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訴你文人壺的魅力所在!

書畫和音樂,向來為中國文人士子所青睞。霜滿弓,聲聲咽,古人黃鶴已化蝶;泉弦百年,湖畔何人初見月?年年春柳、歲歲秋楓,問九洲風濤,誰與和諧?這些充滿了音樂旋律、如詩如畫般的文字,如果體現在紫砂壺上,該是怎樣的意境呢?

他告訴你文人壺的魅力所在!

汲古齋藏品 儲集泉作品

讀儲集泉的壺藝作品,我們真切的感到,真香是可以入玉的,花韻是可以銷魂的。許多年來,他一直是這樣的執拗,一定要把他鐘愛的書畫和音樂的韻味,滲透到他的紫砂壺裡。那次第,煙水寒籠、朝花夜露,在一把壺上氤氳開來,或許,在灑滿陽光的清晨,在雨打芭蕉的夜晚,它們會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他告訴你文人壺的魅力所在!

汲古齋藏品 儲集泉作品

儲集泉酷愛音樂與詩詞,委婉或者雄壯、纏綿或者激越的旋律,常常把他帶進唐詩宋詞的博大家園,那裡的峰煙、古道、長亭、雁群,那裡的漁舟、修篁、粉蝶、蘭草,都可能進入他的壺中。那些壺,肌理微妙,意蘊深厚,如霓裳,如水月,如晨嵐,如燭影,演繹著優雅別緻的中國風度。

他告訴你文人壺的魅力所在!

汲古齋藏品 儲集泉作品《遙遠的故事》

他告訴你文人壺的魅力所在!

汲古齋藏品 儲集泉作品《只有香依舊》

儲集泉,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文學家協會會員。他是一個在紫砂藝術界特立獨行的另類,一朵奇葩。他青年時期曾得宜興著名老藝人、花貨大師朱可心的青睞和指點,但他獨闢蹊徑,在繼承傳統中借用泥繪、嵌泥、浮雕、貼塑等藝術手法,融詩詞、音樂、書畫、壺藝於一體,充分顯示了文人壺的魅力與內涵,為璀璨的紫砂藝術增添了一抹亮色。儲集泉的作品被楊永善、張守智等中國陶藝學術權威收入高教專業教材,作為經典範例。儲集泉大師與齋主是多年的老友。

他告訴你文人壺的魅力所在!

齋主汲志斌與儲集泉大師(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