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大家好,今天走在路上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這樣一個感覺,忙碌了一天後,回家的途中口渴難耐,看到路邊商店敞開的大門,裡面擺滿了花花綠綠的飲料。頓時心中一股看到救星般激動,舌尖彷彿已有那份甘甜:"今天!我要喝個痛快,快樂水我來啦!"。努力壓下想要奔跑過去的雙腿,只為那一口入喉,全身舒暢的酣暢淋漓。

(正所謂:可樂入喉心作痛,泡麵滷蛋加倆腸。生活美了!)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強迫症表示很開心,並想打亂順序

縱觀世界,現在全球市場上佔比最多的可樂莫過於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以至於經常有人聽到這樣一句話:"百事可樂瘋狂山寨了可口可樂!","胡說!是可口可樂模仿的百事!"。


其實真相如何,我們恐怕不得而知了。但是百事可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4年,幾乎跟可口可樂一樣悠久(可口可樂誕生於1886年),誕生初期都是一種治療胃病的"胃蛋白酶"飲料;


直到1898年的時候,"百事可樂"這個名稱才得以確立,在一戰時期曾經在部隊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迅速發展的百事可樂當時也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發展了有特許經營權的瓶裝商。這個時期的百事可樂,雖然一定程度上也借鑑了可口可樂的成功,比如:命名、經營權,但商品本質上還是與可口可樂完全不同的兩種飲料,這也間接的奠定了可樂的發展。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發展總歸不會一帆風順


百事可樂發展期間曾經三次想要賣身給可口可樂公司,但每次都無始而終,可口可樂始終看不上這個"小牌子"飲料。(不知道現在他們怎麼想的,當時肯定以為別人坑他。)


第一次賣身是在1922年,因為食糖價格波動,創始人認為糖的價格會大幅度提升,於是把不少資產用作購買食糖。但事情的發生總是事與願違的,糖價沒有上升,反而下跌不少,因此公司賬目現金窘迫,百事可樂瀕臨破產,創始人凱萊布·布拉德漢姆對此希望把百事公司賣給可口,然而可口可樂當時處在正在穩定上升期,可謂瀟灑風光對收購事宜不以為然,直接拒絕,還嘲諷了百事一番。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在這之後,一位名叫羅伊·梅加格爾的商人收購了百事,又在原基礎上苦苦支撐了幾年,中間經歷了多次公司重組,直到1931年,百事可樂不僅沒有上升的趨勢,反而再次跌至了谷底。梅加格爾只得再次向可口可樂公司提議收購,與上次一樣,第二次再次遭到拒絕。


再之後,名叫古思再次接收了百事可樂,古思原本是可口可樂的銷售商,業績一直不錯,當時他希望可口可樂公司能夠給予他這樣的優秀銷售商更大的利潤折扣,但高傲的可口可樂並沒有回應他的請求。古思感到自己被侮辱了,於是一怒之下把自己商店的可口可樂全部下架,並且對外宣稱可口可樂"一旦下架,將永遠不得再售賣"。(不蒸饅頭,爭口氣。)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在這期間內,古思收購併重組了漏洞百出的百事可樂公司,並且指示手下員工改變百事可樂原配方,盡全力模仿可口可樂,隨後在自己的零售店重新上架了新款的百事可樂。(能創新還是創新比較好。)


古思一開始銷售期間用了一些迷惑群眾的辦法,當有顧客點名購買可口可樂的時候,他並不明說,而是直接將百事可樂出售給顧客,這一舉動最終引起了可口可樂公司的注意,可口可樂只得向古思提出警告,但古思反而嘴硬的指控可口可樂"誹謗、謠言"。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只是古思雖然表面上硬氣,百事可樂的套殼銷售依然非常慘淡,堅持到1933年,古思再次通過與可口可樂公司接觸,希望出售百事可樂,第三次不出所料的遭到拒絕。


不破不立,崛起的百事


痛定思痛的古思,想起過去的林林總總,往事如過眼雲煙。重整信心決定重新規劃百事可樂的未來,他的第一個辦法就是推出了"大瓶可樂更便宜"的方法策略,改變之前與可口可樂一樣的瓶容量,推出了大瓶裝,並選擇首先向更高的階層推廣,這個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功,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百事可樂從年年虧損到基本盈利。


後來古思的原老闆一位名叫沃爾特·馬克的人發現了這個這其中巨大的利益,通過打官司搶奪了百事可樂的部分控制權,經過一段漫長的官司,1938年至1939年,古思被迫出讓了91%的百事可樂股票。(辛辛苦苦好幾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沃爾特·馬克也因此走馬上任成為百事可樂新的董事長,古思擔任總經理,這兩個人最終也達成合作協議,這也是成為百事可樂日後崛起的關鍵因素。


當沃爾特·馬克接手百事可樂公司後,採取了一系列更加有效的經營策略:第一繼續沿用了"大瓶"策略;第二點,參與設計了與可口可樂外觀完全不同的紅白藍三色的百事商標,並首次確定藍色為百事可樂的主色調,這也是為了和可口可樂的紅色外觀帶來最鮮明對比;

馬克也首先發明瞭"飲料瓶換錢",他向銷售商提供飲料瓶,並要求批發商銷售百事可樂的時候收取瓶子押金,以此作為公司生產瓶子的啟動資金。


在其領導下,公司創作了一系列更符合時代潮流的百事可樂宣傳語、宣傳海報,這些操作為百事可樂取得了空前的宣傳效果。


與此同時,由於多年壟斷行業,許久沒有對手的可口可樂公司錯過了一系列重要的反攻措施,可口可樂董事討論決定拒絕推出大瓶策略,因為這會導致利潤的下降,而且目前市場份額依然是可口可樂的大頭。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最終可口可樂沒有任何行動,後來他們也為這一次的保守策略付出了割肉的代價。儘管可口可樂一系列不跟進策略導致市場縮減,但其多年運營的大量人群基礎依然牢牢佔據了46%的絕對市場份額,理所當然的,以百事公司為主的飲料系列份額也急速向上增長,並不斷打開可口可樂曾經密不透風的各地市場。


縱觀歷史發展,存活下來的企業很多都是靠著"抄襲、模仿、山寨、水貨"起家,現在看來的確有些不厚道,甚至討厭。可在當時的環境下,市面上幾十款與可口可樂相同的飲料,最終只有百事可樂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次失敗,三次求購,三次拒絕。造就了現在的千億帝國

這也不由得讓人去思考,模仿並超越,山寨做的更好。在發展時期這不就是某些生廠商曾經的戰略嗎?正因為只有這樣才讓全世界的人民最快知道中國,瞭解中國製造。模仿並超越,我認為是一句誇獎。


在此我相信,一個合格的企業必定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商品的質量,用實惠的價格,服務滿意的客戶;最終一定會得到一個理應得到的結果。


如果各位老爺們喜歡本篇文章,還希望能幫洋牌多多點贊收藏轉發,我會更有動力!大家愛看的話下期立刻更新!如果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和見解,或是發現洋牌的錯誤請在評論區留言。

這是洋牌的第四篇文章還請多多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