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歌頌一邊傷害,疫情期間傷醫事件仍然頻發,“背鍋”何時能結束?

滷蛋君


經過醫護人員兩個月的日夜奮戰,湖北的抗疫戰爭終於取得勝利。支援湖北白衣天使紛紛返鄉,在湖北街頭出現無數感人的場景。老百姓自發從家中走出來,為他們心中英雄送行,這是感恩,是發自內心的敬重。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向離鄂的車隊長時間鞠躬。他家有11口人,其中9個被確診新冠肺炎。是白衣天使的妙手回春,讓他9位親人轉危為安……相信,這一幕幕同樣感動了電視機前億萬觀眾。

就在全國人民為白衣天使,在湖北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謳歌之時。3月19日,內蒙古鄂爾多斯中心醫院又現惡性傷醫事件。那天,血透室的主治醫師湯萌正準備給一位40左右腎衰竭患者做透析時,突然遭到這位患者持刀襲擊,湯萌胳膊、胸部、腹部多處中刀,昏到在地,不省人事……據悉,這位患者在醫院做透析已有五六年時間,湯萌一直是他的主治醫生,倆人算是老熟人了。按常理來說,湯萌為患者服務幾年時間,患者應該心存感激。可他為何要對自己的恩人下次毒手呢,為啥每次醫患糾紛,受害者都是醫生!

儘管我國工人有醫保,農民有新農合,看病可以報銷許多錢。但一場大病、重病下來,動輒幾十萬、上百萬,還是讓許多家庭吃不消,為此,債臺高築,傾家湯產者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錢花光了,病又沒治好的家庭,絕望之中,極少數患者就把怨氣撒到為他治病的醫生身上,這就是惡性傷醫事件的根由。

那些受傷害的醫生,也覺得委屈。患者無論花多少錢,也沒裝進自己的腰包,患者為何要拿自己出氣,這個鍋背的冤啊!說白了,這都是醫療產業化惹的禍。當醫院沒有公益屬性,成了一個自負盈虧的機構後。醫生和患者不在是醫患關係,而是成了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醫院要生存,醫護人員要養家餬口,錢從哪裡來!自然要從患者身上出。所以,不少患者都有這樣經歷,一個十幾塊錢就能治好的小感冒,一到醫院便是少則幾百,多則上千,過度醫療就成了一些醫院不成文的規定。

當患者成了醫院眼中的提款機、搖錢樹時 ,醫患矛盾就不可避免發生。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發生惡性傷醫事件。可喜的是,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和報銷比例的擴大增加,以及未來實行全民免費醫療,醫生“背鍋”的事,從此就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