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和消費觀不一樣的人走得太近”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認同這個中心思想,但如果這個觀念不同的人是自己的親人和伴侶,就不能選擇逃避或遠離,而是用自己的行為影響他們,做到用效果來證明觀念的差距。

這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

愛人從小生活在節儉的家庭,當初並沒有覺得會給之後的生活帶來困惑,反而是種互補。可有些節儉行為是不可取的,比如購買家電方面上,小到插座,大到冰箱電視等,我的消費觀念是電器的安全性能必須放第一,當然品質高價格也會比普通的高出一倍或三倍,愛人第一次買了一個十元的三無插座,沒用幾天就“砰”的一聲短路了,還好家裡有人,想想就後怕,通過此事他也覺得購買電器用品一定要買正品,質量有保證的,畢竟家裡還有小孩子!

第二件事,是有關養育孩子方面上的,愛人節儉習慣了,對吃方面上沒任何挑剔的,做什麼吃什麼,粗茶淡飯,每月生活費控制不能多,但對於長身體的孩子來說顯然不夠,現在講究營養均衡餵養,之前孩子經常炎症發燒,動不動跑醫院,每次都是幾百幾百往醫院送,後來我想通了不如改善生活,每天搭配些應季水果,肉蛋奶製品,豆製品蔬菜,給兩個孩子換著花樣做,讓他們多喝水多體育鍛煉,我就不信孩子們的身體不能得到改善,幾個月後效果很明顯孩子不愛生病了,把看病的錢變相的消費出去!可愛人看到每天的消費,說我花錢大手大腳,他並不知這是為何,實際上每個月的消費並沒有高出很多,但生活質量和孩子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更大的改善!

第三件事,出去吃飯!每年有幾次特殊節日出去吃飯的機會,因為愛人的節儉,我是不愛和他出去吃飯的,他總捨不得花錢點菜,弄的我總是吃的不痛快,我的消費觀念是既然出來吃飯就要吃個痛快,在能吃完的情況下多點兩菜是花不了多少錢,我和孩子們也開心,但他總捨不得,結果開心的事變成不開心的事,索性現在的我不再願意出去吃飯,和愛人孩子們在家吃一頓火鍋也挺好的!

消費觀念不同是因為我們之前的生活環境不同,觀念不同可以改變,一切都是往好的方面改善我們的生活!




九月的泥巴


認同,不同消費觀的人在一起會很痛苦,彼此不理解對方,容易發生矛盾。


一筆聚焦


道不同不相為媒,同理三觀不正,消費觀念不同的也不可能產生互動。


克萊爾童


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