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海王》在大陸已經上映13天,持續登頂票房榜,席捲14億票房,後勁依然兇猛。而北美地區才正要上映。內地影迷向來處於看不上熱乎的超級大片的尷尬境地,比北美延後2-4周是常態,一邊急切地在社交媒體上刷著影片的口碑評價,一邊又小心翼翼地避免被劇透,這回終於領先一局。事實也證明,華納這次提前兩週在大陸上映的決策是正確的,《海王》用不到4天的時間超越 《正義聯盟》(6.9億)成為DC電影宇宙在中國市場最賣座電影,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2億美元,預計將達到3億美元,要知道以往DC超級英雄電影全球票房最高也僅有8億體量,此番中國市場票房口碑提前告捷,無疑給全球票倉注入一針強心劑。

排片成功只是DC扭轉勝局的一個小因素,真正“化腐朽為神奇”的關鍵還是《海王》的導演本人,溫子仁。熱衷於恐怖片的影迷一定對他不陌生,這位年僅41歲的華裔導演,已被冠以“當下全球最頂尖恐怖片大師”的頭銜。

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他把這次宣傳《海王》的中國之旅稱為“回家”,“爸爸說客家話,媽媽說閩南話”,他一一介紹著自己的“複雜身世”。7歲那年,舉家移民澳大利亞,隨後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主修中國民族劃分,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結識了後來的好搭檔——雷·沃納爾,作為恐怖片的同好者,兩人一拍即合。

畢業後兩人生活窘迫,蝸居在一個地下出租屋中,在這樣極度艱苦的環境下,第一個“邪惡故事”誕生了。2003年,兩人勉強湊齊一筆資金,拍攝了第一部畫面粗糙的恐怖短片,9分鐘的《電鋸驚魂(前傳)》。獅門影業看過短片後,立即決定投資其拍攝成長篇電影。2004年,第一部《電鋸驚魂》籌拍只用了5天,拍攝用時18天,耗資120萬美元,卻換來1.04億的全球票房。隨後的幾年裡,《電鋸驚魂》系列續作都準時在萬聖節上映,到2010年第七部上映後,這個系列全球票房已經突破8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賣座的恐怖片系列。

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電鋸驚魂》之後,溫子仁聲名鵲起,隨後他開創了“恐怖電影宇宙”,在同一個宇宙體系下開發了“潛伏”、“招魂”、“安娜貝爾”、“修女”等系列恐怖片,部部都是小成本高票房高口碑。溫子仁像“神筆馬良”一樣,總是能用極少的成本、極短的時間,做出一部高票房高口碑的作品。

直到2013年,《速度與激情7》的原導演林詣彬因故退出,既是主演又是製片人的範·迪塞爾向他拋來了橄欖枝,溫子仁一直希望導演一部超A級影片,機會終於來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主演去世的意外和外界對於一個小成本恐怖片導演的質疑,面對接踵而來的狀況,溫子仁反覆表示,“我會繼續把《速度與激情7》拍下去。”最後,影片中保羅·沃克的戲份由其弟弟完成拍攝,輔以CG特效,最終影片雖然延期,但還是如約上映了。影片以一首《See You Again》結尾,紀念保羅·沃克,同時安撫保羅的影迷們。影片上映後,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跟著主題曲一起飄紅的,還有電影的票房。影片在全球席捲15億美元票房,而其成本僅有1.9億美元,溫子仁又又又一次以小成本撬動大票房,用最直觀地方式有力地回應了所有的質疑,他不是隻會拍恐怖片的導演。

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但其實《速7》的這份滿分答卷,溫子仁並不太滿意,因為林詣彬和範·迪塞爾早已擬定了框架,他要做的只是填充工作,並沒有太多發揮和創造的空間。不過通過這部電影,他也證明了自己的商業大片能力,於是華納找上門了。華納慷慨地給了他選擇權,“閃電俠”還是“海王”?這兩個DC電影宇宙裡的超級英雄,溫子仁最終選擇了後者,原因很簡單,這個誕生了七十餘年的漫畫人物從未被搬上大銀幕,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但對他來說卻是個開荒創造的好機會。另一方面,海王一直是超級英雄世界裡的一個笑話,沒有人對他抱有期望,因此作為導演的溫子仁毫無壓力,只要拍出一部及格的爆米花電影就算完成任務。

的確,在影版海王面世之前,海王是DC宇宙正義聯盟中最不起眼的角色,甚至在DC漫威漫畫的所有超級英雄中,超能力最雞肋的,海王一直榜上有名。既不會呼風喚雨,又不會上天入地,也沒有金剛不壞之神,唯一的技能是和魚對話,因此海王長期以來都是漫迷調侃的對象。直到遇到了溫子仁,“最糟糕的超級英雄”這一頭銜終於被摘掉,海王的亞特蘭蒂斯海底王國在溫導的鏡頭下盡顯恢弘,龐大的格局比肩陸地上的“指環王”世界,從來沒有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拍出這樣的史詩感,《海王》做到了。並且這樣一部以特效為核心的大片,其成本僅有1.6億美元,幾乎只有《正義聯盟》3億成本的一半,溫子仁一直以“控制成本”著稱,這一次他又取得了滿分成績。

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如我們所知,亞裔導演在好萊塢的生存狀況向來堪憂。報告顯示,在2007年至2017年的11年間,亞洲或亞洲裔導演在好萊塢的地位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這11年1100部電影的1223名導演中,亞洲或亞洲裔導演只佔據3.2%;2017年,109位好萊塢電影導演中只有5位來自亞洲,佔比4.6%。在這樣的環境下,“溫子仁們”依然努力在好萊塢摸索,找到不一樣的路徑。這一次,是“海王”的逆風翻盤,也是溫子仁的完美開荒,更是亞裔導演向好萊塢的成功展示。正如溫子仁本人所述,作為一個移民小孩,我當然從小就會經歷,知道自己和大家就是不一樣的,所有成長歲月都需要去想辦法去融入大多數。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當自己內心真正成熟,其實兩邊的世界你都可以擁有。

瞭解了溫子仁,你也可以像他一樣——只想考及格卻總是拿了滿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