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美政府又打壓華為,150歲高手過招之勝負


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美政府又打壓華為,150歲高手過招之勝負

字數 ▍1500字,閱讀約3分鐘


01 美國繼續打壓華為

近期,有兩件關於華為的事情,冰火兩重天。第一件事是特朗普政府儘管新冠防疫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仍然不忘打壓華為。為了阻止華為從全球供應商獲得芯片,特朗普政府將會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定》,這一規定允許美國監管一些使用了美國技術或軟件的外國產品。

報道稱,大多數供應商依賴美國產的芯片製造設備,尤其明顯的就是晶圓生產廠家。根據該提案草案,特朗普政府將強迫使用這些設備的外國供應商,在向華為供貨前必須獲得美國的許可。

華為的芯片部門海思半導體卻早就先知先覺,從2019年底開始,就要求部分工程師在設計芯片時面向中芯國際而不是面向臺積電,而華為也已逐漸在轉單給中芯國際。

今年1月,海思半導體公司就已經下單了中芯國際去年新出爐的14nm芯片。中芯國際2015年開始研發14nm芯片,去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產14nm FinFET製程芯片。按規劃達產後,中芯位於上海浦東的中芯南方廠將建成兩條月產能達3.5萬片的集成電路生產線。

這一政策直接影響著臺積電,臺積電目前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場仍然具有絕對優勢——市佔率達到了50%左右。包括華為在內的大陸企業,佔臺積電營收20%左右;北美市場,則為臺積電貢獻了60%左右的營收。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對華為轉單一事作出了回應。在臺積電線上法人說明會中,劉德音表示,瞭解美國政府有“相關的管制措施”正在討論當中,該措施會對產業“造成影響”,美國半導體產業相關協會以及臺積電都表示,不希望有限制政策出臺。

劉德音稱,如果美國擴大管制,會對“短期營運”造成影響,不過,臺積電是“大家的晶圓代工廠”,隨著客戶消長,該措施對臺積電的“中長期營運”影響應該有限。

魏哲家稱,臺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臺積電在技術上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不擔心中芯國際“搶訂單”,並稱在與三星、中芯的競爭過程中很有信心,今後臺積電芯片代工市場佔有率還會“不斷提升”。

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美政府又打壓華為,150歲高手過招之勝負


02 華為逆勢增長

第二件事是4月21日華為發佈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財報。2020年,華為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22億元,同比增長1.4%,淨利率7.3%。華為官方表示,財報符合華為預期。

任正非表示:受疫情影響,華為在生產、銷售、交付等方面進程都有所放緩,但平板、電腦等產品銷售在疫情期間出現5-6倍的增長。4月開始,華為銷售開始增長,預計單月銷售超2000萬部。

任正非也坦言:“開源鴻蒙操作系統、上線HMS服務等,都是被迫的,因為沒有安全感,如果還用別人的東西,下次再被斷供怎麼辦?因此必須努力把耽誤的功課補足,否則將無法立足。”

很顯然,同樣是經營企業,做房地產、娛樂業的特朗普,很難理解做高科技、工程師出身的任正非。這也正是任正非不選擇華為上市的一個深層原因,資本不會理解有理想的偉大企業家。

所以,特朗普是一味地從技術、資源上封鎖華為,豈不知任正非的商業理論來自於“小米加步槍”的艱苦奮鬥的軍事理論,越是艱難越是激發任正非的鬥志與遠見

,所以有了海思芯片,有了鴻蒙系統。

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美政府又打壓華為,150歲高手過招之勝負


03 “150歲對決”

這兩柄利劍亮出來的時候,確實讓世界為之震驚,僅僅33年,從一個電信產品小 “倒爺”,成長為商業史上屈指可數的偉大公司,對這樣頂尖高度的技術思維、商業邏輯,尤其是任正非的理想與價值觀,根本就是特朗普不能理解的,所以根本找不到任正非的“照門”。

另外,作為政客的特朗普有任期的限制,最長八年,已經走過了四年,從特朗普的防疫失利和民調來看,很有可能任正非的這位“對手”今年11月份就下課了。美國政府不同總統的政策差異性很大,尤其是特朗普的很多政策是比較極端的。

任正非和特朗普,這兩位七十多歲的東西方老人“對決”,失敗的一定是特朗普。

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美政府又打壓華為,150歲高手過招之勝負


歡迎關注趙貓貓砸職場,專注管理領域。品財經故事,學硬核管理,咱們下期再會。

任正非“對決”特朗普:美政府又打壓華為,150歲高手過招之勝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