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邯鄲地名來歷考初探

邯鄲這座古老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7000多年前,磁山先人就在這裡創下了輝煌文明,據有關資料記載,邯鄲僅建城歷史就有3000多年,歷代相沿,幾度興衰,但其名未曾改動過,尤其解放後,在短短几十年,邯鄲憑藉著自身博厚的文化底蘊,又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再度復興。使邯鄲由原縣級城市晉升為當今的大城市。城市的發展,為邯鄲各個時期文化的相互融合、研究、弘揚方面創造了便利的條件。磁山文化、太極文化、夢文化、北朝文化及隋唐宋文化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挖掘、研究、宣傳,使邯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讓世界認識邯鄲,瞭解邯鄲,走進邯鄲,發展邯鄲,研究邯鄲。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研究邯鄲,是從不同的領域去研究。邯鄲地名的來歷同樣也成為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課題。

其實,邯鄲地名來歷的探討,自古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只不過是間斷的、不繫統的、相互不銜接的罷了。下面我們就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說法做一列舉。

邯鄲地名最早見於《春秋穀梁傳》:“織絇(音渠)邯鄲,終身不言衛”。是說公元前546年,衛國發生內亂,衛獻公因故殺了大夫寧喜,寧喜的同夥衛獻公的弟弟鱄(音專)便逃離衛國,來到邯鄲。這是歷史文獻中對邯鄲的最早記載。

在《史記·殷本紀》中也有“益關沙丘苑臺”的記載。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考釋沙丘臺引《竹書紀年》中說:“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是說自商朝的紂王祖先盤庚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小屯)到紂王時殷朝滅亡,在長達253年間再未遷都;紂王時期又逐漸擴大都城,南至朝歌(今河南淇縣),北至邯鄲及沙丘,到處都建了離宮別殿。殷紂王統治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由此可見早在3000多年前邯鄲地名就已存在。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邯鄲名稱的來歷,椐《漢書》注者張晏解釋:“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

近代有位專家,將邯鄲的名稱來歷解釋為:此城內有座山,名邯山。邯鄲由此而得名。

還有位近代學者,將邯鄲的名稱來歷解釋為:邯字的甘字邊,是旦的反寫。日以出升過於地平線曰旦;而日未過地平線曰甘。甘的日隨未過地平線,但日的光輝以照射過地平線,說明日即將升起。鄲字的單字邊,是地平線上有一塊肥沃的田原,田字上面的兩點是象徵著田地生長著茂盛的谷稷和青草。邯鄲兩字的耳字旁,是象徵著這塊土地上人丁興旺,牛羊成群。總起來說,邯鄲是太陽即將升起,陽光照耀在這塊人丁興旺,牛羊成群的肥沃土地上。

筆者認為,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他們名稱的來歷不外乎以地理特徵、標誌性建築、動植物、願望和理想、重要人物姓名、姓氏等來取名的。

以地理特徵取名的,如道東堡、道西堡、西河坡村、東河坡村、山前村、山後村等;以標誌性建築取名的,如塔東鎮、塔西鎮、衙南莊、衙北莊等;以動植物取名的,如杏花村、桃園莊、獅子嶺、老虎坡等;以願望和理想取名的,如順闔莊、和平莊等;以重要人物姓名取名的,如左權縣、羅成村等。當然還有以別的形式取名的,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個人認為,邯鄲市和石家莊市、張家口市一樣,都是以姓氏取名的。

儘管現在在百家姓裡查不到邯鄲這個姓氏,但過去是有邯鄲這個姓氏的,邯鄲是一個複姓。在過去,每個人不但有姓,同時還有氏。姓與氏是兩回事,自隋唐以後,姓與氏合二為一,有的將姓為姓而繼承下來;也有的將氏為姓繼承下來。比如:據有關資料記載,現在武姓,在過去姓姬,氏武。從隋唐以後,這一支就一分為二了,一支以姓為姓,姓姬;一支以氏為姓,姓武;同樣也有許多複姓拆開來繼承的;同時也有許多姓氏演變成其他姓氏傳襲下來。具體到邯鄲這個姓,是遷居他地,還是象人們所講的拆開來姓,或者是演變為其他姓氏,目前還不得而知。但邯鄲原來是一個複姓是毫無疑問的。

