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英法兩國長期對德國奉行“綏靖政策”,極大地刺激了納粹德國的戰爭野心,所以說二戰的爆發,英法兩國是要負重要責任的。兩國抱薪救火式的維護和平,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德國滅亡波蘭後,並沒有如英法天方夜譚式的願景去進攻蘇聯,怎料德國回馬一將,矛頭西向,法國首當其衝,在德軍閃電般的進攻下,法軍一觸即潰,不日宣告投降。法國投降後,英國已無立足點,標誌著其勢力悉數被逐歐洲大陸。張伯倫引咎辭職後,鐵腕首相丘吉爾掌舵英國,英國自此徹底拋棄了“綏靖政策”,開始整軍備戰。大英帝國雖然於一戰後逐漸式微,但是還沒有淪喪到日薄西山的境地,正可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德國人的好運就此結束,在接下來與英國的扳手腕較量中,居然沒有取得一次像樣的勝利。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史上最成功的戰略撤退

二戰英德兩國之間的戰役主要有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克里特島空降戰役、阿拉曼戰役、荷蘭戰役、大西洋海戰等,上述戰役盟軍一方均是以英國為主力軍。諸如諾曼底登陸戰役、阿登戰役、西西里島登陸戰役等雖均有英國參與,但是美軍的參與度也是很高的,但很難說成是英國與德國的較量,故不在本次討論範圍之內。

一、英國海空軍的榮光——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德軍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國。英法聯軍大失所料,僅十多天時間,德國裝甲部隊就橫貫法國大陸,直插英吉利海峽岸邊。北部的四十萬英法聯軍相當於被抄了後路,蜷縮在小城敦刻爾克進退維谷。在鐵腕首相丘吉爾的領導下,英國快速高效的實施“發電機計劃”歷時九天,出動龐大的海空軍,晝夜不停掩護,將21.5萬英軍,9萬法軍約,3.3萬比利時軍隊撤回英倫三島。雖然撤回的三十多萬人幾乎丟失了所有的裝備,成功挽救了大量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士兵,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實力。英國也就避免了類似蘇聯在戰爭初期拿龐大的新兵送德國人頭的窘境和無奈。

敦刻爾克大撤退後英國勢力雖然被逐出歐洲大陸,戰術上德軍取得勝利,相當於打了一個漂亮的擊潰戰,在戰略上德軍沒有完成全殲敵軍的目標,因此英國人在戰略上取得勝利,這個結果跟一戰英德日德蘭大海戰頗為相似。敦刻爾克大撤退於英國人而言根本不是恥辱的代名詞,反而是勝利和榮耀的象徵。因為英國人在歐洲大陸除了直布羅陀向來沒有其它據點,英國軍隊踏入歐洲就象徵著勝利的獲取了額外的戰略縱深,退出歐洲也只不過是恢復原樣而已,於自身而言沒有任何損失。敦克爾克大撤退聯軍雖然損失六七萬人,但是其中英軍損失不過一兩萬而已,損失大的是法軍和比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成功在實力上是絕無僅有的,英國在此次行動中創造了偉大的奇蹟,證明了英國海空軍的強大。德國人在敦刻爾克取得勝利了嗎?是的,希特勒抓了一隻鴨子,煮了一半,鴨子飛走了,留給他一嘴鴨毛!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英國的噴火戰鬥機性能上優於德國的BF109

二、海峽雖然不寬,但你就是過不去——不列顛空戰

法國投降後,德國統帥部便擬定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由於缺乏強大的海軍,德國只能妄圖奪取制空權,然後通過強大的空軍壓制強大的英國海軍,為渡海登陸作戰提供掩護。因此英國皇家空軍便是德國空軍繞不過的坎,德軍要想奪取制空權,必須鉗制並消滅英國空軍。於是德國空軍出動3個主力航空隊的2669架飛機,戰鬥機和轟炸機各佔一半,而當時的英國只有700架戰鬥機和500架轟炸機,德國在兵力上佔有2:1的優勢。

