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特別是很多人開車喜歡開啟“神遊”模式,接打電話、刷朋友圈,聊天、抽菸,常常以為大腦可以多線工作,一心二用;除此之外,長時間坐在駕駛位上開車,也很容易疲勞,使得危險係數增高。

根據德國保險業協會統計,24%的高速公路上的事故是由於疲勞駕駛造成的。

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據第三方調查統計表明:疲勞駕駛在重大交通事故佔比最多,已超過三分之一。

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駕駛員處於疲勞狀態駕駛車輛時,對車輛的操縱能力會變得遲緩,而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前,如果駕駛員的反應時間能夠提高0.5秒,那麼事故發生的概率將會減小大約60%。如果駕駛員在疲勞狀態時駕駛車輛,會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2019年,深圳一位的哥在拉客過程中,由於發睏打盹行經紅嶺紅荔路口時車輛失控,撞到3名行人後再與一輛公交、一輛小車碰撞,造成3名行人受傷,1人死亡。

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2018年,深圳某私家車行駛在深圳寶安大道的機場南路段,疑似由於疲勞,一邊開車一邊睡覺,足足開出了有一分鐘路,碰撞到道路設施才驚醒司機後剎車停止。萬幸的是此時路上車輛較少,所以才沒有發生更大的安全事故。

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如果說交通事故猛於虎,疲勞駕駛是人們安全行車的“攔路虎”。

近年來,出於對公共出行的安全考慮,歐盟和中國均已出臺法律法規,對“兩客一危”等商用車車型安裝DMS系統做出強制要求,不管是國內政策還是國外市場,都越來越表現出對使用技術進行車輛安全防禦的重視。

安全是駕車出行的基礎,面對難以控制的疲勞駕駛現象,一直致力於為廣大車友解決安全出行問題的尼歐科技也加入了這一技術的投入,經過一年多的技術打磨,上百位司機好友的實測,推出了防疲勞駕駛檢測預警系統(DMS系統)“神器”——藍小歐車載機器人,填補了汽車後裝鏡態市場主動安全預警板塊。

DMS(DriverMonitorSystem)又稱疲勞駕駛預警系統,主要通過傳感器、攝像頭、人臉識別、AI和大數據分析等軟硬件技術,實時監測駕駛員狀態以確保駕駛安全。具體來說,藍小歐車載機器人DMS系統檢測裝置功能齊全,具有人臉識別、微表情檢測、眨眼檢測、注意力檢測,分心動作識別效果。

藍小歐經過多環境實際反覆測試證明,在駕駛員行駛過程中,其DMS系統全天候檢測駕駛員的疲勞狀態、駕駛行為等,對駕駛疲勞(如犯困閉眼、打呵欠)、不安全駕駛行為(比如看手機、接打電話、左顧右盼、抽菸等)的識別準確率高達99.5%。可見一丁點的疲勞、分心動作都休想逃離系統的“火眼金睛”。DMS系統檢測到危險或駕駛行為不安全時,會對此類行為進行及時的分析,並進行語音提示、燈光、震動多維度主動提醒駕駛員。嚴重疲勞時,系統會自動撥通緊急聯繫人電話“叫醒你”,實現對駕駛員全方位狀態的檢測預警,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率。

開車分心犯困?這款防疲勞駕駛“神器”叫醒你

對於藍小歐來說,在其安全配置系統中,DMS系統只是其中之一,還有空氣質量監測、ADAS預警系統、車輛故障檢測、行車監控、防撞防盜報警、藍牙控制等系統。融合AI人臉識別和大數據技術,通過車載智能終端設備對駕駛過程中的人、車、路全場景數據進行精確智能監測與實時分析,識別所有危險駕駛因素,實現駕駛安全運營管理。

目前,藍小歐車載機器人已在全國多省市建立了銷售網點。未來將持續以AI安全駕駛技術,與汽車廠商、網約車運營商等合作伙伴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汽車智能安全駕駛新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