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盈餘》讀後:價值源自初心

在工業時代,有一種紅利叫做人口紅利,表現為因勞動人口的數量而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而互聯網時代的紅利應該叫時間紅利。克萊·舍基將擁有一定知識背景的人的自由時間集合稱為「認知盈餘」。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個體擁有的自由時間越來越多,我們拿這些時間來幹什麼?沒想好,玩吧,看電視、看電影、玩遊戲,等等。這些時間絕大部分被用來消磨了,說好聽點是被消費了。而除了消費,創造和分享是人性中更為基礎的兩大需求。

為什麼20世紀我們以消費自由時間為主,而沒有將自由時間用於創造和分享?那是因為創造和分享的門檻太高。這個門檻,最主要的就是技術工具的門檻非常高。如今,工具的進步賦予了創造和分享的可能性。

那人們創造和分享的動機是什麼?創造和分享本身就是深層次的動機,即內在動機。如果進一步拆解這兩大人性需求,可以進一步細化為個人動機和社會動機。個人動機對應於創造,表現為自治(我自己決定我要做什麼)和勝任感(我做得還不錯);社會動機對應於分享,表現為成員資格(我和大家相聯繫,我是參與者中的一員)和慷慨(想要分享)。

創造和分享帶來的認知盈餘顯然遠超消費,但價值也有大小之分。創造和分享創造較大價值的前提是協作,即目標趨同的群體行為才能利用如此龐大的自由時間,進而創造出龐大的價值。而且,只有協作才能帶來所謂的機遇。為彼此創造機會,是產生較大認知盈餘的前提。工具、動機和機會三者的融合,才能產出有價值的認知盈餘。

《認知盈餘》讀後:價值源自初心

1. 真正的價值源於內在動機

先引用書中的一段話:

“在數字化佃農形式下,平臺的擁有者賺錢,而寫東西的人卻賺不到,奇怪的是,真正遭受這種不公平待遇的當事人卻並未對此表示義憤填膺。那些分享照片、視頻以及文章的人並沒有期待回報,他們只是想要分享而已。對於數字化佃農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專業人士的嫉妒——明顯是專業媒體制作人對業餘玩家的競爭感到不安。但是也有另外一個更深層次的解釋:我們在使用一個專業媒體的概念來指代種種業餘人士的行為,而非專業媒體人的出發點和專業人士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如果我們把提供“大笑貓”的網站ICanHasCheezburger看做是15世紀印刷模式的現代版模型,那麼網站的工作人員無償付出勞動的事實就不僅僅令人訝異而更是有失公允。然而如果這些撰稿人不是工作人員又會怎樣呢?要是他們確實就是義務奉獻,他們的撰稿行為純粹是資源共享而非商業出版又怎麼樣呢?要是他們的勞動是愛的奉獻又該如何呢?”

順著舍基最後這幾個問題往下思考,我想到一個看似很二但值得每一個創業者思考的問題:你幹嘛要想著賺錢呢?我不知道是不是受創投圈的天天討論商業模式的影響,怎麼賺錢好像已經超出了核心問題的領域而成了一個創業本源的問題。

值得反思的是,創業的出發點應該是賺錢嗎?我們都知道有一種組織叫字幕組,這些非盈利但憑藉興趣愛好近乎偏執地為我們免費提供優質字幕的傢伙們,擁有極為強悍的執行力和高質量產出。再說到馮覺主,至今我不知道碳9能賺到什麼錢。但你說碳9有價值嗎?我覺得這倒是一個好問題。我認為創業的出發點應該是:迎合初心,創造價值。賺錢要考慮,但不是出發點。

《認知盈餘》讀後:價值源自初心

2. 動機驅逐效應

內在動機讓行為本身成為一種回報,而外在動機的回報來自於行為之外。為了興趣而做和為了報酬而做是截然不同的。舉個例子,大多數桌面遊戲都會利用規則自身的複雜性和元素的多樣性來吸引玩家在過程中得到快樂(即回報)。而反觀扎金花,規則非常簡單,如果不玩錢,很少有人會樂此不疲的玩下去,這裡贏錢就是外在動機。外在動機會驅逐內在動機,這裡用個小故事來說明一下。

