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裡出現的“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嗎?

《鶴唳華亭》終於更新了,其中邸報事件,再次讓太子陷於困境。顧名思義,邸報是一種報紙,新華字典解釋:邸報[dǐ bào],封建王朝的官報。約始於唐代,當時稱為“進奏院狀報”、“報狀”等,主要刊載皇帝的諭旨、臣僚奏章、邊防戰報等。宋代始稱“邸報”,後世並有“邸抄”、“朝報”、“京報”等名稱。初為手抄,宋代起已有雕版印刷,明代有木活字版印刷,並有民間自設報房印刷出售。《鶴唳華亭》邸報的製作過程為我們展現的就是活字印刷。

《鶴唳華亭》裡出現的“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嗎?

關於邸報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目前在新聞史研究工作者中還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邸報”最早出現於西漢初期(約公元前2世紀左右)。理由是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但也有觀點認為,邸是“郡國在京師自行設置的辦事機構。並非王朝設置的正式行政單位。” “邸”有兩大職責:“通奏報”、“待朝宿”。“待朝宿”指為“郡”來人提供食宿、招待,若今之各省駐京辦事處。所謂“通奏報”,是指共文書的傳遞,具體而言,指“邸”負責把“郡”的地方長官的奏章通過“大鴻臚”呈遞給中央,但只起下情上達的中轉站作用,“通奏報”理解為“邸中傳抄一切詔令奏以報於諸侯”,“傳達君臣間消息之謂”,並不能由此引申出“通奏報”“即邸報之所由起”的結論。


《鶴唳華亭》裡出現的“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嗎?

至於世界上最早的報紙,西方不少人認為是羅馬帝國凱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創建的《每日紀聞》,這是一種傳遞緊急軍情的官報,但是這種報紙的壽命很短,不久就停辦了。而如果認同中國的《邸報》出現在西漢初年(公元前2世紀)觀點的,則比羅馬帝國的《每日紀聞》大約要早一個世紀,但是沒有實物佐證,且持該觀點的論據不足。現在公認的中國最早的報紙起始於唐朝,有史可查,唐代宗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邸務留後使改稱進奏官,在上都知進奏院的統一管轄下,進行邸報的發佈工作,現存最早的漢文邸報是藏在英國倫敦不列顛圖書館的敦煌唐歸義軍《進奏院狀》,距今已經1100多年了。因此在各種報紙起源中,“中國原始形態的報紙起源於唐代”最為可信。

《鶴唳華亭》裡出現的“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嗎?

唐《進奏院狀》

無論是中國早期的《邸報》還是西方的《每日紀聞》,皆與現代報紙具有的刊載新聞、定期出版、公眾發行特點有很大不同。但是,他們都具有了現代報紙的雛形,從後期發展過程看,中國的邸報愈加成熟,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邸報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