空戰第一階段(1940年7月10日至8月23日),德國空軍以攻擊英吉利海峽的護航船隊、襲擊南部港口為餌,企圖誘殲英國戰鬥機主力,摧毀英國的主要機場。結果德軍損失飛機576架,英軍則損失264架飛機。德軍沒有完成作戰目標,英國取得初步勝利。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淺淺的英吉利海峽是德軍無法跨越的鴻溝

空戰的第二階段,德國空軍意圖消滅剩餘的的英國戰鬥機並摧毀其地面設施和飛機制造廠,以此打通飛往倫敦的空中通道,對倫敦實施集中轟炸。結果德軍損失了214架戰鬥機和138架轟炸機,雖仍有力量繼續發動攻勢,但德軍始終沒有殲滅英國空軍主力,也沒有摧毀英國飛機的生產能力。慘重的損失讓德國空軍面臨著刻不容緩的後勤供給問題,德國高層被迫放棄壓制英國空軍的戰略目標,隨後轉為攻擊英國城市的平民目標,妄圖通過對倫敦大規模的空襲,打擊英國人的士氣,逼迫英國人就範。登陸英國的“海獅計劃”被無限期擱置,給不列顛空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英軍有195架飛機被擊落,171架被重創,英國損失雖然小於德國,但是英國戰鬥機數量較德國少很多,英國處境依然嚴峻。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著名的“V”字手勢

空戰的第三階段,德國的攻擊重點是英國倫敦,倫敦雖遭受重大損失,但更加激發了英國民眾對納粹的仇恨和戰鬥到底的決心。英國在此階段的戰鬥不是一味的防禦,英國空軍於8月25日出動81架轟炸機長途奔襲柏林,將炸彈扔到了納粹的腹地,柏林市民也真切體會到了戰爭的恐慌。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軍又兩次空襲柏林,雖然空襲造成的物質損失不大,卻極大地震撼了德國朝野。英國空襲柏林的行動較之德國從法國沿海岸起飛戰機轟炸倫敦更具難度,這也讓納粹認識到了,長期的戰鬥並沒有削弱英國空軍的實力,皇家空軍的戰鬥力依然很強大。

德國戰略目標的轉變讓英國空軍有了喘息之機,藉此機會皇家空軍迅速恢復戰鬥力。在9月15日的戰鬥中出動三百架飛機迎戰德軍的八百多架飛機,英國以損失26架飛機的代價擊落德軍56架飛機。這一天被認為是不列顛空戰的轉折點。接下來的戰鬥中英軍更是主動出擊,轟炸將德國“海獅計劃”的登陸設施轟炸殆盡,“海獅計劃”已經完全喪失實施登陸英國的作戰基礎。不列顛空戰的勝負已定,德軍遭受了徹底的失敗。

空戰的第四階段,德軍放棄了白天的轟炸計劃,改為夜間實施空襲,並將空襲範圍擴大至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等城市。由於德國敗局已定,這階段的作戰更像是德國不甘心失敗賭氣而為,也或許是繼續營造跟英國死磕的假象,為入侵蘇聯做準備。德軍也取得部分戰績,但是損失依舊大於英國。隨著蘇德戰爭的臨近和爆發,德國空軍主力轉往蘇聯戰場,對英國的空襲也便草草收場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不列顛空戰德軍損失慘重

空軍是典型的技術性兵種,不列顛空戰是德國二戰以來的首次徹底失敗,英國之所以能以少勝多,就充分說明英國在戰鬥機質量,雷達預警,指揮系統等方面較之德國有很大的技術優勢。

三、生的偉大,死的窩囊——克里特島空降戰役

英國人佔據的克里特島對於德國佔領的巴爾幹半島來說可謂是如芒在背,奪取克里特島關乎德國整個南線的安全。德國的目的在於控制了愛琴海和地中海東部航道,支持在北非的作戰,同時威脅英國在埃及和巴勒斯坦的勢力。

