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本文插图来源:unsplash.com与网络搜索


2019年结束了,年初立下的flags我们都实现了多少?四六级过了吗?专业课更上一层楼了吗?数学竞赛获奖了吗?考研初试情况理想吗?要减的肥减了吗?要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了吗?... ...每年年初大家总是会为新一年的自己许下美好的愿望,留下殷切的期盼,立下无数的flags。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但实际情况是:那些信誓旦旦必须实现的事情,都变成未能兑现的现实,啪啪打在脸上。久而久之,我们就在心里形成了这样的潜意识:flags如无根之萍,在时间大风的考验下一立就倒,只能可望而不可即

1


然而总有人能做到:Facebook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每年都会发布新年计划,其新年计划执行的力度和效果足以让很多没立住flags的人羞愧不已。 他曾制定了一个学说普通话的新年计划。“有三个原因使我决定学习汉语。首先,我的妻子(普莉希拉.陈)是中国人,她的祖母只会说中文,当我用中文告诉她我将和普莉希拉结婚时,她会很震惊;第二个原因是我想学习中国的文化;第三个原因是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而我喜欢挑战。”扎克伯格这样解释。 扎克伯格的新年计划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在他学说普通话的第二年,他已经能够在访问清华大学时用中文演讲,接受中文采访,并与清华学子谈笑风生。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Wiseman)曾经公布了他们关于新年计划的研究,发现制定新年计划的人群中,

仅有12%的人成功实现了新年目标。新年计划的实现,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人都是那 88%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大学四年,是青年人快速成长的黄金四年。思维方法的锤炼,前沿技术的学习,对世界认知的提升等,都需要在大学以及之后的几年内得到原始积累。因此,总结flags一立就倒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策略尝试改变这个困局,最终成为那12%的人,对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你被灌了无数的鸡汤,却依然过不好这一年?我认为,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最关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源动力不足,二是意志力不强。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在一期《开讲啦》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分享了一个故事:一次他参加了本科生班级的党支部活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讨论到拖延症的时候,有个同学解释他今天的事情不想做拖到明天、后天的主要原因是手机上有很多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继续补充说后来采取了强制性措施:将手机封存起来,不看手机。尝试改变的第一天效果不错,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第二天还想看怎么办,强制性措施如果不能坚持下来怎么办? 这时王校长的回答让我醍醐灌顶:我说你心中没有梦,你没有追求,你不知道自己人生价值所在,你没有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你认为这个社会有我没我没关系。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持久梦想,你很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去持久地发力,去不断进步。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不仅仅是拖延症,四六级、期末的裸考,熬夜追剧打游戏等和曾经的flags格格不入的做法,都在映射着我们当中很多人的问题:没有梦,没有属于自己的追求,归根结底是人生定位的模糊。 而这种模糊、迷茫恰恰限制了我们实现flags的动力和热情,而实现flags过程中的困难和痛苦更让我们难以为继。立flags的初衷就是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flags带给我们的是短暂性的动力,通俗点就是三分钟热度。 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多数flags,仅仅表达了我们想要做成什么的愿望,如过四六级这个flags就表达了我们希望在四六级考高分得证书的愿望,但很多情况下不能告诉我们要想做成这件事,现在需要怎么做、下一步需要怎么做等一套具体完整的行动方案。 二是大多数flags,都是被动的,并非出于兴趣或追求、挑战性等主观期望而确立的。数学竞赛、四六级等flags更多是出于保研、就业等生存的需要。被动相对主动更容易约束我们的积极性,遇到困难可能不会越挫越勇而会打退堂鼓。 针对这两个原因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尝试:(1)洞悉时代潮流,找准人生定位

