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插图来源:pexels.com,unsplash.com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我们进入大学后的梦想:毕业后获得满意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体验。 然而你要知道,当你渴望成为律师时,8万名与你同届的法学专业本科生中至少一大半有着和你一样的渴望。 当你立志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30万名与你同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也怀揣着和你一样的梦想。 不过,由于僧多肉少的现实,社会不可能让这么多人全部成为律师或者软件工程师。终究要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被淘汰,深深体会前行在生活的路上的无奈。 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已经在社会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证明。

01

在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我们能从外在的社会需求入手,选择适合自己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去利用大学四年的珍贵光阴,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02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网购更加普及,实体店个体户的生存空间被碾压;

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快了无人汽车的普及,有专家称驾驶员这一职业或在未来消亡;

与此同时,现代金融商务越来越多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工程师一时间供不应求;

随着手游网游用户规模的扩大,与手游网游游戏动画的设计开发相关的工程师也成了香饽饽。

这一系列事例说明,社会需求满足的方式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与之相关的各种职业也有着不同的就业前景。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把握社会需求,选择的职业发展道路缺少时代活力,其本身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我们在将来的就业不可避免有着一定的劣势。

其实,人类社会本质上就是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或许才是需要我们在选择职业发展道路时重点关注的因素。

03

曾经参加过一次校级组织(科学技术协会)的面试。我一开始自认为自己有着良好的科学素养,对科学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进入科协可以说是胜券在握。

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通过面试。

追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我自身的状况和优势与他们的需求不匹配。

后来我才明白,科协主要负责组织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更加侧重需求的是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而非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科学思维能力。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据《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学生多而工作岗位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薪水要求太高、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和缺乏社会关系等。

供需不平衡是造成大学生难就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经济形势比较低迷,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未能赶上每年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大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人员技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企业所需技术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节的,学校专业设置投入较大,周期相对缓慢,以致造成结构性矛盾。

从科协的面试经历到当前就业供需矛盾,结合我们自身实际可以总结两个关键词:需求导向和需求满足力。

需求导向,就是我们要洞悉自己所学专业不同方向在社会的需求,从它们的需求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有意识调控自己的方向。

需求满足力,就是在确定了专业中有需求潜力的具体方向后,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让自己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硬性实力。

而我们很多人对自己所学专业涉及行业情况的了解有着一定的空白,这种被动的、盲目的行业认知往往是我们对未来迷茫的主要诱导因素。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因此,我们需要多了解与相关专业有关的社会需求,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等对自己所选专业相关的行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从全局的高度去看待这个行业:

(1)行业的历史渊源、历史人物

(2)行业的发展现状、所能够满足的需求

(3)行业的典型代表以及背后的故事和启发

(4)行业的就业方向、需求满足潜力点

对所在的行业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后,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所学专业不同方向的潜在需求情况,从而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去选择一个可以很好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并确定相关一系列目标。

04

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尝试一切新的东西,可以在尝试中犯错误而不至于无法挽回。

在大学里你可以做人生的实验,最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擅长什么。

正是这样的一个个主动的过程,才最后决定了四年前相差不大的一大群人,一起进入同一个校园,听同样的教授讲同样的课,四年后却有着不大相同的未来。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区别的关键正是,有的人在四年里勤奋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对自己专业的潜在需求点和自己的需求满足力有着更加清楚的理解。

同样,你可以尝试通过做兼职、参加社会实习和做社会调研等方式去近距离接触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提前了解专业工作的性质和工作程序。

即使没有办法插手实际业务,也可以亲眼目睹前辈的工作方式和能力,对所处行业的问题、需求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让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更加科学精准。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同样适用于职业发展规划:只有对即将进入的行业情况有着全面透彻的了解,并对自己的需求满足力有着清晰的认知,才能够在毕业后胸有成竹闯荡出一片新天地。

05

追求新鲜感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同样的,社会需求以及满足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需求满足力。

当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而裁减员工时,大量的裁员遭到了员工的强烈抗议。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高级工程师,都是从各大名校毕业出来最顶尖的精英。

然而,他们却停止了自我的不断更新:在这个岗位上做了十几、二十年,没有学会其他技能,只会在塞班的系统下工作。

被裁员的他们再出去找工作,因为缺少足够的需求满足力,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社会需求,根本就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要他们。

我们也应当与时俱进,敏锐抓住社会需求以及满足方式的变化趋势,不断去充实自己,提高和更新自己的需求满足力,让自己自始至终能够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内核实力。

和那种拿着死工资,过着一眼就能够望到尽头的日子相比,拥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会让我们有一种自我不断更新的安全感和不断接触新事物的新鲜感。

洞悉社会需求,做一个具备硬性实力的更好的自己

人生是一段路程,当你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要走向何方时,沿途风景的愉悦和到达终点的喜悦会让你有了坚持走下去的动力。

相关推荐

  • 别让一时的心血来潮浪费了你的时间
  • 大学奖学金、助学金如何拿,除了学习好外这些都是加分项
  • 强人所“南”——在中南不得不说的故事
  • 进入大学,迷茫不是颓废的理由
  • 如何准备数学竞赛、研究生招生数学考试更有效?
  • 学数学要大量做题吗?
  • 谈谈关于数学的几个问题
  • 大学了,你会参加数学竞赛吗?竞赛都能带来哪些收获呢?

微信公众号:考研竞赛数学(ID: xwmath) 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分享交流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