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麻山藥

(通訊員 韓文江)深秋是鄉村的農閒季節。星期六放假回到家,看到村裡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影,我想青壯年們大概都在家裡用縫紉機做箱包吧!早晨在院裡清掃落葉時,忽然看到幾個年長的村裡人,肩上扛著鐵鍁,騎著電瓶車往村北駛去,一打聽,才知道他們要去挖山藥。這不盡讓我想起了兒時與父母挖山藥的場景!

家鄉的麻山藥

初識山藥的味美,是小時候隨家人到定興縣北田村姥姥家參加喜宴,當“拔絲山藥”上桌時,眼立刻睜大了,想不流口水都難。記得也有貧寒之家,用紅薯代替麻山藥,結果一上桌就露了餡,總沒有“拔絲山藥”的香甜、滑溜和勁道。

家鄉的麻山藥

兒時記憶中,挖山藥是一件力氣活,因為“麻山藥”都根植於很深的土層裡面,得用鍬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如果不用心,就會把山藥損壞。所以每年的深秋,父母都會自己用心挖取著山藥的根系,讓它完整無缺的離開養它的土壤,而我就會去撿山藥秧上的山藥豆!

家鄉的麻山藥

每個深秋的早晨,父母都會推上手推車來到村西的麻山藥地裡挖山藥,父母刨山藥的姿勢很美,總是不緊不慢,有條不紊,看上去是在享受收穫的喜悅。那時候我很希望能加入這刨山藥的行列。記得第一次挖山藥時,我和大哥共用一把鐵鍁,兩人輪流挖掘。不一會,細長的山藥就露面了。我們一陣驚喜,挖的速度更快了。但是,由於力氣小,再加上是黑粘土,手磨出了泡,也沒挖到根部。沒辦法,又累又餓的我們只好將山藥掰斷。剛出土的山藥十分白嫩,流出的汁液特別黏。我倆乾脆將山藥洗了洗,刮掉皮就生吃了。吃的時候覺得味道淡淡的,說不上好吃也不算難吃。後來,看到有資料介紹:生吃山藥就好像生吃長豆角一樣,是極易中毒的。頓時一身冷汗,慶幸我們躲過了一劫。

家鄉的麻山藥

等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裡,母親總會把斷掉的麻山藥清洗乾淨,把它放進大鍋裡蒸熟了,等著我們品嚐這秋天賜予的食物,軟軟地將麻山藥含在嘴裡,品嚐到父母勤勞的滋味!那是一份幸福的喜悅!

家鄉的麻山藥

在那個艱苦的年月裡,溢流下一份新鮮的味道!迴盪在童年的麻山藥裡。也許:現在的超市,集市上到處都能看到麻山藥的身影!還有用山藥豆串成的糖葫蘆!成了城市的一道風景線!成就著孩子的渴望與嚮往!那是一段歷史的殘留!也是我們共有一個幸福的家園,那裡種植著父母勤勞的結晶!還有我搖曳在童年的夢想!都在父母的山藥地裡儲藏著幸福的笑聲,飄蕩在童年的天空,為我譜寫一首童年的歌謠......

2019年11月5日韓文江寫於白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