老人家門口有一片公共草地,老人非常享受安靜的在草地上享受陽光。可是某一天開始,一群小孩開始來草地上玩,非常吵鬧。老人心裡很想把這群小孩趕走,但是這草地畢竟是公共設施。老人知道,越是趕這些孩子走,他們會玩得更開心。怎麼辦呢?老人想了一個辦法。他對這些小孩子說“小朋友們,你們明天繼續來玩吧,只要你們來,我就給你們一人1美元!”這群小孩子喜出望外,於是第二天又來了。這樣幾天之後,老人說“孩子們,我不能再給你們1美元了。我只能給你們每人0.5美元了。”孩子們有些不悅,但是也接受了。又過了幾天,老人說“從明天開始,我只能給你們每人5美分了。”孩子們說“5美分太少了,以後我們再也不來了!”

內在動機是很容易被外在動機驅逐的。而我認為,內在動機在合適的情況下也可以驅逐外在動機。只有牢牢掌控住內在動機,才能為創業成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也是所謂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認知盈餘》讀後:價值源自初心

3. 業餘愛好者甩專業人士兩條街的可能性

因為業餘,所以尋求合作,形成公共規模。而因為熱愛和合作,使業餘者成功的機會大增。僅僅是因為熱愛或者合作中的一個理由,都能貢獻可觀的成功機率。社會化媒體為這種合作的出現提供了可能,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成本大大降低了,即發現成本降低。各種由興趣愛好而集合起來的論壇、社區,將同趣的人自動引流到一起,使你發現同類人的成本比以往大幅下降。比如你喜歡插花,你隨便在谷歌或百度搜一下這個關鍵字,只需要快速瀏覽幾個鏈接,你就可以找到同趣的人。業餘愛好者把自由時間利用起來,把自己的業餘愛好打磨成一種特殊技能,大量的相同愛好者彙集起來,通過群體協作,創造巨大的機遇。只有協作才能創造機會,協作也是技能突飛猛進的動力。協作會產生良性競爭。兩個人玩同一個遊戲並經常切磋和交流,甚至有點暗地裡較勁,通常比一個單獨人玩這個遊戲時水平提高得快的多。

業餘人士的力量將有可能超過專業人士。因為業餘愛好者撬動的是自由時間,他們會把大把時間無償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而專業人士則不會。業餘人員的動力是熱愛,而專業人士則是利益或被驅逐成了利益。愛玩遊戲的朋友做了遊戲行業就不愛玩遊戲了。字幕組裡全是業餘愛好者,但看他們的字幕感覺比專業翻譯人員的作品用心多了。 所謂高手在民間,也是這個道理。傅盛戰隊中有一個參賽者的項目是拍一個3D人物和真實人物互動的情景劇,他自身團隊的3D效果設計技術非常出眾,但是評委竟然把問題集中在他不是專業編劇拍電影的這個上面。我覺得不重要,關鍵是他喜歡編劇,愛拍視頻。在現在一個工具如此發達的時代,不專業會是問題嗎?在某些領域,不專業才為成功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認知盈餘》讀後:價值源自初心

4. 協作才能創造更有價值的認知盈餘

自由時間只有在協作層面才能釋放出巨大潛能。協作圈由兩個層次構成,即核心組和延伸組。核心組互動頻繁,定期會面,通過互動產生新的洞見。而延伸組也可以叫做外圍組,參與者可能來了又走,但同時也帶走了這些觀點,實際上延伸組成了思想的擴散點和傳播者。由此形成一個動靜結合,良性循環的協作組織。

