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知名的大企業?

大疆創新天空之城


深圳呢是一個開放的城市,也更是一個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要說深圳有沒有本地人呢,我們會說來了都是深圳人,深圳本身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少之又少,而且深圳之前只是一個縣城,叫寶安縣,

清代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民國二年(1913年),新安縣複名寶安縣,治所仍設在南頭城。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才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深圳人民為民族解放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別是抗日東江遊擊縱隊,活躍在惠東,寶一帶,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並將困於香港的文化人士護送到解放區,為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現在,該天也被世人親切的成為"深圳生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4年2月24日至26日,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90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二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1992年鄧小平第二次南巡,視察深圳,並發表了極為重要的談話: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特區姓“社”不姓“資”。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2004年,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說了這麼多我們回到前面所說的,深圳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在這裡不分貴賤,不分出身,只要你肯努力一定能打下一片天地,至於為何有這麼多大型企業,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下海撈金,首站就是深圳,時代賦予了深圳的使命—改革開放,徹底激活了沉睡的中國,深圳就是一個對外的大窗口。當時在深圳創業,哪怕就是開個小店,都不用交稅,政府還會給予扶持 。

除了企業稅負比較低以外,深圳有高效的政府,不僅辦事效率高,而且不用拉關係,只要你有能力,就會有立足之地。這也是其他城市目前所不具備的,全國最健康的經濟結構。

綜上,我們總結三個原因,決定了越來越多企業總部搬到深圳。1.深圳的營商環境,全國最健康的經濟結構。2.深圳的活力,企業和人才資源的聚集。3.深圳的供應鏈、快速出海、全球效率優勢,也就是高效的經濟模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牛家愛牛


深圳出現這麼多大企業,並不偶然,它是很多因素決定的,我們一個個來分析:


1、地緣優勢。深圳毗鄰香港,雖然香港現在經濟比較萎縮,但是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香港都是整個中華經濟版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為大陸帶來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也提供了大量的大陸企業發展機會,作為香港北上第一站的深圳,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比如說順豐快遞,它的開始起步就是依靠深圳至的香港物流。


2、政策優勢。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示範地,深圳獲得了很多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比如稅收、外資引進、務工人員流動等等。這些政策在今天看來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在城市發展初期帶來的收益是非常巨大的,比如中國第一條收費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就建立在這裡,比如中國兩個證券交易所之一就在這裡,有這麼好的政策,誕生一些大企業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3、人才優勢。正如上面所說,有國家的政策,有外來的資本,深圳企業提供的薪酬至少在以前是普遍高於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使得很多優秀的人才紛紛來到這裡。當這些精英抱團發展的時候,自然會有強大的企業出現,比如說華為,可以說是中國頂尖的通信領域人才帶動起來的。


4、城市管理優勢。深圳是年輕的城市,這個城市的管理者來五湖四海,而且都是精英,這使得這個城市辦事效率高,沒有那麼多扯皮、拖關係、走後門的情況,這樣極大的促進了優秀人才的創業熱情,從而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企業。


阿峰雜談


深圳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三,2018年深圳的GDP超過24000億人民幣,而深圳的GDP之所以這麼高,這裡面有很多大企業在支撐深圳經濟的發展,目前深圳有很多大公司,很多企業在自己的領域裡都處於領先的地位,我們來列舉幾個比較出名的企業。

1、華為

華為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民營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7200億人民幣,淨利潤接近600億人民幣。華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也是全球第三大手機供應商。華為最為人知的就是強大的科技實力,華為每年投入科技研發的費用超過1000億人民幣,目前擁有眾多國際專利,也是目前我國最具有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2、平安集團

平安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綜合性金融機構之一,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9700億人民幣,淨利潤超過1000億人民幣,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平安集團排在第29位。

3、騰訊控股

騰訊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社交軟件提供商,旗下有微信QQ兩大社交平臺,用戶量均超過10億。除了社交之外,騰訊在金融、遊戲、音樂、影視、雲計算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2018年騰訊營業收入超過3100億人民幣,淨利潤超過800億人民幣,是我國淨利潤最高的企業之一,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騰訊位居第237位。

4、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是我國12家股份制銀行之一,也是目前我國最具有競爭力和創新力的銀行之一,招商銀行在金融創新、信用卡業務等方面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2018年招商銀行營業收入達到2486億元,淨利潤達到805億元,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招商銀行排在第188位。

5、正威國際

說到正威國際,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說過,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企業主要從事的有色金屬的開發以及銷售等業務,其創始人王文銀被稱為世界銅王,正威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位居第119位。

6、恆大集團

恆大集團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同時恆大的業務還涉及保險,汽車製造,體育等產業。恆大原來的總部在廣州,到了2018年恆大出於戰略調整需要把總部搬到了深圳。2018年恆大的營業收入達到4662億元,淨利潤達到722億元,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位居第138位。

7、萬科

萬科是目前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在行業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力,目前萬科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樓盤。2018年萬科的營業收入超過2900億人民幣,淨利潤超過490億人民幣,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萬科排在第254位。

8、招商局集團

招商局集團前身是1872年李鴻章所設立的招商局,是洋務運動當中留存下來的重要企業之一。雖然招商局總部在香港,但實際上很多業務總部是在深圳,比如招商蛇口,招商銀行,招商工業,招商證券,博時基金,中集集團,招商置業等重要業務都是在深圳。2018年,招商局集團營業收入收入達到6484億元(扣除招商銀行之後可能是4000億左右),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招商局集團位居第244位。

