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2020年真可謂是一個“魔幻”之年,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席捲全球,帶走無數生命的同時,給全球資本市場也帶來一記重擊,10天內美股就見證了4次熔斷,全球股市應聲暴跌,僅3月12日就有11國股市因暴跌觸發熔斷機制。投資者萬萬沒想到,抱著賺點零花錢的心態進入股市,結果卻被逼著見證了歷史。那麼股市的歷史究竟是什麼呢?其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股票的起源與荷蘭東印度公司

故事從16世紀開始。當時的歐洲,帝國之間就是不斷的衰落和崛起交替而來。而今日的荷蘭在當時僅是西班牙帝國的一部分。此後,荷蘭從西班牙的衰落中迅速崛起,成立荷蘭共和國一洗以往的“西班牙味”。

現時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背山靠海、資源豐富、要水有水,要燃料有燃料,地理上更是四通八達,因此吸引大批商人遷居當地。先天環境優勢及人才聚居讓這個地方不用一個世紀的時間就孕育出高度活躍和成熟的金融業,可謂歐洲金融中心。1590年代,歷史學家稱之為荷蘭的“經濟奇蹟”時代。當時荷蘭的商人幾乎全是勢力龐大的金融大鱷,甚至把政府和議會都收買了。1602年,聰明的荷蘭商人以國家之名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眾多政府高官和議員都成為了這家公司的董事。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此公司非彼公司,除了主營航海事業,獨攬與東方世界的貿易之外,還做戰艦和僱傭兵的交易,更誇張的是他們還獨立發行貨幣,殖民地的佔領和開闢也在公司的“經營”範圍內。現如今哪怕全球排名前10的公司與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實力相比只能是泛泛之輩了。

但公司大了有好處當然也有壞處了,像東印度公司規模如此之大,所承擔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例如天災、動亂、甚至傳染病的肆虐,都會對公司的經營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而公司的滅亡也等於荷蘭國家的滅亡,他們靈機一動就以公司名義向整個荷蘭進行集資,荷蘭國民將能以50荷蘭盾購買一股東印度公司的股票,他們獲得“股東”身份的同時,還可憑票據在3年後獲得150盾公司派發的分紅。股票從此橫空降世!

這是一張由東印度公司於1606年9月9日發行的一張股票,這也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一批股票。這張股票價值150荷蘭盾,持有人是彼得·哈爾門松。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16世紀股民就懂“做空”

講完股票的誕生過程,下一步該說一說“股市”是如何誕生的。東印度公司真可謂是史上最精明的公司,他們知道3年後兌現承諾分150盾給股東是一個絕對虧本的買賣,他們想到了一個對策,那就是買下“人頭”,找來相熟之士,在股東手裡逐一收集股票。在這一買一賣中,股票市場就應運而生。進入股市的人越來越多,投機生意越做越大,一缸好水只會引來更多的魚,股市在荷蘭掀起了熱潮。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股票頻繁的交易急需一個公開的場所,方便股民們買賣股票。1609年世界上首個股票交易——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在荷蘭正式成立。

荷蘭人彷彿是天生的金融天才,早在16世紀他們就發明了各種股票買賣的技巧,懂得以利好消息抬高股價,相反也懂得如何製造不利傳言,影響持股人心態,“做空”什麼的也是不在話下。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1613年,首個發行股票的公司——東印度公司改為一年航行四次,而每次航行的首日他們都會把利潤分派給股東,這也就是股市“派息”機制的原型了。

股票指數——經濟的晴雨表

股票與股市的起源我們都有所瞭解了,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不得不提,那就是“股票指數”。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那非道瓊斯指數莫屬了。1882年,查爾斯·道(Charles Dow)與好友、愛德華·瓊斯(Edward 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他們的公司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旁邊。1884年,查爾斯·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指數。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雖然有了股市,也有了交易所,但由於當時資訊並不是很發達,股民們想要知道一隻股票的價格需要自己前往交易所查看當日股價,或者給股票經理打電話詢問,非常不方便。而且在股市中存在很強的“羊群效應”,如果市場中多數股票出現下跌趨勢,那麼很可能引發跟風拋售,這主要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為了讓股民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股市相關資訊,查爾斯·道1889年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查爾斯·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佈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日指數為40.94,他也把每日的指數都公佈在《華爾街日報》上。此後,又誕生了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指數和道瓊斯綜合平均指數。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隨著全球化進程大的加快,道瓊斯公司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票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票指數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依然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股票指數,不僅能夠反映美國經濟的總體發展情況,同時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正是道瓊指數的“生日”。