班固所著的《在昔篇》中有過對“邯鄲淳”其人做過記述;吳下王、鼎大錯所撰寫的《在昔篇姓氏疏證》中,對《在昔篇》中的“邯鄲淳”是這樣敘述的:“邯鄲,名淳,字子叔。邯鄲其複姓也。魏人,兼善八體,校石經,記廣雅,本說文之義,著為字指,書斷雲。邯鄲淳八體悉工,師於曹喜,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隸書。自杜林衛密以來,古文泯絕,由淳復著”。由此當為確定,邯鄲在過去是有這個姓氏的。故認為,邯鄲地名的來歷應由姓氏而取名。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邯鄲的歷史

邯鄲市位於河北南部,1.2萬平方公里,860萬人,轄19個縣(市)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以及中國北方現代工業的重要生產基地,是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人口超百萬的“較大的市”。邯鄲人傑地靈,春秋戰國是趙國的都城;秦始皇的出生地、成長地;抗戰八年,鄧小平在這裡戰鬥、生活了6年半,新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從這裡走出;解放後,毛澤東曾24次到過邯鄲;名揚世界的太極拳,楊、武兩式發端於此。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邯鄲歷史大事

殷紂王建離宮別館

【殷紂王建離宮別館】殷紂王時,在邯鄲建離宮別館,成為商王朝的一處政治活動之地。?

趙氏別封邯鄲

【趙氏別封邯鄲】公元前551年前後,晉國趙氏嫡系趙簡子據晉陽(今太原),庶系趙勝"別封邯鄲"。公元前492年,邯鄲亦歸晉陽趙氏所有。?

西門豹引漳灌鄴

【西門豹引漳灌鄴】公元前422年,西門豹任鄴縣令(治今臨漳縣鄴鎮),在漳水上築攔河堤堰12道,同時在南岸開渠12條,引漳灌溉,使鄴縣成為富庶地區。百年後,史起又進一步興建了引漳灌鄴工程,將鹽鹼地改造成產稻良田。?

趙敬侯遷都邯鄲

【趙敬侯遷都邯鄲】趙敬侯元年(前386),趙國都城由中牟遷至邯鄲,歷8代侯王,計158年。?

邯鄲之難

【邯鄲之難】公元前354年,魏國10萬大軍突然包圍邯鄲。趙國在堅守一年之後邯鄲失守,趙國君臣遷到外地。不久,齊國軍隊實施"圍魏救趙"戰略,迫使魏國在公元前351年與趙國簽訂"漳水之盟",趙國不割讓土地而收復都城,史稱"邯鄲之難"。?

齊魏馬陵之戰

【齊魏馬陵之戰】公元前341年,齊威王派田忌、田嬰為將軍,孫臏為軍師,起兵救韓伐魏。魏惠王派太子申、龐涓率軍10萬迎戰。孫臏以"減灶誘敵"之策,迷惑魏軍日夜追趕,追至馬陵(今邯鄲大名東南)狹道時,被齊伏兵包圍殲滅,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是為戰國時期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為改變趙國的積弱被動局面,改革服制,穿便於騎射的胡人服裝,建立騎兵部隊,採用騎馬射箭的新戰術。經過胡服騎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之後便攻滅中山,擊破林胡,擴地千里,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這一改革標誌著中原由車戰時代進入了騎戰時代,在我國軍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沙丘宮變

【沙丘宮變】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突然宣佈廢太子章而傳位於幼子何(即趙惠文王)。後又欲將趙國一分為二,封趙何為趙王,封趙章為代王。這一"分王趙代"計劃,引起了趙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權鬥爭。公元前295年,武靈王、惠文王、趙章遊居沙丘宮,趙章趁機發動叛亂,欲殺惠文王。趙相公子成急調兵圍沙丘宮三月有餘,導致趙章被殺,武靈王餓死宮中的歷史性悲劇,史稱"沙丘宮變"。?

邯鄲保衛戰

【邯鄲保衛戰】公元前260年9月,秦、趙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趁趙國力空虛、人心混亂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軍包圍邯鄲。趙國經過外交努力,於公元前259年正月與秦停戰言和。同年9月,秦軍再次攻擊邯鄲,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相國趙勝將家傭編入軍隊,振奮了朝廷內外。邯鄲軍民同仇敵愾,奮起抵抗,並爭取了楚、魏援助,終於擊退秦軍的進攻,於公元前257年奪取了邯鄲保衛戰的勝利。?

