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是否应该限制报考公务员

2020年从各地公务员发布的公告来看,越来越多的省份明确规定被依法列入失信的人将不能够报考公务员,的确诚信是个人的立足之石,而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更要保证诚信,个人失信者由于欠款过多,那么当上公务员了会不会利用权力来赚快钱,这些都是问题。那么是否真的应该限制失信人报考公务员呢?


失信被执行人是否应该限制报考公务员

首先报考公务员是有年龄限制的,只能35岁以下的人群报考,同时还有学历要求。而要满足这两点条件一般是应届毕业生或者毕业几年的大学生。按理说这类人年龄也不大,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了,以至于现在公务员公告里面都要专门加一条“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不能报考。

这与前几年网贷快速发展离不开关系,而大学生的贷款更是惊人。网贷为了打入校园市场,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和食堂合作,在食堂的座位上贴上网贷的广告,学生吃饭一眼就看到了。而且网贷公司还在校园发展了很多学生代理人,利用这些人大肆推广网贷。据相关数据显示超过30%的大学生有个贷款,而很多大学生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还款能力,从最开始的一千元,几千元,在校园的几年时间里逐步滚到上万,甚至几十万。而这类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欠下巨款而无力还款了。


失信被执行人是否应该限制报考公务员

是否应该限制这类人群报考公务员呢

个人认为不应该限制这类人群报考公务员,其主要原因如下:

1.这类人与真正意义上的老赖不同,他们不是有钱不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是网贷的受害者,从网贷进入大学以后就注定了会有这样一群人受害,虽然如今国家在开始打击校园贷了,但是这类人往往是之前的受害者,他们毕业就欠下巨款,不断的拆东墙补西墙,苦不堪言,如果再限制他们的工作,那么这类年轻人很容易成为社会的隐患。

2.有人说公务员要选德才兼备的人,而这类失信人显然不合适,那么这类失信人是否真的人品有问题呢。当然肯定这其中会有一些道德不好的人,爱好享乐的人,但不能以此来打翻这一群人。即使没有失信的人,报考的人群中肯定也会有道德不好的人,这个应该是通过后期的政审来进行筛选,而不是直接不让别人报考了。


失信被执行人是否应该限制报考公务员


3.有人又会说,这类人因为欠款较多,考上公务员了可能铤而走险进行贪污。首先才考进的公务员能又多大的权力来贪污?大部分才考进去的都是打杂的,不可能做到部门的核心,不可能有机会进行贪污。其次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式来对其进行限制。首先考上以后,对这类人的债务应该由法院确定总额,在每月的工资中扣除一笔来偿还债务,留下基本生活费(大部分公务员也不用多少生活费,基本都包吃住了),其次如果真的出现贪污了,在法律上要从严处理,相信有这条法规,这类人的贪污的概率比其他考入公务员贪污的概率还低一些。

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不能因为前几年校园贷的发展而将这些年轻人毁掉了,不应该处处对这些人进行限制,他们还年轻,只要努力,还有翻身的机会,而各行各业也需要他们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