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陽春三月已至,四海之內春光照臨,各地或是繁花似錦、或是煙雨朦朧,天地間,百草新生、萬物以榮。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們見此良辰美景豈能無詩詞讚美之言,於是決定舉辦一場歷經千年的詩詞盛會。會事以定,獨缺會事主持之人。大家眾議紛紛,各有妙計,最後一致推舉唐代“詩聖”杜甫、宋代“東坡居士”蘇軾、清代“楞伽山人”納蘭性德組成大會委員會,主持大會各項工作。並做了以下公示:

一、因所處朝代之多,且各時期詩歌的音律、體裁、格調都不盡相同參會作品可自由發揮。

二、詩詞盛會選用現場加網絡直播方式進行。

三、各文人騷客有兼顧政務不得脫身者,或有遠隔千里等情況不能赴 會者可通過網絡形式發佈作品。

四、盛會正逢春暖花開之際,首日之作品便以“春”為題,意在借春而詠萬物復甦。

五、本盛會旨在以詩會友,耀我華夏文化之博大精深,望古今文人墨客多創佳作,以弘揚中華文化之瑰寶。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消息以經傳出,各位墨客們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盛會當天人頭攢動,好不熱鬧。詩詞電視臺也開了現場直播,並專門為不能到會的文人騷客們提供了線上展示平臺。而且看官們也都捻著幾首打油詩準備助興,前臺線上熱鬧非凡,現場盛況可謂空前絕後。

會事開始,眾人對著第一首詩有誰來吟作都翹首以盼。“詩聖”杜甫又是盛會主持人之一,呼聲最高。一時推辭不過,也就接了這第一令來助興盛會。忽憶昨夜春雨恰至,潤得萬物復甦,正好也應了今以“春”為題,“復甦”之意。思定之後便題詩曰:

  •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話音剛落便引得眾人和喝彩,真不愧為“詩聖”,此詩敘事形象,文字通俗易懂,但卻意境深遠。全詩不漏喜字,喜悅之情卻貫穿全詩,定可流傳千古。

同為詩人的李商隱聞了杜甫《春夜喜雨》所傳的喜悅心情卻惆然若失,同經一場雨,心情卻大不同,一時詩情大發也題詩一首《春雨》:

  • 《春 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詩句傳遞的悲寂之情不免有點破了氣氛,宋朝沈瀛聽了覺得不妥,心想今天正值生日,不妨作詩一首提提興致,便作詩《滿庭芳·立春生日》:

  • 《滿庭芳·立春生日》

畫戟霜勻,譙門風動,滿城和氣氤氳。

一年好事,今早屬東君。

歌管歡迎五馬,金章爛、華轂朱輪。

班春了,歸來燕寢,香重燭花輕。

盈盈。

春酒暖,金_綵勝,霞袂雲旌。

算重重佳慶,都聚今辰。

且聽雪兒歌罷,稱壽處、蘭玉詵詵。

新春暖,貂蟬象服,同日感皇恩。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陸游聽聞後,大步上前用“感皇恩”做詞牌題詞“感皇恩·伯禮立春日生日”一首敬沈瀛:

  • 《感皇恩·伯禮立春日生日》

春色到人間,彩幡初戴。

正好春盤細生菜。

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

雪霜從點鬢,朱顏在。

溫詔鼎來,延英催對。

鳳閣鸞臺看除拜。

對衣裁穩,恰稱球紋新帶。

個時方旋了、功名債。

此時坐在臺上的納蘭性德看著中眾人無不神采飛揚,但吟詩之人多為唐宋之才,卻不見元明清三朝之才子,心中未免有些蹉跎,一時心愁難解不覺間吟詩而出。詩做題“菩薩蠻·春雲吹散湘簾雨”。眾人正在為陸游的詩詞暗暗歎服,忽聞納蘭性德吟出詩句,頓時安靜下來,一聽下文。納蘭性德忽然聽著靜了下來方知自己一時興起之詩被眾人聽聞。心想“也罷!身為會事主持,也本該賦詩一首,也好為元明清各才子們開山引路”。於是接著把剛才之詩重新吟誦一遍:

  • 《菩薩蠻·春雲吹散湘簾雨》

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

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柳菸絲一把,暝色籠鴛瓦。

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納蘭性德吟詩之後,眾人都還在詩中遨遊,思緒未回,但是賞詩之人黃景仁聽完之後心潮難定,心想“一生漂泊,懷才而不遇,”就徑直接了納蘭性德的花令題詩:

  • 《賣花聲·立春》

獨飲對辛盤,愁上眉彎。

樓窗今夜且休關。

前度落紅流到海,燕子銜還。

書貼更簪歡,舊例都刪。

到時風雪滿千山。

年去年來常不老,春比人頑。

納蘭性德和黃景仁兩人各賦一首,清朝詩人聽聞熟悉的格律,頓感詩意來襲,先是李琳以“六麼令”為詞牌題詩:

  • 《京中清明》

淡煙疏雨,香徑渺啼鴂。

新晴畫簾閒卷,燕外寒猶力。

依約天涯芳草,染得春風碧。

人間陳跡?