秦滅趙國

【秦滅趙國】公元前229年,秦國兵分兩路,開始了滅趙戰爭。王翦率部東出井陘口攻趙北部,端和率部出黃河北岸攻趙南部。在秦軍凌厲攻勢下,趙幽繆王中秦反間計誤殺大將軍李牧,自毀長城。不久,秦軍北路破趙,南路大軍包圍邯鄲。次年8月,王翦攻陷邯鄲,俘獲趙王,趙國滅亡。?

武臣據邯鄲稱王

【武臣據邯鄲稱王】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令武臣率北征軍進擊趙地。公元前209年8月佔領邯鄲等30餘座城池。武臣為擺脫陳勝"張楚政權"的控制,接受張耳建議,自立為趙王,封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邯鄲成為北方反秦武裝的軍事中心。?

趙歇王趙與邯鄲城被毀

【趙歇王趙與邯鄲城被毀】公元前208年,趙王武臣因內訌被殺。張耳、陳餘擁立戰國趙王后裔趙歇為趙王,佔領了邯鄲北部的信都,不久又收復了邯鄲。秦將章邯在連破起義軍後又大舉攻趙。是年10月,章邯攻佔邯鄲,將城郭夷為平地,一度輝煌的邯鄲城被徹底毀壞。?

張耳受封趙王

【張耳受封趙王】公元前204年,劉邦命韓信、張耳統兵數萬東出井陘攻趙,大破趙歇軍20餘萬,於?水斬陳餘,並追殺趙歇於襄國,趙地從此屬漢。公元前203年,劉邦封張耳為趙王,以韓信為趙相。次年,劉邦統一全國。於故趙、燕、梁等地封國,再以張耳為趙王,都邯鄲。?

劉氏趙國始封

【劉氏趙國始封】公元前202年,張耳之子張敖襲封趙王,並娶劉邦的女兒魯元公主為妻。因劉邦過趙對張敖疏慢,相國貫高欲謀殺劉邦,未遂而事洩。公元前198年正月,張敖被廢為宣平侯,劉邦之子代王劉如意徙封趙王。由此,漢代劉氏趙王始封。?

劉遂叛亂

【劉遂叛亂】公元前154年,趙王劉遂因被削藩而聯合匈奴舉兵參加吳楚七國叛亂。漢派曲周侯酈寄征討。劉遂於邯鄲堅守7個月之久。酈寄引水灌城,城破,劉遂自殺,叛亂失敗。?

趙王宮叢臺火災

【趙王宮叢臺火災】呂后元年(前187)五月,趙王宮叢臺發生火災,使聞名列國的宮殿建築群毀於一旦。?

劉秀與王郎之戰

【劉秀與王郎之戰】更始元年(23)九月,劉秀被任命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十月持節過黃河到達邯鄲,十二月離邯鄲北去真定。劉秀走後,趙敬肅王曾孫劉林詐稱算命先生王郎是漢成帝劉鰲之子,擁立為帝,建都邯鄲。黃河以北地區多聞風歸順。次年,劉秀率部進攻王郎政權,佔領邯鄲,斬殺王郎。邯鄲之戰為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奠定了基礎。?

曹操攻取鄴城

【曹操攻取鄴城】東漢末年,鄴城是袁紹割據北方的中心。建安八年(203)曹操於黎陽(今河南浚縣)擊破袁軍主力後,於次年春正月進軍鄴城。袁軍守城將領審配、蘇由據勢堅守。曹軍連續攻克鄴城外圍的毛城(今武安西)、邯鄲,切斷其糧道,並掘漳水灌城,圍鄴8月有餘。終因城中糧盡,鄴城被曹軍攻克。之後,鄴城便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政治中心。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鄴城先後成為曹魏政權的陪都,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堪稱"六朝故都"。?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高緯營建邯鄲宮

【高緯營建邯鄲宮】北齊武平七年(576),驕奢淫逸的後主高緯繼武平四年(573)於鄴城興建仙都苑之後,又下詔於漢代趙王宮遺址上營建邯鄲宮。其規模宏大,窮侈極麗,侍御達千人以上。?

