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

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作者:呂文玲

我的小夥伴們


童年二三事

作者/呂文玲

編審/天美五星


我的家鄉在吉林省敦化市大橋鄉義和村,父母在我還沒出生的時候從大石頭林業局搬到了農村,父親說是六十年代全國鬧饑荒被餓到農村的。我的童年就成長於那個人傑地靈的地方,那裡的山山水水、童年夥伴、父老鄉親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每每想起,一股鄉愁湧上心頭。

——謹以此文獻給山村時光的小夥伴

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作者:呂文玲

我的小夥伴們


(一)家 鄉 的 小 河

我的家鄉義和村距離縣城敦化大約十公里,那裡山清水秀,民風樸實。義和村東西兩面被群山環抱著,整個村坐落在一條山溝裡,很背風有臥龍之感。在我們的村東頭有一大片綠油油的草甸子,彷彿綠色的草原,我們親切的稱它為大甸子。草甸中間自南向北流經一條清澈的小河,彷彿一條玉帶穿過。它是我們的母親河,人們到這裡撈魚、洗衣、飲牛......更是我們小孩子游樂的天堂,那裡承載著我們童年的記憶。

每到夏天的時候,小河的兩岸草木茂盛,開滿了馬蘭花。一大片一大片毛絨絨的遠遠的望去像藍色的海洋。淘氣的我們常常採來一大把馬蘭花,把它揉碎製成藍色的液體,用它寫字畫畫所以我們又叫它鋼筆水花。草甸子的草炭軟軟的厚厚的,非常有彈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站在上面彈跳,每次蹦起落下不亞於楊利偉一飛沖天,像大自然賜予我們千億年的彈簧床。我們常常幻想有朝一日能彈上藍天多好呀!順著草甸往東走有一座又高又大的山,我們叫它東山。東山上有一個大架子,也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有人說是給飛機導航用的,還有人說啥用處都沒有。總之很神秘,迄今為止也沒弄明白它有什麼用途,好奇心很重的我卻從未去探過險。東山也因此得名大架子山,如今架子已倒空留其名。

雨後小河的水特別多,還很清澈,村裡的女孩子都來這裡洗衣服。只要天氣晴朗,人們會早早的端著盆抱著洗衣板拿著棒槌奔向小河,生怕去晚了沒有好位置,有的家裡的大人沒時間早去就讓小孩子捧著洗衣板早點去佔地方。我從小就喜歡水,只要有水就撒歡。所以大甸子是我最喜歡光顧的地方,因為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洗衣服的活根本輪不到我幹。因而我常常拽條手巾拿個抹布啥地就向大甸子飛奔而去,是又槌又砸,所以我家的手巾抹布向來都白白的。姐姐去洗衣服的時候我肯定緊隨其後,主要是和小美、元花、鳳霞在草叢裡採野花、捉迷藏,大人喊一嗓子馬上跑出來幫忙晾曬或收取衣物。大人們邊捶打衣服邊聊村裡村外的見聞,時不時還傳來咯咯的笑聲。偶爾聊忘了情洗衣板、棒槌、衣服就會被河水飄走,人們就會大呼小叫的隨著河水去追。男孩子喜歡在河上岸用個破網撈魚,碰巧撈著條大魚就歡蹦亂跳跟過年似的。男孩子們還喜歡在小河裡游泳、扎猛子,下游的水會一片渾濁,這樣免不了被下游的浣衣女們呵斥一番。那個小華義、小昆明、小喜子、大根子、小四......你們可曾記得自己幹過的事情?更小的孩子喜歡在稀泥塘裡玩稀泥,兩隻腳踩來踩去努力做出各種造型來。膽子更大的孩子會向更深更遠的地方探險,不小心會陷進去就哭著喊著叫媽媽,大人則邊罵邊跑過去進行“打撈”,一頓胖揍是免不了的了。

等到傍晚,夕陽灑滿河水,金燦燦的像點點的金子,微風拂過河面金光四射,像一幅美麗的畫卷。這時大甸子也漸漸地安靜下來,也有貪玩的孩子不肯離去。遠遠的聽到大人喊,大娟、小娟、大君、小香、淑梅......回家吃飯啦.....

漸漸的小河歸於寧靜......