斜陽今古,幾縷遊絲趁飛蝶。

柳向尊前起舞,又覺春如客。

翠袖折取嫣紅,笑與簪華髮。

回首青山一點,簷外寒雲疊。

梨花淡白,柳花飛絮,夢繞闌干一株雪。

通過此詩給眾人描繪了一副京中清明時節的春景美圖,另眾人皆驚歎景色之美,根談李琳作詞之精妙,全詩讀起來令人耳目一新。緊隨其後厲鶚又以

“百字令”為詞牌題詩:

《丁酉清明》

春光老去,恨年年心事,春能拘管。

永日空園雙燕語,折盡柳條長短。

白眼看天,輕袍似草,最覺當歌懶。

愔愔門巷,落花早又吹滿。

凝想煙月當時,餳蕭舊市,慣逐嬉春伴。

一自笑桃人去後,幾葉碧雲深淺。

亂擲榆錢,細垂桐乳,尚惹遊絲轉。

望中何處,那堪天遠山遠!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厲鶚作罷。可以說將會事再次推向高潮。眾人皆聞詩補過唐,詞不及宋,不曾想清代詩詞也別具一格,皆鼓掌喝彩。此時關漢卿可是坐不住了,元曲小令給中國詩詞爭光添彩,今日詩詞會正能獨缺。便以“雙調”為曲牌作:

  • 《雙調·大德歌》春

春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

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

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

一曲作罷意猶未盡,還想在做一曲,可是散曲作家徐再思早就安耐不住。剛才詩興大起,本想一展才華,不想納蘭性德無故吟出,不得不悻悻作罷,這次怎肯再放。於是以“商調”為曲牌作:

《商調·梧葉兒》春思

 芳草思南浦,行雲夢楚陽,流水恨瀟湘。

花底春鶯燕,釵頭金鳳凰,被面繡鴛鴦:是幾等兒眠思夢想!

  鴉鬢春雲嚲,象梳秋月攲,彎鏡曉妝遲。

香漬青螺黛,盒開紅水犀,釵點紫玻璃:只等待風流畫眉。

徐再思一曲作罷甚是滿意,正在臺上悠悠然而自得,臺下元好問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元好問素來熱愛春天,尤其喜歡吟詠桃杏,今日賞春詩詞會早早就就已經到場。剛才看各路神仙陸續登場,一時不好搶了風頭,剛聞徐再思小令一曲,就再也顧不得其它。只見大步向前搶了徐再思花令,用“中呂”為曲牌:

【中呂】喜春來

春宴春盤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寶釵,春風春醞透人懷。

春宴排,齊唱喜春來。

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東風和氣滿樓臺。

桃杏折,宜唱喜春來。

梅擎殘雪芳心奈,柳倚東風望眼開,溫柔樽俎小樓臺。

紅袖繞,低唱喜春來。

攜將玉友尋花寨,看褪梅妝等杏腮,休隨劉阮到天台。

仙洞窄,且唱喜春來。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現場此來彼往好不熱鬧,場外杜牧只因政務在身,只能無緣親臨盛會現象。但是心中還是念念不忘,好在現在網絡發達,可以實時觀看盛會現場。剛看老杜題詩《春夜喜雨》,又見李商隱題詩一首《春雨》,而且後輩才子也都佳作連連,一時技癢。此時舟船城郭前,江南的煙雨迷離之美景撲面而來,又念起家國之現狀,不可言語,只得以詩訴情,由此而作《江南春》傳於會場。全詩如下;

  •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眾人聽聞後讚美之詞不絕於耳,為不能親睹杜牧真人自風采而惋惜。真在此時,人群中不知誰喊了句:“大小李杜之中怎不見詩仙李白之詩,豈不是今日之最大遺憾”?眾人聽後才發覺確實如此,於是復聲之音接起。杜甫聽聞之後,緩身站起,對眾人道:“太白先生聽聞會事心中大喜。本要親臨,應詔入京以後待詔翰林而不能及,於是千里傳詩一首,為眾人助興。本想將此詩留於最後做壓軸時用,現眾人皆問,那就有老朽代詠,不知可否”?詩聖已說,眾人欣喜還不及,怎會不允。杜甫見眾人皆點頭允諾,便從袖中拿出信件,詠與眾人。全詩如下:

  • 《春日行》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

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三千雙蛾獻歌笑,撾鍾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

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雲輧。

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

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

眾人聽罷太白之詩行雲流水,婉轉動聽,既有飄飄欲仙,又不卑不亢,另有規勸君王之意,藝術水平之高令人歎服。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而另一邊詩人稼軒因被罷官落職、不得不退居田園。正當心情沉悶之時,心中無暇參與此次會事。可是千年一會,不聞又恐心生遺憾,一時拿不定主意,便想遊鵝湖去賞春色罷了。怎奈春色再美也揮不去心中念念之事,惆悵萬千。心中之事被以耕地老農看穿,便對稼軒說道:“即趕不走,何不迎進來”。稼軒頓悟,那就賦詩一首也當了了心結,望著眼前美景即興而作:

  • 《鷓鴣天·遊鵝湖醉書家壁》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

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帘酒易賒。

閒意態,細生涯。

牛欄西畔有桑麻。

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看客皆知辛棄疾之事,今又觀了其詩,對辛棄疾命運無不嘆息,真可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同為愛詩詞之人,後唐李煜讀了之後不免心生惺惺相惜之感。遙想當年做為一代君王,與眾才子佳人飲酒賦詩、彈琴作畫好不愜意。而如今卻淪為階下囚,就連千年不遇的詩詞賞春盛會都不得身臨其境,真是憾哉?憾哉?當初不該錯殺潘佑、李平,落得如此苟活。悔恨之下以“虞美人”為詞牌作下一詩: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詩作罷引起軒然轟動,通過自然與人生的尖銳對比,抒發了不知多少悲憤和嘆惋之情。不想此詩剛剛作罷,宋太宗就勃然大怒,賜毒酒給予李煜。眾人無不為之嘆息,王國維評價曰:“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有此之盛會,文人無不向往,因由“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今日盛會也多為才子。李清照閨房不出,心事連連。心中也早已有了佳句,只因一介閨中女子不好獻醜,正在此時忽見唐代才女上官婉兒有一詩展出。原來上官婉兒因被武則天賞識,讓其掌管宮中詔命,而不得抽身。一屆盛會豈能獨缺才女佳作,正值途經長寧公主流杯池,便以這流杯池為題作詩一首傳於盛會。其詩為:

  •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

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鬥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

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蘿。

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

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

李清照一詩讀後,心想:“心愛之事便是這吟詩作對了,前有才女上官婉兒已開清屏,還有何事不可為?”。心意已定,便以“如夢令”為詞牌,附小令一首傳於盛會。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寥寥幾句就將昨夜春雨和佳人心思曲折委婉的表達出來,感情細膩,文筆清新。眾人皆認為此小令必成傳世佳作,易安居士這“天下第一才女”之名當之無愧。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臺前線上才子佳人,你來我往好不熱鬧,不知覺間天色已晚,今日之盛會也接近尾聲。會場內外依舊人頭攢動,原來是都在等著大文豪東坡居士壓軸出場。蘇東坡本就是豪爽之人,也不推辭。站定以後對眾人曰:“昨日,庭院休息涼亭建成之時正遇喜雨,今又逢此盛會,還能被推舉為會事主持,實乃為四大喜事巧遇一身。借今日之盛會為為我雨亭賦詩文一篇以表今日喜悅之情”。

  • 《喜雨亭記》

亭以雨名,誌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

漢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孫勝敵,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

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

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佔為有年。

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則無麥。

”“十日不雨可乎?

”曰:“十日不雨則無禾。

”“無麥無禾,歲且荐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

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

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遊以樂於此亭者,皆雨之賜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

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為粟。

一雨三日,伊誰之力?

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歸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此詩篇雖然篇幅長,聽起來卻不乏味。先是給聽命名為雨,再因典故,尋前例。中間明為描雨亭實為憂國憂民之心,幸而來了及時雨,“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將雨與亭巧妙相連。而蘇軾在此文的抒寫上標新立異,運筆自然清新,以改遊記舊俗套路,今日此時又將新亭、喜春來襯托參加盛會的喜悅之情,真是東坡詞一出,自有“一洗萬古凡馬空”的氣象。

“正是四月寫春時,不留芳墨枉此回”盛請千古墨客開個賞春詩詞會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