楊堅毀鄴

【楊堅毀鄴】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後,相州(治鄴城)總管尉遲迥聯合數州舉兵發難。楊堅攻破鄴城後,徙相州、魏郡、鄴縣三級治所及居民於安陽,下令焚燬鄴城,烈焰月餘未盡。自曹魏以來400餘年的六朝故都化為一片廢墟。?

李存勖都大名

【李存勖都大名】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唐河東(山西)節度使李克用的長子李存勖,繼承其父晉王位,即進軍山東,攻佔幽州(治薊縣)、鎮州(治今正定)。貞明元年(915),梁將賀德倫以魏(大名)、博(聊城)二州叛梁降晉,李存勖入魏州兼領魏博節度使。龍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於魏州開壇祭告皇天,遂登帝位。國號大唐,年號同光,建都魏州,都名東京(大名)。又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當年十月滅梁,隨即移都洛陽,降東京為副都。同光三年(925)改東京為鄴都。此後,大名曾是北宋的陪都--北京(1042),也是金朝所立偽齊劉豫政權的都城(1127),還是金元時期大名路治所。明初城址圮於水,遷至艾家口,為明清時期大名府和民國初年大名道的治所,數百年間為中國北方的重鎮。?

洺水之戰

洺水之戰】唐武德五年(622),竇建德部劉黑闥自立為漢東王,定都洺州,改元天造,佔據河北地區。三月,李世民率部在?水南岸與之激戰,並決?水淹沒劉軍數千。劉黑闥兵敗逃往突厥。六月,劉黑闥引突厥兵盡收相州以北故地。十一月,唐太子李建成率兵討伐劉黑闥於魏州。十二月劉黑闥兵敗被斬於洺州。?

金立劉豫政權

【金立劉豫政權】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七月,金朝遣大同尹高慶裔及知制誥韓?洲備璽、綬及寶冊,封劉豫為大齊皇帝。九月,劉豫即帝位,國號"大齊",建都北京(大名),年號阜昌,使用金朝頒行的歷法,稱當年為天會八年。宋紹興七年(1137)十一月,金左副元帥撻懶責劉豫治國無能,出兵不利。遂發兵汴京,擒其子劉麟,後囚劉豫於金明池,偽齊政權宣告滅亡。?

郭守敬修?漳水利工程

【郭守敬修?漳水利工程】元中統三年(1262),郭守敬在接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見時,曾面陳有關重大水利建設的所謂"水利六事"。其第四事為?、漳水利工程,即於磁州(治今磁縣)東北?、漳二水合流處興建引水工程,流經?陽、邯鄲、洺州、永年、雞澤等縣而入灃河。此工程於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建成,灌田達三千餘頃。?陽河由此始流經邯鄲縣境。?

張夢輔疏浚滏陽河

【張夢輔疏浚滏陽河】明成化十八年(1482),磁縣知縣張夢輔親自主持?陽河疏浚工程,以重通舟楫,由此開拓了?陽河的水運事業。自此至清末,使磁縣和邯鄲境內的煤炭、瓷器、石灰等各種物產資源經?陽河下運東北沿河各縣,成為邯鄲境內唯一的水路航線,進而又促進了?〖HT5"SS〗陽河沿岸地區市鎮的興起繁榮。?

邯鄲大雪

【邯鄲大雪】明正德二年(1507),邯鄲降大雪,雪深數尺,滿塞門窗,人在屋內不知晝夜,凍死牲畜無計其數。?

創立邯山書院

【創立邯山書院】清乾隆十年(1745),邯鄲知縣魏?在縣治西大街道西(今城內中街與人民路交叉口之西南角)創建了邯山書院,建有講堂三楹,左右館舍各五楹,堂後左右齋各三楹。邯山書院是冀南一帶規模最大的書院。?

創辦學堂

【創辦學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知縣龔彥師呈請將邯山書院改為邯鄲縣立高等小學堂,招生297人,這是邯鄲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校。1905年,金永任邯鄲知縣後,成立勸學所,大力創辦新式學校,新設師資學堂一所,籌建小學50餘所,1909年又於文廟內創辦了邯鄲第一所女子初等小學,開教育之一代新風。?