5. 基於內在動機的商業邏輯

如果內在動機存在於人性之中最基本的部分,滿足內在動機就會使我們得到滿足,那麼滿足那些動機所使用的工具或產品就應該被推廣。所以,滿足消費、創造和分享這三大動機的工具,大有市場。20世紀只是一個滿足消費的時代,而滿足創造和分享的時代正在到來。短信滿足的是消費,人們為溝通買單;而微信為什麼會這麼火?因為微信滿足了創造(公眾號)和分享(朋友圈)這兩大內在動機。足記和大笑貓何其相似,僅僅只是滿足了人們極其簡單的創造欲,都會深受歡迎。至於美拍、美圖秀秀這類軟件都是迎合了人們簡單的創造和分享需求而生。

由此得出的推論是,隨著學習成本、創造成本和分享成本的降低,業餘愛好將成就一大批手藝人,而手藝人將會是這個社會的價值來源,也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時間紅利享受者。他們從很大意義上將被定義為新時代的成功者,不僅僅是靠自己的手藝賺到了錢,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認知盈餘,完完全全成為自由時間的支配者。

6. 別老拿X0後的認知說事

標籤在概念上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解釋價值幾乎為零。代與代之間確實有別,但機遇造成的不同遠大於人之間的不同。人性的進化非常緩慢,90後之所以是90後完全是時代所賜予的機會使然,60後如果在20歲的時候所面臨的機會和現在一樣的話,做出的選擇也一定相似。用年齡來劃分人群是沒有意義的,只有思想上的劃分才有意義。在未來技術迭代不斷加速的前提下,之前十年一個的時代躍遷很可能在未來並不需要十年八年。為什麼95後現在會被不斷提及,那就是因為這五年的時代進化速度非常快。以後還會更快,是不是以後得從00後,01後,02後一年年喊起?標籤已經在慢慢失去意義,而更新操作系統,不斷刷新認知,擁抱時代的迭代速度,才是有意義的。

7. 心理學時代新組織形式的崛起

作者試圖向我們論述一個新組織形式形成的可能性。這個新組織形式有別於現有的市場類組織(公司)和政府類組織(政府和公益組織)。我們知道,政府組織之所以出現,是為了解決資源配置的問題;而公司這種組織形式的出現,也是源於解決資源配置和經濟管理的問題。可以說,這兩者背後的邏輯都是經濟學。 在經濟學一統天下的時代,資源和利益是核心元素。政府有一隻看得見的手,依靠宏觀調控和強制力來影響經濟;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依靠價值規律來影響經濟。不管是資源利益還是這兩隻手,都是施加於人之上的外部動機。而依靠內在動機的、從人性出發的協作型群體組織有沒有可能出現呢?我把這種組織定義成類家庭式組織。用作者的話說,這類組織完成的價值創造,依靠的既不是價格信號也不是監管,而是依靠發自本心的內在動機(作者原話:這是朋友和家庭的世界,大多數野餐就是這麼產生的)。這種內在動機背後的邏輯是文化,而不再是經濟學驅動力,而我更願意用心理學驅動力來替代文化這兩個字。如果我們正處在一個從經濟學時代向心理學時代躍遷的階段,如果社會存在背後的邏輯在從理性思維向人性思維轉變(經濟學是理性的,而心理學是人性的),那麼,類家庭式組織真的有崛起的可能性。個人認為,這種組織如果可以形成,那麼一個最重要的前提是組織成員間的內在尊重。

8. 你所不能預見的未來

新工具所提供的機會越多,任何人可以從之前社會形態推斷未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年輕一代所處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們對於新事物的認同和舊文化不在一個層次上。“我在找鼠標”,書中的小女孩認為電視的影像是可控的,而非只能觀看,這種認知,不是上一代人的認知。我有一個朋友,有一次在討論虛擬現實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們現在在討論虛擬現實,而我們的孩子可能已經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限,他們會自然而然的認為虛擬的東西是可觸的。最美妙的是,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眼中閃現的是興奮和未來。作為一個60後,70後,甚至80後大叔,你必須意識到,你的原有認知可能並非是與時代接軌的,因為你的認知基於你自己的成長環境;但是,你願不願意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新一代人的嶄新認知,則是有價值的事。不要用你舊有的認知去呵斥或企圖阻擋新認知的崛起,那是無效的。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試圖理解;理解不了,就欣喜擁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