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帶K的CPU除了能超頻還有哪些特性?

英特爾型號帶K後綴的處理器是能夠支持超頻的,這個關注電腦硬件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之前有超頻特性的CPU只在酷睿i7、i5上出現;不過在2017年,入門系列酷睿 i3也發佈了帶K的型號的處理器,首次將超頻引入入門級CPU中(超頻,就是通過人為操作,將CPU的工作頻率進行提高,讓他們工作在比額定頻率更高的頻率狀態下,以提高電腦的整體性能);這裡先單獨講一下cpu帶k和不帶k的區別。

英特爾帶K的CPU除了能超頻還有哪些特性?

開蓋核心一覽

後綴帶K的處理器沒有鎖定倍頻,配合對應的主板,比如Z系列主板可以直接修改倍頻,超頻成功率高,能提升一定的性能;後綴不帶K的,倍頻是鎖定的,如果超頻只能修改外頻,因此性能提升非常有限;因此對於一些DIY愛好者以及設計、圖像處理工作者,特別是對於有專業的視頻壓制和圖片渲染要求的童鞋,處理器超頻所帶來的性能提升能夠加快工作效率,節省等待時間。那麼帶K後綴的處理器除了支持超頻外還有哪些特性呢?

一、默頻較高

同型號的兩款處理器,後綴帶K的出廠默頻都要高於不帶K的,比如對比酷睿 i7-7700和酷睿 i7-7700K這兩款CPU,命名上的唯一區別就多了個後綴“K”;i7-7700默認主頻只有3.6GHz,通過睿頻才能到4.2GHz;(PS:睿頻就是CPU會根據當前應用場景及功耗自動加速到合適的頻率,可理解為暫時的超頻);i7-7700K默認的頻率就是4.2GHz(i7-7700睿頻的水平),睿頻能加速至4.5GHz,這只是在沒有超頻的情況下;

英特爾帶K的CPU除了能超頻還有哪些特性?

核心參數對比

二、芯片體質較好

CPU從硅-光刻-構造晶體管-晶圓切割-封裝的過程非常複雜,因此生產出來的CPU體制各不相同,比如這一批生產出來的CPU全部可以穩定運行在3.0GHz這個頻率段,但是隻有50%能夠運行在3.4GHz,20%能夠運行在3.8GHz,哪這20%的CPU就可以做成超頻系列也就是英特爾帶K的CPU進行銷售。因為官方定義的是這一批型號的穩定頻率範圍,能夠超出這個頻率穩定運行的話相對處理性能就要強一些,這也就是超頻概念的由來,當然也是廠家加價銷售的理由;

帶K系列的CPU其實能簡單滿足不想折騰超頻但又想獲得更高性能的用戶,而對於普通的電腦用戶來說,一般選擇不帶K的處理器就比較具有性價比,畢竟人們買電腦都是用來使用的,而不是用來折騰的;當然如果你是DIY、遊戲愛好者以及設計、圖像處理工作者的話哪麼一個高主頻的CPU會對你的電腦使用體驗帶來更好的提升;另外如果購買了帶K的CPU,建議還是加錢上一個支持超頻的主板吧,現在很多主板廠家都推出了一鍵超頻軟件,萬一哪天想超個頻呢。。

更多信息請關注玩機工坊,我是島主,愛聽歌的數碼硬件愛好者,如有不足歡迎留言補充,如果內容對你有幫助記得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