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十弟子》:看儒學開山掌門人孔子,職場獨領風騷


《孔門十弟子》:看儒學開山掌門人孔子,職場獨領風騷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2000多年前,山東濟寧市泗水的郊外,那還屬於魯國疆域。

一群人身披孝服,面掛淚痕,齊齊向一墳墓行禮叩拜,隨後其中一中年人繼續跪著沒離開。

有人勸他節哀,他卻還是想再陪逝者一段時間。那人是他的老師,儘管已經過了三年,想來依然心傷。

老師於他,亦師亦友,如今辭世而去,他痛徹心扉。於是,再一陪,又是三年。

古人守孝以三年為期,不能上班、就業。而師者,有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即是如父,三年之期守得也應當。中年人卻一守六年,足見師生情誼之深。

那人,名叫端木賜,字子貢。

子貢,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

墓裡是孔子,他為病逝的老師守孝。

假如你如今去山東曲阜參觀孔廟、孔府、孔林的話,還能在孔墓旁看到一棟房子,房前立著“子貢廬墓處”一碑,那是子貢替孔子守墓的遺蹟。

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司馬遷《史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其諸多思想,至今仍影響一代又一代人類。他本人生前並無著述,我們讀的《論語》,是學生們記錄下來的。

小時候常讀《論語》,只是對博大精深的儒學並無更多涉獵研究。近日讀傅佩榮先生的《孔門十弟子》一書,卻無意間打開一道門,重新認識了儒學和孔子。

傅佩榮年輕時,師從哲學大家余英時,多年潛心國學,曾主講過《孟子的智慧》、《國學的天空》等節目,對儒道兩學,宗教、先秦哲學有極深研究。

《孔門十弟子》一書,藉助孔子十哲,作者用全新獨到視角,呈現孔子生前與弟子的互動日常,讓我們看到儒學另一面,進而對求學、修身、治國、君子之道有更多體悟。

儒門至聖是怎樣用一言一行,獲得一眾弟子乃至天下人的推崇?藉著《孔門十弟子》一書,我們來一探究竟。


《孔門十弟子》:看儒學開山掌門人孔子,職場獨領風騷


有教無類,方為人師

孔門弟子三千,七十二人精通六藝。這其中,各行各業、年齡差異極大,即便當今也不多見。

因為孔子的教育理念中,一直堅守有教無類,不分貴賤、不辨賢愚,不避老幼,對各類人都可以進行教育。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意思是凡人都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關鍵在於受教育。

因此孔門中,既有父子同尊一師,如曾參和其父曾皙;又有門人分屬諸國,魯、齊、晉、宋、蔡、陳、秦、楚都有來者;更有出身懸殊極大的,司馬牛出身貴族,顏回、子貢等一介平民。

《孔門十弟子》書中,就曾寫到子路拜師的過程。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再拜曰:“靜而受教。”

孔子見子路在街上閒逛,頭插雞毛身披豬皮,腰間插劍,扮相古怪,一副不良少年模樣。

他主動搭話,問子路喜好。子路說喜歡長劍。孔子說他問的不是這個,而是說以他天賦,加上學習,會有好的才能。一番交談後,子路拜謝孔子,隨後便入了師門。

尋常人看見子路這般打扮,先不說與其交談,只怕早已遠遠避開。子路的形象,估計跟如今的社會小混混差不多。

可偏偏孔子敢於搭話,最後還收他入門。由此便可見孔子過人之處,先看出子路異於常人,發現特點,而後用行動踐行“有教無類”理念,大膽收子路為學生。

孔子門人,性格各異,人人不同,但對孔子來說,卻無所謂好壞優劣,凡門人,只要有心向上,皆有所教。

這樣的教育理念,促成了“精通六藝七十二”的美談,流傳至今。

那麼針對不同門人,孔子到底怎麼教育?我們往下再看。


《孔門十弟子》:看儒學開山掌門人孔子,職場獨領風騷


因材施教,靈活教學

談“因材施教”這一點,很多人往往會想到另一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負責對學生的疑惑做出解答,指導他們為人處世。

孔子的教學方法,立足於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各自不同的性格、遭遇指出問題的關鍵,而不單單停留在泛泛而談上。

具體點說,就是孔子教育學生,並沒有統一標準,他會針對每個人做出判斷,用適合的方法來指導其做出改變。

真正高明的教育者,懂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絕不是用條條框框,做流水式機械化的操作。

只會用套路,那是車間工人,不是萬世景仰的大家。

孔子的學生樊遲,問他什麼是“仁”?

