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就是要來一場“斷舍離”


過年,就是要來一場“斷舍離”

一個人的清歡星星語

字數 1542 · 閱讀 0

2019-01-27 06:14

春節臨近,年前的忙忙碌碌,除了採買春節物品、擦玻璃、除塵,也少不了將家中的無用之物做個處理。我也總是在這時候才能夠擁有比平時更痛快一些的決斷——平時捨不得扔的舊物以及保存得很好卻很久不穿的衣服不再慢慢斟酌取捨,該打包投入捐衣櫃的就馬上行動,該做廢物處理的也不假思索地捨棄,而且每一次的決斷都感覺自己做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每一次的決斷也更加印證了山下英子的所要講述的《斷舍離》之概念——簡單清爽自由舒適。

“斷舍離”不是想象什麼是幸福,而是反過來想,什麼東西對自己來講是不幸福。比如人們常常會對自己應該去選擇、去做決斷的事無視、拒絕,或者雖然擁有某種東西,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去用它……是讓我們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和決斷。通過實踐斷舍離,清空環境,清空雜念,過簡單清爽的生活,享受自由舒適的人生。

如此一來,屋內簡潔明瞭,櫃中衣物分明,實現了一次“簡生活”,提高了空間利用率也沒有了重複打理的煩惱。我們可以輕裝上陣,迎接春節了。

那麼,物質上的斷舍離做到了,精神上是否也該如此?

突然想起小時候那個關於“年”的傳說——

“年”本來是一個怪物,每到除夕就出來作怪,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於是人們按照此法終於趕走了“年”獸,於是,每年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就是為了趕走怪獸,安心過年。

其實,哪裡有什麼怪獸?有的只是內心之“獸”;哪有什麼“年”之坎?明明是“心”之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人們往往難以把持心中該有的“度”,能得到的,想要的更多;得不到的,就去不擇手段。結果陷入了求之不得的煩惱之中,糾結於得失與不平中,如此又怎麼能夠幸福?這就是心中之“獸”。

嗜慾深者天機淺。我們應該學會斷絕一切不需之物,不要讓自己成為生活的奴隸。慾望常常會陷人於無窮的煩惱,有時候強行得到了或許最後仍是一場空。

心若不動,煩惱不生。佛曰:執者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執者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執者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所有不該擁有的權利、事物、感情都是生活給我們開的一個美麗的玩笑或者是對我們心智的考驗。明白順其自然,活好生命的當下,讓這一場場心路歷程教會我們忘卻仇恨和慾望、煩惱和挑剔,讓我們成長和蛻變。相信只要我們不停地努力,我們會擁有我們該擁有的一切。

清理“心”之塵土,放下慾望和執念,讓心靈輕盈而陽光,邁向新的一年。

心之塵已清理。不如再來一次身體的大掃除——不是身體表面的乾淨就是乾淨,身體內部的清爽才是乾淨。何不做一個道家推崇的“辟穀”之法,清除體內積年的汙垢?辟穀有“三天清理腸胃,六天清理血管”之說,給自己一個意念:關閉食物能量的獲取,斷絕對美食的慾望,讓心如止水,讓日益膨脹的口腹之慾在心智的控制中灰飛煙滅。一天,兩天,……直到六天結束。心中愈加清明,意志愈加堅定,完成了一場身體對意志的考驗。此時,神清氣爽,思維敏捷,睛明眼亮,身體輕盈。再開谷時,心中充滿著對食物的感激之情,每品一口糧食,滿滿都是對大自然的虔誠和感恩。

只有親手清理過的家,才會倍感珍惜,生怕一不小心再次弄髒;只有歷經過斷絕慾海之苦,才會明白解脫後的安寧,生怕再次跌入苦海;只有做了身體的清理,才會知道生活還需要自律,生怕身體再次被淤堵。

還生活以溫暖和質樸,平和與清淡。用行動提醒自己,生活的紛紛擾擾需要我們定期從內心覺悟中去反省和決斷。斷糾纏,舍固執,離煩惱。不去執著於一人一事,不去庸人自擾,而是去做生活的智者。

春節就在眼前,讓我們徹底地揮別過往,以嶄新的姿態張開雙臂擁抱新的生活,用一份誠懇融入生命的喜悅和慈悲,讓“善念”和“善知識”引導我們的心智,吹卻心中的迷茫,還你我一個自在和安然。

1

小禮物走一走,來簡書關注我

讚賞支持

相關推薦

人間斷舍離,極簡主義奉行者

閱讀 153

28歲白領:月入2w的投資方法曝光廣告

2019年,別忘了持續投資自己這樣幾件事:

閱讀 377

感謝時間,讓我明白,人生什麼最重要

閱讀 500

做人,簡單就好!

閱讀 14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