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01


前幾天,一位導演上了熱搜。


導演蔣能傑花10年時間,自費拍攝了一部關於老家塵肺病人的紀錄片——《礦民、馬伕、塵肺病》。


這10年間他北漂打工掙錢、和礦工一同下礦、自費拍攝,只為記錄湖南湘西老家的塵肺病人:因為貧窮他們只能上山下礦,最後卻發現自己得了塵肺病,只能靠呼吸機艱難度日。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整部紀錄片跟蹤拍攝了整整10年,沒有預設的訪問,沒有刻意煽情,只有日復一日跟蹤採訪下的真實苦難畫面:因為停電,塵肺病人不能用呼吸機而去世;因為呼吸困難,上有老下有小的病人只能由在外打工的弟弟接濟生活……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這部紀錄片因為不能發行,很少有人知道。


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部紀錄片,蔣能傑導演採取了一種最原始最手工的做法:蹲在豆瓣上,只要你對自己的這部紀錄片標記了“想看”,他就會把資源鏈接拱手私發給你。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私不過來的蔣能傑最後發了個人廣播


完全免費,靠個人私信發行,靠一己之力實現紀錄片的人工傳播。


這讓無數本來只是“標記”一下或發發感慨的豆瓣用戶受寵若驚:自己只是隨便說說,沒想到導演就帶著鏈接找上了門。


後來這件事因為微博用戶@蘇北人的曝光而為人所知。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經過一週傳播,這部紀錄片上週登頂豆瓣“一週口碑電影”榜首,收穫數萬好評。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中國獨立紀錄片太難了,沒人投沒人看沒錢賺”,“太卑微了獨立導演真的卑微”……好多人如此評價。


真的卑微嗎?


02


在過去10年,蔣能傑拍了15部作品,這些作品的拍攝大多很曲折,好多拍攝都是歷時好幾年,一邊拍、一邊眾籌、一邊接婚禮葬禮等私活。手裡有錢了再拍。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拍攝設備也很一般,是2010年北漂時花5800元買的一部DV,一半還是借同事的錢;除了拍攝,調色、配音、剪輯因為沒有預算請不起外包,很多都是自己來,因為“做獨立影像,被逼得必須全能”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有的片子在豆瓣鏈接裡只有他和路人發的這一兩個評論,在討論區你會看到一些零星的影評和短評,點開卻是作者或他朋友精心寫的評論。


他放上鍊接、一個個私發,讓更多人知道自己拍攝的東西。


卑微嗎?沒有,反而讓人很佩服。


細想想,如果這部作品99%可能的那一面——沒有知名度、沒人討論的情況發生,他會怎麼辦?


大概率上他還說和以往一樣,在豆瓣寫評論、私發鏈接,接私活還錢,開始下一部作品的拍攝。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蔣能傑近半數的作品沒有評分


他知道自己拍的東西很難公映,很難賺錢,所以早就準備好了結局。


拍片十年付出最多的是時間成本,在老家拍片吃住開銷很低,不怎麼花錢,絕大多數時候他和拍攝者在一起生活,比如拍攝《礦民、馬伕、塵肺病》時他和礦工們同吃同住,一起幹活兒,順便一天掙100塊錢。


即使再苦再累也要堅持自我表達,可能這就是熱愛吧。


03


其實蔣能傑導演的前三十年,一直挺“失敗”的。


他中學時就很熱愛文學,渴望成為一名作家,但是苦心寫作的作品經常被退稿,“打擊很大”。


後來他發現不只有文學,文學也能被改編成電影,比如自己喜歡的《活著》《霸王別姬》《芙蓉鎮》,於是他開始關注電影。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因為電影不會被退稿。


雖然不退稿,但拍攝門檻很高。


最後他發現還是紀錄片好:成本低、可以拍身邊的人和事。


因為出身鄉村底層,見慣太多荒誕場景,他對很多人、很多事都想說出自己的話,迫切地想找到表達出口,於是他走上了紀錄片的道路。


像文青一樣,一步步受挫,一步步退而求其次,尋找表達窗口。


幸好沒有放棄。


大學時他學工業設計,和大多數人一樣他經常翹課,不一樣的是別人打遊戲,他瘋狂看電影、閱讀相關書籍,父母讓他考公務員考老師他都沒聽,因為

“大學時我就知道自己想幹嘛了。”


“不怕起點低,關鍵在於你有努力的方向。”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畢業後北漂一年,然後回家拍片,被村裡人笑話大學時還要回家趕馬……


他徹底走上“沒人投、沒人看、不賺錢“的紀錄片拍攝道路。


拍攝10年一直很窮,他早就準備好面對生活的難境,他很感激父母把自己沒逼得那麼緊,“沒有強行要求我買房買車,有租住的地方就差不多了”;他甚至跟自己孩子講,“我沒有買房的能力,有地方給你住就可以了”


《礦民、馬伕、塵肺病》大火以後,他接收到一些捐款,他第一件事就是趕緊還債。


這些都是全身投入熱愛事業的代價吧:執著認真,哪怕看不到回報。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他對這一切看得很清楚,有時候他會跟一些大學生講,“你們最好想清楚自己要幹嘛,要不然你畢業之後很可能被父母安排了。”


04


的確,作者大學時閒暇時間很多,街舞、攝影、寫作,大家可以盡情經營個人愛好。


那時有一位老師和我們開玩笑說,大學裡的愛好和溫室裡的花一樣,經不起考驗經不起挫折,最後當作個人消遣就好了,“文章憎命達,要把你喜歡的事情作出一份成績出來是要吃苦頭的,從我的經驗來說畢業後能真正從事自己熱情事情的人不超過10%,能作出成績的不超過1%。”


話是不好聽,但後來一一應驗,那些在朋友圈曬社團街舞活動、拍城市夜景的同學,工作之後狀態越來減少,漸漸“三天可見”,偶爾發佈的結婚請柬鏈接裡,照片也胖弱兩人。


有一次我想起班上那個酷愛攝影的同學。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宿舍喝酒,喝到高興處他兩眼放光,說自己以後“要做旅行博主,一路旅行一路拍攝,靠稿費養活自己”。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我們閒扯了很多,然後我不經意地問他“現在還拍東西嗎?”


“對方正在輸入”的提示閃爍了好幾遍,“你不說我都快忘了”;“早就不拍了”;“沒心境啊”……


好像我喚醒了他一個沉睡的夢想。


的確,能夠從事自己熱愛事情的人太少了、代價太大了。尤其是不向市場、社會低頭的獨立導演、作家、攝影師,他們可能就要面對買不起房買不起車、要自己一遍遍私發作品鏈接的處境。


但這一切很卑微嗎?


一點也不。


很多人是羨慕,羨慕他們自由自在,羨慕他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羨慕他們可以承受這件事背後的苦。並甘之如飴。


自費拍片10年、主角意外死亡、最後豆瓣免費送,這個導演太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