除了道·瓊斯指數外,標準·普爾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都是非常重要指數,這三個指數也被稱為美國三大股指。在全球範圍內,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英國FTSE指數、日經225指數、澳洲綜合指數、香港恆生指數都是股民們選股必看的指數。在中國,上證指數,深圳成指則是最重要的兩大股票指數。

股災,離我們並不遙遠

進入2020年3月全球股市暴跌,美股4次觸發“熔斷機制”。“股災”這個一度遠去的詞彙近日再度迴響在全球股民的耳邊,僅僅一個月時間許多優質股走下神壇,多國股市出現了大範圍的恐慌性拋盤。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在歷史上曾出現過多次股災,其中1929年、1987年以及2000年的幾次股災轟動全球。1987年的那次股災也被股民們稱為“黑色星期一”,也就是這一次股災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為了阻止舊事重演,於1988年2月推出了“熔斷機制”(circuit breaker)。這一機制指的是在股票市場的交易時間中,當價格波動的幅度達到某一個限定的目標(熔斷點)時,對其暫停交易一段時間的機制。這一概念源於“保險絲”,熔斷機制就如同保險絲在電流過大時候熔斷一樣,當股市跌得太猛,政府也會跳出來喊暫停。

漲跌停仍然可以買賣,熔斷卻不行。“漲跌停限制”,是政府不准我們用高過(或低於)限制的價格買賣股票,但只要不超過這個價格,還是可以買賣。可是“熔斷”卻是政府跟你說:現在股市關門中,等等再來。不管你想用什麼價格買賣都不行。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不止大盤,個股也有熔斷機制。但是基準不是價格的高低,而是震盪幅度,例如“15秒內漲跌幅超過5%,就暫停5分鐘”。幅度的大小、時間的長短,則會再依每檔股票的股價高低做調整。

熔斷機制自1988年10月19日推出後,僅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觸發過一次。此次熔斷也引發了爭議,外界普遍認為美股逐年上漲下,跌350點,幅度上與機制創立時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機制也逐漸改為現如今的以百分比計算。美股熔斷機制的規則歷經數度修改,當前規則於2013年2月生效,設有“三大關”,能幫助股民有機會喘口氣、靜下心,並在特別糟糕的日子裡重新再出發。

股票起源與股市背後的那些事兒(上)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熔斷機制: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1階段:與前一交易日的收市價相比,如標普500指數下跌7%,交易將暫停15分鐘。

第2階段:若恢復交易之後,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25或之前,標普持續下跌13%,美股交易將再次暫停15分鐘,但若是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3:25之後,將不會停止。

第3階段:如果標普500指數下跌20%,無論何時發生,則美股立即停止當日交易,在下一交易日恢復交易。

除了美國股市外,英國、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地區均施行了熔斷機制。我國也曾在2016短暫施行過熔斷機制,但後來因“水土不服”而被叫停。

誰也沒想到的是,2020年開年我們就見證了美股四次熔斷,而且是在短短的四天之內,相比2020年最高點已跌超10000點,幾乎抹去了過去3年全部的漲幅,僅看蘋果、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四家科技巨頭,市值就蒸發了1.3萬億美元,蘋果股票大跌,四次熔斷相當於蒸發掉了1.5億部iPhone!

即便活到89歲高齡的巴菲特老人家也坦言是第一次經歷這種波動。對於股市近期的魔幻表現,外界對於全球性金融危機即將爆發的言論也甚囂塵上。從歷史經驗上看,美國曆史上多次經濟、金融危機的爆發均伴隨著美股暴跌,或者說美股暴跌可能觸發美國金融危機。而由於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地位,美股的崩盤極有可能觸發全球性金融危機,2008年的金融海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那麼在股票問世以來,經歷過哪些重大的危機事件呢?中國股市在其中表現如何呢?這些問題下期我們再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