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怹”字是怎么来的,和北京人有什么关系?

北京晨报


“怹”的读音是“贪”,是第三人称“他”的敬语。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字。虽然最早收入了《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有这个字,但现在北京人几乎不用这个字,甚至不认识这个字了。

这个字大约是在明清时期由北京人独创的,而且在当时也是流传非常广的,东北地区的方言里也有此字,但黄河以南的方言却查不到。正因为它在明清时代是北京人的口语,所以才被收入《康熙字典》。

“怹”字的发明,跟您字有关。“您”字是元大都时代北京人发明的第二人称敬语,而且到了明清时代,已经被大众认可、那么为什么第三人称,不可以也有敬语呢?

“您”字,是心上有你。干脆,也来个心上有他吧,于是就有了“怹”字。在老北京,“怹”字跟“您”字一样,也经常挂在人们嘴边儿。但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北京人说话逐渐向普通话过渡,“怹”字也跟许多特别土的北京方言土语一起,淡出人们的口语了。

老北京人对长辈、上司的称呼,必须要跟一般人有区别,而且必须要用敬语,没有怎么办,所以才有了“您”和“怹”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