彭城大地震

【彭城大地震】清道光十年(1830)閏四月二十二日,邯鄲附近的磁縣、臨漳縣一帶發生大地震。震中在彭城,震級為7?5級,破壞直徑200公里,波及河北、山西、河南、山東等4省15個縣。震區平地斷裂,黑水沸湧,漳河、滏陽河則乾涸見底,房舍坍塌過半,人民死傷無數。?

太平軍激戰洺州

【太平軍激戰洺州】1853年8月,由林鳳祥、李開芳率領的兩萬餘名太平天國北伐軍勢如破竹,由山西出邯鄲涉縣、武安,沿洺河直逼直隸省的南大門臨?關,於8月28日夜渡觀音嶺。清廷協辦大學士直隸總督並任欽差大臣的訥爾經額聞訊後急調兵遣將阻擊太平軍。經過石北口激戰,太平軍擊潰清軍,8月29日攻克臨洺關。?

白蓮教佔領邯鄲城

【白蓮教佔領邯鄲城】清同治元年(1862)臘月,山東莘縣的反清起義軍白蓮教首領張錫珠率眾數千人攻佔了邯鄲城及周圍10餘村莊。邯鄲官吏倉皇逃生。教眾打開監獄,釋放犯人。次年春,白蓮教起義軍在撤離時縱火燒燬了邯鄲縣衙。?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邯鄲火車站建成

【邯鄲火車站建成】1904年3月,京漢鐵路邯鄲縣火車站建成,歸屬長辛店總段第五分段管轄。該站定為中級站,年運量1.1萬噸,運送旅客2.8萬人次。運營年收入為18萬元。京漢鐵路邯鄲站的建成,標誌著邯鄲由古代城市向近代城市轉變。?

近代郵政的開辦

【近代郵政的開辦】1904,隨著京漢鐵路的通車,在車站設立了大清郵政邯鄲代辦所,主要辦理信函、明信片、印刷品、包裹等業務。1910年,又於邯鄲設大清郵政分局,為邯鄲近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邯、邯武公路修築

【大邯、邯武公路修築】1920年華北大旱,民不聊生。民國北洋政府組織國際賑濟委員會,通過民間的勸募活動推進了美國紅十字會的捐款賑濟築路計劃實施。隨即召募災民,實行以工代賑,於1921年在邯鄲修築了大邯、邯武兩條近代公路,開啟邯鄲近代公路修築之先河,近代運輸業也由此興起。大邯公路東起大名,中經魏縣、成安,西到邯鄲,全長70公里。邯武公路東起邯鄲西至武安,全長25公里。?

創辦邯鄲圖書館

【創辦邯鄲圖書館】1924年,邯鄲知縣何毓琦、勸業所長王銘鼎等名紳捐款創建了邯鄲圖書館。館址設在叢臺下縣議會內。建樓三楹,樓上為藏書室,樓下為圖書借閱處。這是邯鄲第一個公共圖書館,成為邯鄲近代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場所。?

會門事件

【會門事件】20世紀20年代初期,冀魯豫交界地區深受軍閥混戰之苦,以抗捐抗稅為鬥爭目標的紅槍會、黃紗會、天門會等會門組織遍及冀南城鄉。1927年5月,奉系軍閥進駐邯鄲,催糧派款,激起民憤。11日清晨,武安天門會襲擊邯鄲站失敗而遭鎮壓。12日,邯鄲及周圍各縣會門組織聯合攻佔了邯鄲城。隨即成立了臨時領導機構--公民團和農民武裝保衛團,迅速接管了全縣政權。公民團還鎮壓土豪劣紳,開倉賑濟饑民,維護城鄉社會秩序。年底再次遭到奉系軍閥的鎮壓,公民團首領馬少周、劉苛宗被殺害。?

創辦怡豐麵粉公司

【創辦怡豐麵粉公司】1918年,名紳王琴堂、朱陸怡邀請紳士、富商、地主籌措資金15萬元,於1922年在火車站東南角正式成立了邯鄲怡豐麵粉股份有限公司,王琴堂任董事長。日產麵粉2250公斤,居河北第二位。怡豐麵粉公司是邯鄲近代開辦較早、經營較為成功的一家民族資本企業,也是今邯鄲市面粉總廠的前身。?

