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倫戀畫家的浪漫主義災難鉅作——《美杜莎之筏》

1818年,傑里科,一個27歲籍籍無名的小畫家。  

他才華橫溢,卻一直沒找到施展的契機。

當時法國主流藝術圈裡盛行的是歌頌英雄讚美諸神的論調,他卻偏愛暴力血腥黑暗系的題材。

他的頹廢是有現實原因的:  

他狂熱地愛上了年輕的嬸嬸,兩人偷吃了禁果。他陷入這場黑暗的不倫戀中,無法自拔。深夜裡他瘋狂地在草稿上塗鴉著兩個人的歡愛,痛苦和甜蜜像兩條蛇一樣將他纏緊,讓他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不停輪迴。


有一天,嬸嬸驚慌地跑來告訴他:她懷孕了! 

這場天大的醜聞隨著女方的珠胎暗結即將公開。


傑里科選擇了逃避,把自己關進了畫室,在這裡,他找到了另外一條通道,帶領他前往更加恐怖更加黑暗的避難所——

兩年前的1816年,法王路易十八任命肖馬雷子爵為船長,帶領一艘船起航前往非洲接管英國歸還的塞雷加爾聖路易商港。起航前船內瀰漫著不安的氣息,大家都在私下低聲討論著新任的船長,據說這位船長從來沒有航海經驗,只是因為對皇室忠實才得此重任。


波旁王朝的旗子掛了起來,船起航了。


在離開非洲的時候,事故發生了。因為肖馬雷船長定位的失誤,船觸礁了,海水漫灌,大家慌作一團。 

肖馬雷一邊高喊著口號穩定人心:“只要站在波旁王朝的旗子之下,上帝就會保佑大家生還”!  

一邊偷偷給自己安排了救生船跳了上去。本著“領導先走”的原則,近400人裡,有250個“較重要的”達官顯貴坐上了救生船。剩下的147人(146男1女)只得爬上了木板編成的救生筏。筏子有一個網球場那麼大。按照設計,救生筏是被救生船給牽引著的。


兩桶酒,一桶麵包,是筏子上147人的所有口糧。


此時,船距離海岸60英里,撒哈拉沙漠的附近。白天,暴烈的陽光迫使船上的人很快就把酒水喝完了,還一度發生了爭奪搏鬥事件。慌亂中,大家想起救生船上物資豐富,有人開始順著繩子想要爬到救生船上去。


船長肖馬雷立刻下令,將連接的繩子用斧頭給砍斷了。  

這下,救生筏成了隨波逐流的孤島。

第一晚,風雨交加,第二天船上的人醒來,聽見痛苦的呻吟聲,有人把腿卡在木頭裡抽不出來。又有些人死去了。掉下去的屍體立刻就被在周邊逡巡的鯊魚果腹。


第二晚,又是一場暴雨。醒來的人發現有更多的人死去。  

慌亂中,人群間爆發了搏鬥。更多的人被殺死。   

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人吃人的情況發生了。  

為了使得人肉沒有那麼難以下嚥,他們撕成了一小條一小條,然後利用白天熾熱的陽光,曬成幹。


救生筏成了人間煉獄。


這個煉獄,就是傑里科試圖進入的黑暗世界。


他並沒有“一黑到底”,經過深思熟慮,他挑選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下筆—— 

不倫戀畫家的浪漫主義災難鉅作——《美杜莎之筏》

救生筏在海上飄了13天之後,終於迎來了一線希望——遠方的天際線上,竟然出現了船的影子!


屍體遍佈搖搖欲碎的木筏子上,剩下的幾個活著的人拼盡全力拿起手中的破布條向遠方揮舞著,用微弱的聲音吶喊著,被屍體壓得無法動彈的人也努力支撐起半截身子,艱難地揮動著手臂。  

一群急紅了眼睛,幾秒前恨不得吃了對方的人,此刻彈冠相慶,互相鼓勁兒!


雙金字塔式的構圖中,帆布和揮舞紅白布條的人成為塔尖。  

觀眾的視線順著人群傾向於遠方船(希望)的方向,但在左邊一群橫七豎八的屍體中,坐著一個灰白頭髮的老人,低頭坐著,背對著人群,呈現出絕望的姿態。  

他一手托腮,一手撫著一具屍體——也許是他的親人?  

巨大的悲痛已經侵蝕了他的意志。他經歷的這一切,已經讓他不再迷戀生。


畫中,絕望與希望相互交織,平衡著畫的構圖,也平衡著畫中深刻的寓意。


傑里科給畫起名為《美杜莎之筏》。


美杜莎,是希臘傳說中的蛇髮女妖,見者會變成石像。


為了將畫作中的屍體畫得更加真實,傑里科找到了醫生,設法搞到了屍體,拉回寓所親自解剖,並研究逐漸糜爛的肉體的顏色質地變化。  

為了體驗當事者的心情,他走訪生還者,閱讀他們的日記。甚至自制木筏,來到海上,放逐自己。


藉著這幅畫,他將自己內心黑暗世界裡的恐懼絕望給發洩了出來。


1819年,畫在巴黎第一次展出。

尺寸巨大,4.91 米 x 7.16 米。畫中人物屍體的比例甚至比真人還要大。在此之前,只有描繪英雄和國王氣派的畫才有如此大的尺寸。 

這幅畫一面世就引起了轟動。1816年海難發生時,路易十八操控媒體,將這件醜聞壓下去。


這幅畫的展出,卻再次將這間人為的慘案暴露在民眾面前。憤怒的人群受到了震撼,紛紛跑到政府部門去示威,差點把政府掀翻!

而在美術批評界,則出現了兩種聲音。

一種是貶低,比如學院派的老學究,認為這幅畫太過悲劇,沒有描繪“理想美”,而是畫了“成堆的鹹魚”,甚至有人說他借用恐怖場景譁眾取寵。  

另一派,則持讚揚的態度。認為這幅畫針砭時弊,有現實意義。  

史學家儒勒·米什萊更是以此警告世人說:“我們整個社會每個人都正在這隻美杜莎之筏中。”

1824年,傑里科因為墜馬事故,以及慢性結核病發作,在痛苦中去世,年僅32歲。  

他沒看到他的畫被賣出,也沒能跟他心愛的人在一起,他們的孩子後來被送到了孤兒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