此次作戰德意出兵三萬多人,主要是空降傘兵,以英國為主的盟軍共計四萬餘人。結果德軍陣亡四千多人,一萬多人受傷。盟國方面損失兩萬八千多人,其中英聯邦軍隊(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士兵)陣亡不到兩千,一萬五千多人受傷,另有兩千多海軍傷亡,其餘傷亡的是希臘士兵。英國人損失比德國少,但是最終丟失了克里特島。

德國的慘勝,對於空降部隊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希特勒再也沒有可用的傘兵部隊,而且他和德國其他高層對空降部隊在戰爭中的作用產生了懷疑,德軍統帥部再未敢實施類似的大規模空降戰役,克里特島因此被稱為“德國傘兵的墳墓”。德國傘兵的發展陷入了停頓,反而是英國通過這次戰役認識到了傘兵的重要性,開始組建自己的傘兵部隊,並在反攻德國時派上了用場,德國的傘兵的實戰經驗成被當成“嫁妝”悉數傳授給了英國人。德國創建的傘兵部隊在軍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在克里特島戰役後便從高臺跌落,最後銷聲匿跡,可謂是“生的偉大,死得窩囊”。克里特島戰役德軍雖然取得勝利,但是損失極為嚴重,在兵種建設上實際開了一次倒車,這樣的勝利比失敗更為可怕。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克里特島戰役示意圖

四、大英帝國陸軍的正名之戰——阿拉曼戰役

德意發動北非戰役的目的在於佔領埃及,取道控制蘇伊士運河,奪取戰略資源豐富的中東,進而與日本會師印度洋。戰爭由意大利挑起,後來遭遇英軍強有力的反攻。在隆美爾統帥的德軍到達北非後,德意聯軍重新奪取戰爭主動權,向以英軍發動瘋狂反撲,德意聯軍一度逼近亞歷山大。情勢危急之下,英國派出了名將蒙哥馬利與德意聯軍在阿拉曼展開決戰。最終英軍在這場決定性的戰役中取得勝利,扭轉了北非的戰場形勢,阿拉曼戰役作為北非戰場的轉折點被載入史冊。

阿拉曼戰役德意聯軍將近十二萬人,出動坦克547輛, 飛機480架,火炮552門,英軍出動十九萬五千人,坦克1029輛,飛機750架,火炮908門。德意聯軍損失:三萬六千多人,英軍人員損失:三萬三千多人。阿拉曼戰役是英國陸軍對德國陸軍的一次重大勝利,也是英德陸軍少有的一次大規模交戰,這充分說明英國陸軍是不弱於德國陸軍的。此戰英軍無論在人數和裝備上均超過了德意聯軍,由於英國本土比距離德意本土北非更為遙遠,卻能在戰場上投放比德意聯軍更為強大的兵力,這就更加說明英國的綜合國力較德國更為強大,實際上二戰時期能做到全球投放兵力的國家也僅英國而已。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英國陸軍的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五、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荷蘭戰役

荷蘭戰役盟軍的目標是解放荷蘭,以荷蘭為跳板進攻德國的最主要工業基地——魯爾工業區。兵力有英國第2集團軍、加拿大第1集團軍,以及空降第1集團軍,共11個步兵師、5個裝甲師、3個空降兵師,由蒙哥馬利元帥指揮。戰役歷時近兩個月,以英國為首的英加軍隊踐行拿來主義,用在克里特島戰役學來的傘兵作戰經驗打擊德軍,大量使用空降兵配合主要方向的進攻,進攻的步兵軍採用縱深梯次配置的戰鬥隊形,英加聯軍為自己構成很大的火炮密度。但是受地形的限制,英國人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聯軍只在在寬兩百公里的正面上向縱深推進了45—90公里。荷蘭戰役的戰略目標雖沒有全部完成,但是仍解放了部分國土,算是英國陸軍對德國陸軍的一次局部勝利。英軍在此戰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其中典型就是效仿德軍克里特島戰役大規模使用傘兵作戰,讓德軍也嚐到從天而降的打擊,報了當年克里特島的一箭之仇。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德國U型潛艇

