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 4處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最南端,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老撾、緬甸山水相連,鄰近泰國和越南,邊界線長達966.3公里。西雙版納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目前其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


西雙版納 4處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1、景真八角亭:

始建於傣歷1063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位於勐海縣景真寨,相傳,這座八角亭是佛教徙們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絲臺帽“卡鍾罕”建築的。八角亭是一座建在山丘頂部的佛亭,呈八角磚木結構。亭高21米,有31個面,32個角,牆面上31幅由象、獅、虎等組成的浮雕頗像一組畫廊。


西雙版納 4處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2、曼飛龍塔:

位於雲南省景洪市勐龍鎮曼飛龍寨的後山頂上,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主塔和八座小塔組合而成,宛如一叢春筍破土而出,故傣語稱為“塔糯”(筍塔),是一座金剛寶座式的群塔。8個金色小塔頂上,都掛有一具銅佛標,母塔尖上還有銅質的“天笛”,山風吹來發現叮叮噹噹的響聲。塔上各種各樣的彩繪、雕塑、秀麗優美。


西雙版納 4處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3、曼短佛寺:

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遮鎮曼短村,據史籍記載,此佛寺始建於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傳入後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體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窩蘇"(八角亭)等建築群組成。殿內外的構件上均有龍、鳳花卉等圖案的雕刻裝飾,形象逼真,原始古樸。曼短佛寺的建築造型和裝飾藝術集中地體現了傣族古代建築技術和歷史文化的精華。


西雙版納 4處國家重點保護單位

4、曼春滿佛寺:

坐落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鎮傣族園內,始建於公元583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是當地有名的佛寺之一,傳說是佛教傳入西雙版納後修建的第一座佛寺。但原先的佛寺在上世紀60年代被毀,現在人們看到的佛寺是70年代末修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