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坐落於桂林市中心,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開始建府,歷時20年才完工。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 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 中為承運殿, 後為寢宮, 最後是御苑。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 這裡住過12代14位藩王。

桂林--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

王府建造前, 在獨秀峰下, 唐有學宮, 宋有鐵牛寺, 元稱大圓寺, 後改萬壽殿。王府被毀後, 順治十四年(1657)建貢院。1921年, 孫中山集師北伐曾駐節於此。民國初年, 這裡先後為第二師範學校、模範小學、第三高級中學、甲種工業學校校址。民國14年(1925)冬, 闢為中山公園。1937年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 抗日戰爭期間被毀, 後重建。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校址。獨秀峰巍然矗立, 王府舊物, 唯餘承運殿前的雕欄與“雲階玉陛”, 有道是“無情最是此中山, 閱盡王孫只等閒”。

靖江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桂林市中心地帶,(現又稱桂林王城)牆高門深、氣勢森然,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洪武二十六年(1393)築城牆。至今已有63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故宮建成的時間還早。王城南北縱距557.5米,東西橫距336米,佔地面積18.7萬平方米,城牆高7.92米,厚5.5米。並闢有端禮、廣智、體仁、遵義4門。城門左為宗廟,右為社稷,在主軸線上建有承運門、承運殿、後宮、御園,圍繞主體建築,還建有樓堂廳館,亭閣軒室,構成一組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建築群。堂有寶善、尊樂、日新,亭有清越、喜陽、望江、拱秀,臺有凌虛,館有中和,室有延生,軒有可心,所有修玄。御園中的月牙池可以泛舟。獨秀峰矗立城中,峰頂建有玄武閣、觀音堂、三官廟、三神祠等,尚有樂山、探奇、瞻雲3處,可備憑眺。清順治七年(1650),明降將孔有德領兵攻克桂林後,封定南王,改靖江王府為定南王府。順治九年(1652)農民起義軍李定國攻佔桂林,孔有德兵敗,舉火自焚,歷時280餘年的靖江王府,付之一炬,現僅存城牆、城門及承運門、承運殿的臺基、雕欄玉砌和雲階玉陛。

靖江王府是我國現今歷史最長且保存得最完好的明代藩王府,清朝時為廣西貢院,現為廣西師範大學本部校區,濃縮了最近幾百年來桂林的歷史和文化。位於王城內的獨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被稱為“南天一柱”,宋人王正功的詩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就刻在這裡。如今為進一步挖掘桂林旅遊的文化內涵,豐富遊客的夜生活內容,如今對王城景區的歷史文化進行了挖掘整理,並通過圖片、音響、光線等形式,將其與自然景觀整合在一起,開發出了獨具特色的夜遊項目,於2003年9月向遊客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