六、海上“屠狼記”——大西洋海戰

大西洋海戰嚴格意義上不算是英德兩國海軍交戰,因為德國海軍沒有實力對抗英國海軍,只能避而遠之,採取用潛艇偷襲大西洋海上交通線上的英國商船。英國海軍為了保護自身的戰略物資、原料和糧食的生命線而對德國潛艇“狼群”的追捕並對己方商船進行護航。

此戰是以英國海軍為主要力量對德國的潛艇“狼群”展開圍剿的軍事行動,雖然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對德宣戰,也派軍艦支援英國,但是由於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最為強大的太平洋艦隊面對太平洋上的日本聯合艦隊仍處於劣勢,美國實際援助英國海軍的力量只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所以大西洋“屠狼記”的主角仍是英國海軍。

德國將大部分潛艇調往遠離美海空基地的中大西洋,英國依託大西洋上的基地,組成七八個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搜索艦隊,並開始列裝備先進的機載搜索雷達、磁探儀和新式聲納、深水炸彈等武器裝備,航空兵的巡邏範圍擴大到北起格陵蘭、南至弗里敦的北大西洋廣闊海域。盟軍強大的海空力量給德國潛艇沉重的打擊,迫使德國於1943年5月將剩餘潛艇撤離大西洋,至此到戰爭結束,德國海軍沒有任何建樹。

二戰時期德國共投入潛艇1188艘,781艘潛艇被盟軍擊沉。德國潛艇部隊的40900名人員中,28000人陣亡,5000人成了俘虜。德國潛艇擊沉了3500艘盟軍艦船,造成450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商船船員,大西洋海戰以德軍慘敗而告終。(數據來源:【裝備】德國U型潛艇簡介·中國大學生在線.2015-11-18)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德國潛艇在盟軍的聯合打擊下無處遁形

以英德兩國軍隊為主力的戰役共計六場,德國勉強取得勝利的只有敦刻爾克大撤退和克里特島戰役,取得勝利的弊端遠遠大於戰爭中得到的好處。英國取得了四場戰役,其中不列顛空戰、阿拉曼戰役、大西洋海戰於戰局有決定性的影響。英國之所以能對德國保持著驕人的戰績,其根本原因還是英國綜合國力的強大。

事實上英國在二戰仍是當時世界的霸主,連當時的美國也是難以望其項背的,雖然美國工業產值於1894年就超過了英國,但是英國在金融、政治、軍事、殖民地、軟文化等方面的霸權依然存在,這幾方面的霸權地位讓英國在全世界的霸主地位保持了將近六十年不動搖。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德國對英國作戰竟沒有一次像樣的勝利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二戰期間世界的霸主仍是英國

美國開始取代英國的霸主地位是在1944年的佈雷登森林體系,該體系的確立標誌著英國金融霸權的喪失,1945年聯合國成立則標誌著英國在世界的政治霸權的易手。由於英國廣大的殖民地依舊存在,大英帝國雖然已經日薄西山,但是實力依然強大,因為有殖民地的加持,美英實力相差不大,英國仍有和美國扳手腕的實力。拉開冷戰序幕的是英國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歐共體成立時,當時歐洲各國(除法國外)還要推選英國當“盟主”,英國卻選擇與美國共進退,最終導致主導權落入德法之手。美國完全取代英國全球霸主地位還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亞非獨立運動,英國的殖民體系的瓦解,標誌了英國徹底喪失與美國在全球展開角逐的實力。所以說大英帝國興於“殖民地體系”,也衰於“殖民體系”。

您認為二戰時期英國和德國的綜合國力哪一個更強呢 (單選)
0人
0%
英國
0人
0%
德國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