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主戰場丨我在深圳灣口岸戰疫的日子


連線主戰場丨我在深圳灣口岸戰疫的日子


國內疫情趨於平穩,國外疫情卻形勢嚴峻。深圳灣口岸,作為深圳目前唯一開放的陸路口岸,有一套完備的全鏈條防疫體系。該口岸不僅承擔經由陸路入境的防疫排查工作,也肩負所有入境人員分流至各社區的轉運重擔。


3月23日,深圳市龍華區司法局辦公室科員趙磊,被抽調至深圳灣口岸增援防疫工作。在一個月的一線防疫工作中,他真切感受到深圳防疫工作的力度和溫度。


連線主戰場丨我在深圳灣口岸戰疫的日子


24小時待命口岸

全副武裝集中轉運

趙磊作為轉運組的一員,負責將目的地為龍華區的旅客集中送往屬地社區。鑑於轉運工作的風險較高,趙磊是龍華區下派的第二批“勇士”,第一批已經暫時“離岸”休整,第二批和第三批人員以周為單位輪流駐紮口岸。


龍華區每批下沉12名科級幹部,分別編入12個小組,兩個小組派往白雲機場,餘下十組分別配備兩名醫護、一名安保,全天24小時輪班堅守防疫一線。


“護目鏡和防護面罩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可以做到一趟一換。”趙磊說,“轉運跟車很消耗體力,但為了不脫防護服,轉運前只敢吃一點東西,水基本上不喝。”對趙磊來說,轉運組的工作並不輕鬆。從龍華區指揮部出發,到口岸接旅客再送至社區,最後回到龍華區指揮部,整個過程需要六至七個小時,全程穿著防護服,作息不規律,壓力巨大。


公安出身的趙磊經歷過很多危急的場面,練就了極強的心素質,被問到支援“前線”的感受時,趙磊淡淡地笑了笑:“其實沒什麼感覺,就想著把工作做好。”


良好的心態有助於緩解一線工作帶來的高壓,但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每工作一週就要接受核酸檢驗,檢測結果呈陰性才能再次返崗。


連線主戰場丨我在深圳灣口岸戰疫的日子


反覆排查檢測

全力防範感染風險



參加檢疫工作的人員接受了全面的防護培訓,如何正確穿脫防護服,怎樣用氯水和酒精消毒都是崗前培訓的課題。


深圳灣口岸在檢疫的各個環節中會反覆檢測,人員分流前已經通過海關和邊檢的重重關卡,但到達分流點和社區防疫點後仍需要再次測量體溫,彙報行程,建立起排查防疫的“多保險”機制。


“近期回國的留學生很多,他們年齡很小,輾轉多地長途跋涉才回到國內,焦急和疲累是可以理解的。”談到防疫工作的難點,趙磊認為溝通是核心。很多人由於旅途疲累,歸家心切在口岸等待集中轉送時顯得焦躁而易怒,這就需要工作人員拿出12分的耐心進行勸導。


由於內地和香港的政策差別,一些旅客來深後需要自費酒店隔離14天,有些帶著嬰兒的旅客不符合居家隔離的條件卻執意要求居家隔離。


面對複雜多樣的情況,轉運組耐心解釋,細緻說明,做好溝通協調和安撫工作,為口岸防疫站好最後一班崗。


連線主戰場丨我在深圳灣口岸戰疫的日子


營造暖心氛圍

硬核舉措築牢防疫堤壩



“為了營造溫馨的氛圍,我們在防護服後面還寫了‘歡迎回家’的字眼。”趙磊說道。為了給旅途疲憊的人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關懷,口岸的轉運點還儲備了麵包、礦泉水、方便麵,電視也保持播放狀態。
注重細節,提倡人文關懷,但關乎隔離的措施,一定是條條謹記,嚴格執行。集中隔離這一硬舉措雖然引起了部分人的不理解,但有效遏制了可能的傳播途徑。


目前,檢疫、流調、接收、分流整套體系分工明確,一線防疫人員時刻待命,他們見證深圳防疫的力度和溫度,也在防疫的工作中給深圳添力賦能。


來源丨司新宣、深圳市司法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