孔子告訴樊遲,“仁”即愛人。

所謂愛人,是要提拔正直的人,是他們可以位於偏曲的人之上,那可以讓本來偏曲的人也變得正直。

冉雍也問過孔子關於“仁”的問題。

而孔子的回答是這樣的: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入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孔子的意思,是期許冉雍要修養好德行,出門的時候想象自己是要去接見重要的使節賓客一般有禮;使喚百姓的時候,要像承辦重要的祭典那樣莊重。

人與人是平等無差別的,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讓別人去做,說白了,就是要學會自我約束。

凡事留有餘地,說話做事有分寸,那在處理國事時就不會被百姓抱怨,在大夫之家做事也不會被百姓抱怨。

這樣百姓也會感覺到為官之人的穩重和可靠,從而願意跟隨左右。

孔子的教學方式,擺脫死板,沒有生搬硬造,既有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又結合了學生的實際情況。

對比如今的統一式教學,孔子更注重對症下藥,不得不說這是莫大智慧,也是他一直以來被尊稱為“至上先師”的原因之一。


《孔門十弟子》:看儒學開山掌門人孔子,職場獨領風騷


老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揮者,是共同進步的引路人

讀完《孔門十弟子》一書,我還發現,孔子能得門人弟子如此推崇,最重要的是,他從不自矜老師身份。

當弟子們在求學處世時,能夠指出他的不妥之處,或是對某事有更優解,孔子願意坦誠地接受這一點。

他也會轉換自己老師的身份,從學生做法中學習。

諸弟子中,顏淵最得他喜愛,孔門四科十哲,顏淵排德行科第一。

孔子很看重、欣賞他,尤其是顏淵身上,簡單到極致的快樂。

《論語》中有這一句: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說顏淵的快樂到達了什麼程度呢?

一竹筐飯,一瓢清水,就靠這些,住在破舊巷落,別人都受不了這種憂愁生活,可顏淵卻從始至終,快樂不改。

那得是多麼沒有慾望的一個人啊?想來已經到達了一種極致。

這簡單的快樂,便是孔子也坦誠做不到。故孔子後來與子貢對話,就直接地表達出了對顏淵的高度讚賞。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一個弟子三千,桃李天下的人,在跟另一個弟子談話中,絲毫沒有矯揉造作,表達出對學生的讚賞,甚至直言連自己也不如他。

我們說孔子的偉大,就在此處。“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在孔子心中,能教出比自己優秀的學生,他的學問才可能發展下去,才能傳揚後世。

這樣的例子,《孔子十弟子》一書中能夠看到很多。

比孔子大四十五歲的子游,在魯國當過縣長,孔子問他可有人才,子游答有個叫澹臺滅明的,為人正直,不可多得。

可澹臺滅明相貌醜陋,孔子曾以此拒收其入門,反而收了儀表堂堂卻懶惰的宰我。

後來孔子看到了澹臺滅明的進步,而宰我在齊國做官時參與作亂被處死了。

聽到宰我死訊,他感慨地對門人說道:我以貌取人,失去了澹臺滅明,又以一言取人,最終錯看了宰我。

坦然說出自己的不當行為,進而做出反省,並沒有因為自己“師者”的身份,就拒不面對。

只要自己真的做錯,便用於承認錯誤,不避於人前,不遮遮掩掩。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身為孔門子弟,又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能夠得師如此,實屬造化。


《孔門十弟子》:看儒學開山掌門人孔子,職場獨領風騷


結語

小結一下:

孔子一生,有教無類,慧眼獨具,三千門徒,推儒家聖學;

因材施教,靈活教學,孔門十哲,七十二賢,傳後世真知;

為人師者,從不自矜,但有所思所悟所學所得,縱是弟子也是學習、讚賞的對象、楷模。

在傅佩榮先生的自序中,曾寫道:“近年來我推廣儒家思想,與大家共勉‘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

孔子的一生和其思想,多虧勤奮好學的孔門人,費勁心思記錄、保存、推廣、發揚光大,今天我們才有機會得知一二。

如傅佩榮先生所說,學習孔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別的,正是取法這些孔門弟子。

《孔門十弟子》一書,從孔門弟子的角度切入,為我們展示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當年的故事,能夠讓我們對《論語》、對孔子、對儒學有更為完整的認識,值得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