峰峰煤礦的開採

【峰峰煤礦的開採】1875年,清廷批准李鴻章在磁州彭城鎮設廠、仿用洋法開採煤礦的建議。1908年成立了"北洋磁州官礦有限公司",實行官督商辦。繼官辦煤礦之後,在峰峰一帶又先後成立了怡立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和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民族資本煤礦,採用近代機械設備和經營管理辦法,年產煤炭4萬噸左右,成為當時中國的主要煤炭生產基地。?

日本軍隊佔領邯鄲

【日本軍隊佔領邯鄲】1937年10月17日,日軍片桐旅團在飛機、坦克、大炮的掩護下佔領邯鄲城。隨即成立"城防司令部"和"邯鄲縣治安維持會"。次年4月又成立偽"邯鄲縣公署"。1940年4月,將偽"冀南道尹公署"遷駐邯鄲,使邯鄲成為日寇統治晉冀魯豫交界地區的政治、軍事中心。?

成安保衛戰與成安慘案

【成安保衛戰與成安慘案】1937年10月24日凌晨,日寇第108師團尚林部隊從肥鄉出發襲擊成安縣城,被國民軍29軍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圍殲,斃敵500餘名。這是日寇自盧溝橋南侵以來失敗最慘的一次。當日下午,駐邯鄲日軍指揮官土肥原賢二增派1000餘名日軍向成安反撲,用密集炮火轟開城牆,佔領了成安。日軍在短短7天內,殺害無辜群眾3600餘人,製造了"成安慘案"。?

響堂鋪戰役

【響堂鋪戰役】1938年3月,為打擊日寇邯(鄲)長(治)運輸線,八路軍129師決定在東陽關至涉縣之間的響堂鋪設伏。31日上午,日軍第14師團兩個汽車中隊180輛汽車由東陽關開出,在進入伏擊區後,129師以兩個團兵力激戰兩小時,將日軍汽車全部燒燬,殲滅森木少佐以下400餘人。響堂鋪戰役是129師挺進太行以來,繼長生口、神頭嶺戰役後連續奪取的第三次大捷。這次戰役的勝利,為129師移駐涉縣,開闢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百家村慘案

【百家村慘案】1937年10月17日,日軍侵佔邯鄲後,駐紮在鐵路西孟午村一帶的日軍,經常對百家村一帶進行騷擾。1938年4月,日軍一連幾天來百家村搶劫、姦淫。4月22日,兩名日軍又來作惡,村民郭運昌等聽到村中有婦女的呼救聲,便與10餘名青壯年手持钁頭、鐵鍁等趕去將兩名日軍打死。次日黎明,駐孟午村的日軍400餘人包圍百家村,進行瘋狂報復,將村民推入井內,澆上汽油燒死,殺害村民128人,燒燬房屋1800餘間,製造了慘無人道的"百家村慘案"。?

民國32年大旱

【民國32年大旱】1943年,邯鄲大旱,顆粒無收,赤地炎炎,人民困苦,流離失所,賣兒賣女,十室九空,飢餓而死者無數。?

千年古都邯鄲——邯鄲歷代大事記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成立】八路軍129師挺進太行,開闢了冀南、太行、太嶽抗日根據地。1940年4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成立冀南、太行、太嶽行政聯合辦事處(簡稱"冀太聯辦")。1941年7月9日,晉冀豫邊區臨時參議會大會主席團通過決議,將晉冀豫臨時參議會更名為"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並通過了成立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決議。9月1日,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在涉縣宣告成立,楊秀峰當選邊區政府主席。下設冀南、太行、太嶽、冀魯豫四大行政區。轄21個專署,計149個縣,行政區域12萬平方公里,人口2551萬。1945年10月,晉冀魯豫野戰軍攻克邯鄲後,中共中央晉冀魯豫分局決定,1946年4月1日,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屬機關遷駐邯鄲市,邯鄲成為晉冀魯豫邊區首府。?

創辦冀南銀行

【創辦冀南銀行】1941年9月,冀南銀行總行在邯鄲涉縣索堡村成立,隸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發行冀南銀行幣(簡稱冀鈔,分為太嶽版、太行版、平原版)作為邊區的本位幣。1945年12月,魯西銀行併入冀南銀行,從此,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嶽四大區行由冀南銀行統一領導。1946年初,冀南銀行遷至武安什里店,3月遷駐邯鄲市。1948年4月再遷石門市(今石家莊市),與晉察冀邊區銀行合併成立華北銀行。是年12月1日,華北銀行與西北銀行、北海銀行合併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第一版中國人民銀行幣發行,冀南銀行幣停止流通。冀南銀行在前後9年時間裡,共發行本幣47種,本票9種,累計發行冀鈔2012?7億元,為支持邊區革命鬥爭,創建中國人民的金融事業作出了貢獻。?