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作者:呂文玲

我的小夥伴們


(二)四 人 幫

所謂的四人幫是由鳳霞、小美、元花和玲子(也就是本尊)組成,是我家大姐給起的名字。小時候我們總跳皮筋,有一種跳法叫“打倒四人幫”,自從大姐管我們叫四人幫之後,我們再也不玩這個跳法了。我們都是家中老丫頭,四人幫裡鳳霞最大,我最小。拿老媽常常說的那句話:沒人慣你們,就知道自己慣自己。我們就是自己嬌慣自己的四人幫。其實呀大人就是嘴硬,家務活有哥哥姐姐們幹,好吃的他們不捨得吃都給我們留著,好衣服必須老丫穿。我們的生活似乎就是吃喝玩樂,小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神仙啦。但是有一點馬虎不得,那就是要好好學習。我記得有一回二哥嫌我字寫得不好,讓我重寫了六遍。可憐的我在元花家寫完就顛顛跑回家讓二哥檢查,二哥臉一板說,不合格。於是我又跑回元花家接著寫。元花、鳳霞、小美眼巴巴地瞅著我奮筆疾書,說好了寫完要跳皮筋的,直到夜幕降臨我們也沒玩成。

四人幫每天放學先聚在一起把作業寫完,然後就瘋狂的玩,我們是鐵四角誰也甭想混進我們的隊伍(估計是人家嫌棄我們幾個老丫幼稚也不愛和我們玩)。什麼欻嘎拉哈、跳皮筋、打八街......都被我們玩得爐火純青。最搞笑的是幾個穿著碎花裙的小女生成天像男孩子似的玩扇piaji(東北方言一種遊戲的口語,相當於扇卡片)、彈溜溜,每每被我們親愛的朱老師看到了都會苦口婆心的教育一番,無非是小女孩怎麼玩男孩子游戲太不文雅了之類的。末了還把我們的玩具沒收了。我們每次被老師批評的時候,什麼大偉、茂金、小江、迎軍......這些男生就會圍過來幸災樂禍,在旁邊不懷好意地痴痴傻笑。我們四個小辣椒哪能吃這種啞巴虧,只要誰偷偷的笑,我們就會不約而同的用眼神殺死他。等朱先生負手而去的時候,我們四俠客會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看來看去誰也不像小仙女,幾個黑黢黢的小手爪牽在一起大搖大擺地回了班級。玻璃的溜溜不是被老師沒收了嗎,我們又買不到,怎麼辦?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何況我們四俠客呢?我們可以用黃泥自己做呀,多麼令人期待呀。哈哈,說幹就幹,先找來上好的黃泥,這黃泥可大有來頭要有粘性還要細細的。對於材料徵用這一塊馬虎不得,否則影響手感。接著和泥,用水要恰如其分,不能太稀也不能太乾,火候可要掌握好。泥和好了就開始製成品了,很神奇四個人團出來的溜溜都一般大。團好的溜溜要放在陰涼的地方陰乾,可不能暴曬呦。四個小夥伴還排好班定時檢查,就怕哪個小鬼給偷走了,影響我們的計劃。每次我們都做出一大堆,以備不時之需。朱老師都納悶,哪來那麼多溜溜,沒收了還有,沒收了還有。我們怎是一個得意了得!操場上、庭院裡、大道邊再現四個碎花女孩兒趴在地上,黃泥溜溜在手中翻動,裙襬在空中飛舞,像四個俠客闖蕩江湖、快意恩仇,瀟灑至極。

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作者:呂文玲

四人幫


(三)偷 蔥

要說童年最有趣的是偷蔥這件事。現在想想太好笑了,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居然去偷蔥。

記得那是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們四人幫要來我家寫作業,那個時候我家已經搬到村北的新房子住了。碎花四姐妹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老師留的作業。我們小時候作業留得少,加上我們一心想玩寫得就更快了。

作業做完了沒心事了,那就開玩吧。什麼跳皮筋、藏貓貓、彈溜溜......玩了個遍,實在沒有什麼可玩的了,我們決定上我家後山去探險。我家後山有人家居住,人家的園子連著山。我們去後山玩是要路過人家後園子的。四個小飛俠穿過鄰居家的庭院,穿過後園子來到山坡上。山坡上草木茂盛、綠意盎然。我們剛剛用綠草編成草帽戴在頭上,旁邊的螞蟻窩又激起了我們的興趣,我們可不認識工蟻、兵蟻什麼的,就是用小棍胡亂扒拉著玩。正玩得興起呢,出去開疆擴土的元花遠遠的向我們一邊招手一邊大喊:“小美、鳳霞、玲子你們快來,這裡有一大片野玫瑰。”我和鳳霞丟下小美撒腿就跑,小美隨後跟了上來。遠遠的我們就聞到了花香,走近一看玫瑰花有的完全開了,有的還含苞欲放。盛開的玫瑰花中間有黃色的花蕊,粉色的花瓣一片挨著一片,像我們四個小夥伴那麼團結。真是好大的一片呀,我看看這朵喜歡,看看那朵也喜歡。每個人選了幾朵插在草帽上,美極了,四俠客秒變小仙女。

我們蹦蹦跳跳地準備下山了,咦,一片綠地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元花說:“小夥伴們快來看,你們認識這是什麼嗎?”