湖畔大学的曾鸣教授提过一个概念——点线面体。这说的是一个系统层级的依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个长方体,看看是不是这种情况,点必须依附在线上,线必须依附在面上,面必须依附在体上。 毕业后,你在一个公司做的再好,如果公司倒闭了,比如诺基亚,这又有什么用。一个公司做的再好,如果整个行业被颠覆了,比如功能手机,这又有什么用。一个行业做得再好,如果行业依附的经济体没落了,比如欧洲的某些国家,那又有什么用。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所以我们在选择人生发展方向时,不要仅仅只盯在点这个层面,更要看到这个点背后的线面体,当然这不是让大家去投机,而是要告诉你,你要经常审视自己的环境,结合环境发展的方向、自己的专业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准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2)重申flags,制定详细行动方案重新自我定位并不意味着推翻一切原先的flags,而是站在人生发展的高度去看这些曾经立下的flags。
对flags的重申会让你无形中将那些有助于自己发展需要的flags纳入认可范围,在实现flags的过程中你更加看重的是从中对自我各种品质如自制力、专注力,以及硬核实力如超强学习力、尖端科技等的培养。 当你意识到实现的flags能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自己,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时,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自然就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更大水平实现曾经实现不了的flags。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更关键的是制定具体、具体再具体的行动方案,一开始尝试制定时不用担心方案是否科学,先执行,然后不断完善和补充,慢慢摸索出有效率的制定方法和规则。

3


制定出行动方案后,难的是执行。即便知道了所有秘诀,99%的人依旧没法做起来,他们会在第一步就败下阵来。没几个人能耐得住坚持的苦。 为什么很多人耐不住坚持的苦,而容易陷入抖音、手游的怀抱中无法自拔?其实这是多巴胺搞的鬼。 人的大脑里有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传导物质。当人被外界刺激得愉悦时,多巴胺会大量爆发出来,比如一个拥抱、一个接吻、一句赞扬的话都会引起多巴胺的升高,多巴胺直接和人的情欲、妄想以及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刺激如果够强烈,人的身体就会进入到一种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感官体验,即涌起一阵阵“快感”,感到很“爽”。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小视频、游戏、八卦、直播这些手机上的东西,背后是一个强大专业的团队,他们会根据大众的心理,设计出一环扣一环的产品,比如即时反馈,轻易就能得到奖赏,它能不断刺激你的神经,让你感到快乐、欲罢不能。 反观实现flags的过程,则不能像快手、抖音等产品那样激发人体多巴胺的分泌而感到舒服、畅快的感觉,更多的是苦涩和约束,自然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最后。

然而,挑战自己,强迫自己去品尝苦涩,却成就了少数人实现flags后创出一番成绩的光辉。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拾遗中有一个回复让我印象深刻:人生之路,简单点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宽门和窄门。所谓宽门,就是简单模式。所谓窄门,就是硬核模式。这两种模式,有着截然相反的走法。一个进去的时候很容易,但是道路越走越逼仄越晦暗。一个进去的时候很艰难,但是道路越走越宽敞越明亮。这两条路,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但真正聪明的人会选择后者。

为什么硬核模式一开始很艰难,但后来会越走越宽敞,而简单模式进去的时候很容易,但道路越走越晦暗呢? 因为人产生快感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反复被刺激和满足的时候,要想一直获得快感,就得不断加强刺激的程度,你需要被更持续、更强烈、更深入的刺激,才能继续获得快感。比如有的人抽烟从刚开始是两天一包,到一天一包,再到后来要一天两包,最后甚至要两根烟一起抽才有快感。 而选择硬核模式的人因为在执行行动方案初期耐得住了苦,其产生快感的阈值相对简单模式的人更低,也就是对快手、抖音等娱乐性的东西有着更强的免疫力,从而更能够坚定去在中期、后期取得不断的进展,最终大概率实现了曾经立下的flags。 针对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尝试:(3)隔离外来诱惑,不断增强意志力实现flags时的浮躁、各种各样的外因都是借口,给自己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心安理得沉浸在手机里的碎片化无益信息海洋中,消磨时间。 耐得住前期的苦,隔离这些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的诱惑,在磨练的过程中增强对外来诱惑的免疫力,从而适应比原先更好的状态,具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那么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了,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过了。

年初立下的flags,为什么让我们可望不可即?

2020年,实现flags,我们在路上

2018年,仿佛还在昨天2019年,已至岁末明天就是2020


这一年,你过得还好吗?这一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一年,你有更接近那个更好的自己吗?如果用一句话总结2019的你


会是什么呢?欢迎留言分享!

相关推荐

  • 大学规划:如何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打造核心竞争力
  •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 别让一时的心血来潮浪费了你的时间
  • 大学奖学金、助学金如何拿,除了学习好外这些都是加分项
  • 进入大学,迷茫不是颓废的理由

微信公众号:考研竞赛数学(ID: xwmath)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分享交流平台!支持本号请点赞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