜居的發展環境。

赤峰臺報道

赤峰市紅山區劉建華:軟硬兼施,高質量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