“認識認識,這不是大蔥嗎。”我搶著回答。

“這蔥比我家園子裡的長得好。”小美說。

“小夥伴們,敢不敢拔一棵?”鳳霞發起了挑戰。

頓時鴉雀無聲,我們面面相覷。這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有什麼不敢的?”這時我的俠肝義膽上來了,平時哥哥們的金庸、古龍、梁羽生咱不是白看的,讀到大俠們劫富濟貧心就癢癢。今天機會來了,該出手時就出手。一呼百應,其實也不是百應啦,充其量也就是一呼三應,這不是為了氣勢上不能輸嗎!

我們選好了目標,豪情萬丈地往上拔呢,就聽有人扯著破鑼嗓子喊:“蔥地裡是誰家的小孩兒呀?快出來,誰叫你們拔蔥的!”嚇得我們丟下蔥撒腿就跑。小美的小辮跑散了,我的布拉吉刮壞了,鳳霞的鞋子跑掉了,只有元花毫髮無傷,元花可是我們的運動小健將。我雖然看了很多武打書僅限於紙上談兵,一點運動細胞都沒有,是跑在最後的那個人。三個小夥伴邊跑還邊喊:玲子快跑,快點兒......我拼死緊隨其後。

跑到了我們的據點,也就是我家的場院啦。我覺得腸子都要跑掉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地上一坐。

“咱們這樣出去會被認出來的。讓同學們知道了,多丟人呀!同學們會不會說咱們是小偷?”小美氣喘吁吁的說。

“都怪我提議拔蔥,”鳳霞錘頭喪氣的說,“我不敢回家,怕捱揍。”

“怎麼能怪你呢,咱們四人幫有錯一起承擔!”元花拍了拍鳳霞的肩膀,豪爽的說道。

小美來到我身邊,拽拽我的裙子說:“玲子,你說話呀,看把你累的,你真得好好練練。”

“唉,怎麼辦呀?”我若有所思地說,“有了!”

“有辦法了?什麼辦法?快說快說。”三個人不約而同的問。

“武俠小說裡俠客們劫富濟貧的時候都要喬裝打扮一番,咱們一會兒各回各家,把今天穿的衣服都換掉,髮型都改變一下。這樣就認不出來了。”我得意的說。

“還有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就不要湊到一起玩了,這樣安全。”元花補充說。

好主意、好主意,走嘍,回家嘍......

據說膽小的鳳霞在家裡的柴火垛裡躲了一下午,直到天黑才被大姐找回家,交代了所有的“罪行”被老孃臭罵一頓。

而我們三個,哈哈,平!安!降!落!

沒過多久,四小俠客又重現江湖......

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作者:呂文玲

四人幫


尾 聲

一九八五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在大石頭教學的大哥騎著自行車回到義和接我去大石頭上學。因為我下學期就要上中學了,義和沒有中學,需要到十五里開外的大橋鄉去上學。大哥不捨得我這個小妹受苦,所以接我去他身邊。這一切來的太突然了,事先我一點消息都不知道。我還來不及與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告別,明天四人幫的跳皮筋大賽還在等著我,那曬在西操場的溜溜我還要去檢查檢查....

我偷偷的哭了一夜,童年也結束在那個夏天!

-

-

原創作品《童年二三事》||作者:呂文玲

呂文玲

呂文玲,小女子,姓呂,名文玲,是一位酷愛文學的數學老師。喜歡衝一杯濃郁的咖啡,行走於西方文化的殿堂;喜歡泡一壺甘冽的龍井,深入古老的東方文明輕舞飛揚。尤愛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又母親喜愛桃花,故網名“歌盡桃花”,意:歌盡桃花,歌不盡對您的思念之情!


網絡文學

NetLiterature

編 審

天美五星

做時尚之事 話文化之觀

正生活之風 揚藝術之能

感謝你的關注與支持、讓我們在文學的路上同行,路上有你、有我、有她,有我們的點點滴滴。因為有心,所以精彩,因為有情,所以溫暖,因為有愛,所以欣賞。2020,原創有你,一路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