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雅蘭讀論語·里仁》——第七則


4.7


【原文】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導讀】

觀過知人,君子之明德。


【原創首發】《雅蘭讀論語·里仁》——第七則


【雅蘭讀經】

黨,類也。---《四書集註》

類,難曉也。----《說文解字》。根據現有金文,類的造字本義是品種繁多的穀物或動物,因外形相似而難以辨識。

人之過無外乎君子小人之分。君子之過, 過於厚 ;小人之過,過於薄 。《易·小過》“ 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儉”,君子之過也。

過於厚則有姑息養奸之患, 過於薄則伴隨刻薄傷人之害。

君子之黨是顯黨, 小人之黨乃幽黨。

“各於其黨,”還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所處之環境。包括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工作環境 ,性格趨向等。

老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習相遠。” “各於其黨”就是“習”不同。此“黨”字還可以理解為侷限 。這些侷限形成了人們形色各異的性格特徵。“人之過也,各於其黨。”

人之所犯過失錯誤多於“見惑”有關。讓人產生見惑的原因就是前述之侷限,“人之過”所體現的正是這些侷限。所以,“人之過也,各於其黨。”大可看作是孔門觀人之術。

“觀過”之“觀”不僅僅是今日語境之“觀察”,他在先秦語境意為“看待,對待”。蘇東坡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日常工作生活中,如何對待自己或他人過失,錯誤或失誤,實際也是“各於其黨,”各囿侷限,各囿見惑。

《金剛經》言四相,其中我相第一。正是為了根除此侷限。夫子之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通此義。

“觀過各於其黨” 就不會以君子之過去責小人 ,也不會以小人之過對待君子。 然後此人之於“仁”的分數,也就是道德情操如何就出來了。

孔夫子為何說觀人之過然後才能知仁?

錢穆先生說“功者人所貪,過者人所避。觀人之過,易見其真情。”

正因為“功者人所貪,過者人所避 ”,所以與人同功,其仁之分數,也就是道德情操不容易分辨 , 與人同過,其道德情操如何就出來了。

孔夫子為何言觀人之過可知仁?不說知不仁?

君子樂道人之善, 惡言人之非,患不知不仁 。

由此,觀一個人所犯錯誤以及如何“觀過”,自然能知這人是否處於“仁”的境界了。

【參考譯文】

先生說:“人所犯的錯誤都帶有其性格侷限,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判斷出這個人的道德情操如何。”


​計921字 2007-04-06 21: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