9、華潤集團

華潤集團是駐香港的四大央企之一,跟招商局集團一樣,雖然華潤集團的總部在香港,但大部分業務總部都是在深圳,而且現在華潤集團的實際運營總部也是在深圳,比如深圳灣的春筍就是華潤集團的總部,此外華潤集團旗下的華潤置地,華潤萬家,萬象城總部都位於深圳。2018年華潤集團的營業收入達到5960億人民幣,在2019年世界500強排名當中,華潤位居第80位。

10、比亞迪

比亞迪是目前我國比較知名的汽車製造企業,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生產企業之一,比亞迪在汽車製造,電池製造,代工等業務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2018年比亞迪的營業收入達到1300億人民幣,按照目前比亞迪的發展速度,未來幾年很有可能會進入世界500強。

11、富士康

雖然富士康是臺商郭臺銘創辦的企業,但其實際總部是位於深圳,富士康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其代工的產品包括手機,電腦等各種產品,包括蘋果、思科、惠普、IBM等國際知名企業都是富士康的重要客戶,2018年富士康營業收入在4000億人民幣左右。

12、順豐速運

順豐是目前我國最知名的快遞企業之一,其營業收入在快遞行業當中位居前列,順豐擁有自己完整的物流體系,所以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效的快遞服務。2018年順豐速運營業收入達到909億人民幣。

當然除了上面我們所列舉的這12個知名企業之外,實際上目前深圳還有很多知名的企業,比如中興通訊、騰邦集團、長城計算機、神州數碼、中廣核集團、康佳集團、創維集團、華強集團、華僑城集團、金地集團等等。


大灣區房訊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總部搬到了深圳,深圳有多好?

大家都知道,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北上廣”一直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龍頭。而在二十世紀初期,深圳也躋身到了這個行列裡。深圳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卻有很多大型公司願意將總部搬到這裡。所以,今天小編和大家討論的話題就是:為什麼很多公司的總部紛紛搬到了深圳?

其實,對於一些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的大型企業來講,總部選址最重要的並不是成本等經濟因素,而是這個城市的創新能力和活力。無疑,在這兩點上,深圳的表現都比較優秀。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深圳的產業結構順利轉型,變成了一個注重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培養的新型城市,所以來引來了大批企業入住。

現如今,深圳每年的GDP增長都保持著一個較高的水準。在全球經濟都略顯疲態的背景下,依舊高歌猛進。由此可以看出深圳的發展前景比較光明,所以阿里、華為、百度等都將企業總部搬到了深圳。

而且現在的深圳早已將一些產能落後的重工業企業淘汰掉,取而代之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同時市政府也花了大力氣來治理環境,所以目前深圳也是我國的旅遊熱門城市,有“世界花園城市”的美譽,看到這裡有沒有朋友和小編一樣想去深圳旅遊的呢?

另外,深圳在人才積累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就在近兩年南京才推出了一些挽留人才政策,例如本科畢業生可優先辦理戶口、給予購房補貼等。而深圳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大力引進人才了,小編聽說當年“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宣傳標語貼滿了深圳的大街小巷。另外,對於學歷比較高的人才還會給予一定生活補助,同時還下血本招收大批海外人才。所以不得不說,深圳的發展離不開長遠的戰略眼光。人才也必是吸引大型企業的原因之一。

深圳的發展同時也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扶持。在二十世紀末期,深圳這個城市才剛剛從沉睡中甦醒。在這裡,政府給眾多創業者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無論是高樓大廈裡的大公司還是街邊的小商鋪,統統都不用交稅。因此吸引了大批有眼光、有鬥志的年輕人,這也為後來大型企業總部的入駐鋪好了路。

綜上所述,多家公司將總部搬到深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圳的成功也為我國其他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範本。小編覺得:一個地區想發展,就必須要先轉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才能走出特色。


新房售樓部楊志權


“深圳是國內最像硅谷的城市,充滿活力、多元化且具有包容性,這些往往是創新的開始和來源。”深圳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表示。在談到企業投融資環境時,劉自鴻也曾拿深圳與硅谷相比,“論風險投資對創新的支持能力和敏銳度,深圳的投融資體系可以跟硅谷媲美,不僅專業、投資能力強,而且國際化,某些方面甚至比硅谷做得還好。”

“深圳的創業環境與北京和上海相比有它獨特的優勢,深圳民營企業比較多,相對來說創業環境自由,催生了深圳一批成長性非常好的企業。”深創投副總裁李守宇在接受採訪時說,像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都是從很小的企業成長起來的,深圳有培養一批批獨角獸企業的能力。



醬爆Vlog


  一.品牌優勢

  利用國際大都市,以深圳企業的品牌優勢佔領國內市場,輻射國際市場。

  二.資源優勢

  利用深圳寬廣的經濟、金融、人文、科技、信息、交通等資源為我所用,實現企業的遠大理想。

  三.對外優勢

  深圳公司可作為企業對外的窗口公司,容易取得國內國外企業的信任與合作。

  四.費用優勢

  深圳註冊公司費用低廉。

  五.政策優勢

  以深圳公司名義置業、投資,可方便房產按揭買賣、證券、金融投資,安家立業等。

  六.人才優勢

  對於企業引進的高端人才優先列入計劃,優先解決本市戶口,包括子女上學等,支持了企業的人才引進。

  七.稅收政策優勢

  吸引很多人在深圳註冊公司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深圳的稅收優惠政策了。


沒有故事的憨憨


深圳是一個年輕,富有活力的城市,快節奏生活,高強度工作壓力,讓這個城市在短短的40年裡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經濟快速增長,吸引眾多投資者,創業團隊在這片熱土再創輝煌!


食柒坊


因為得媽媽的龐愛


搞東搞西沒情調


主要原因:深圳GOV開明,大洋芋不會也不敢盯上你,然後給你家當超低拍賣給意大利人!


北溟擊水


開放,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