邯鄲市人民政府成立

【邯鄲市人民政府成立】1945年10月4日,晉冀魯豫野戰軍攻克邯鄲,由軍事管制委員會臨時接管了城市政權。10月15日邯鄲市人民政府成立,16日下午在南關劇院舉行市長就職典禮。第一任市長王悅塵發表了就職演說,提出三點主張:第一,迅速實現工作重點由鄉村轉向城市;第二,城市的發展應面向農村,為農村服務;第三,市政府竭盡全力把邯鄲建設得更好。隨即,邯鄲市人民政府又頒佈了《施政方針》,提出了保護和發展工商業,加強文化教育事業等一系列具體政策和原則。

晉冀魯豫野戰軍成立

【晉冀魯豫野戰軍成立】1945年9月19日,由八路軍129師改編的晉冀魯豫野戰軍在邯鄲涉縣成立。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下轄第二、三、四、六、七等縱隊和民主建國軍。其主力於1947年6月30日突破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挺進中原作戰。由此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序幕。?

邯鄲戰役

【邯鄲戰役】1945年10月17日,毛澤東電示中共中央晉冀魯豫分局:"即將到來的新的平漢戰役……關係全局極為重要。"劉伯承、鄧小平在結束上黨戰役後迅速趕赴峰峰煤礦,成立了平漢戰役(即邯鄲戰役)指揮部,調動全區主力部隊6萬餘人和10萬民工,經過漳河北激戰和爭取國民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勳將軍率部萬餘人起義,到12月2日,歷時12天,奪取了邯鄲戰役的勝利。

成立民主建國軍

【成立民主建國軍】1945年10月30日,國民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8軍軍長高樹勳將軍在邯鄲馬頭鎮率部起義,毛澤東、朱德致電祝賀。11月1日,起義部隊撤至武安縣伯延鎮一帶休整。隨之通電全國,宣告民主建國軍成立,中共中央軍委任命高樹勳為總司令。?

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成立

【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成立】1946年9月13日,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在邯鄲成立,孔從周任軍長。該軍的前身為楊虎城將軍領導的17路軍,其主力17師曾參加"西安事變"。為反對蔣介石的內戰政策,17師和38軍55師先後舉行起義,編為西北民主聯軍第38軍。?

創辦瑞華銀行

【創辦瑞華銀行】1946年初,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及所屬黨、政、軍機關遷駐邯鄲市,邊區冀南銀行也遷至邯鄲經營。為了發展邊區事業,中共中央晉冀魯豫局和邊區政府決定,在邯鄲籌備成立解放區的第一家民營銀行--瑞華銀行。1946年4月初,邯鄲工商界人士胡竹軒、李吉瑞、黃一實等60餘人聯合發起併成立了瑞華銀行籌備處。5月17日召開了首屆股東大會,制定了《瑞華銀行章程》,確定資本總額為5億元。6月11日,瑞華銀行舉行開業典禮。到1947年初,已累計吸收各種存款24?3億元,有力地促進了解放戰爭時期邯鄲城市經濟的發展。1948年3月,瑞華銀行遷駐石家莊,1949年1月又遷駐北平。?

人民日報在邯鄲創刊

【人民日報在邯鄲創刊】1946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晉冀魯豫分局機關報--《人民日報》在邯鄲市創刊,社址在今火磨街東口。創刊號為對開四版,報頭集毛澤東手跡而成。6月下旬,薄一波從延安帶回毛澤東題寫的報頭,於7月1日正式使用。不久,《人民日報》社與新華社晉冀魯豫總分社合併,張磐石任社長,安崗任總編輯。1946年11月,《人民日報》社遷往武安縣河西村。1948年6月,《人民日報》社遷往河北平山縣與《晉察冀日報》合併,成為中共中央華北局的機關報,毛澤東第二次為《人民日報》題寫了報頭。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