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

有人說,神創造人,人創造了機器人。

嚴格上來說,人是將機器按照人的樣子,做了創新。


現在AI迭代進化如此之強大,已令不少科學家擔憂,未來人類將拿什麼來對抗?


既然“創新”造就了AI,那麼“創新”恐怕是人類唯一僅有的普羅米修斯之火。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1 創新的神秘面紗

第一印象

提到“創新”,大家不止耳熟能詳,甚至會覺得有點爛大街,聽膩了。

似乎很多人都在談論“創新”,教別人如何如何去做。可是理論到落地之間的空檔,確使得很多人無法通過實際去驗證,對方的“創新”方案,又是否對自己有用。

久而久之,一個原本為了“新”而存在的概念,不免淪為俗套與空想的境地。

然而“創新”本無過,它所指引人們思考和行動的方向,依然在許多地方被真正的開拓者所證實其正確性。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飛速發展

創新發展體現最快的,應數科技領域。在信息時代的大門,被互聯網技術撞開之後,尤為明顯。

我們這一代的人,慶幸地親身經歷了幾個世紀被加速後的生活發展。

“創新”不“新”,因為它已與我們融為一體。

日新月異

飛速進步的新興科技和行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崛起,蓬勃,湮滅,又重生,週而復始。

猶如生命體一樣,它們進化、它們變異、它們再創造。創新的本質,就是把已有的東西,按照特定範式連接組合,進行再創造的過程。

從鑽木取火、到鐘鳴鼎食,從飛機大炮,再到人工智能。充滿了神蹟。

可以說,人類漫長曆史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生命的創新史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2 創新對我們的重要性

01 企業創新破魔咒

混沌大學創辦人李善友教授,在其著作《第二曲線創新》中說,企業尋求創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增長,這也是所有企業的首要戰略目標。

著名戰略報告《失速點》公佈了一組數據:從1955年到1995年,在172家世界500強企業裡,只有5%產生了超過通貨膨脹率的增長。而一旦企業到達失速點,只有少於10%的企業能夠重啟增長引擎。

按照李善友教授的觀點,縱觀歷史上世界級優秀企業,在面臨增長時,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遭遇失速點。從這個點之後,增速開始減緩,直至完全停止,這就是所謂的“增長魔咒”。

企業要想破除魔咒,就必須要創新。增長是企業戰略目標之首,創新則是企業戰略的靈魂。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2 工作難題求新解

平時在工作中,職場人面臨的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效率問題。

影響工作效率,無非兩個因素,一個是時間,一個是結果。單位時間內,結果創造的價值越高,工作效率越高。那麼如何提升單位時間的結果產出。那就一定需要方法。

不同行業和工種所需要的方法不盡相同,但是底層邏輯是,你需要具備創新思維。

工作永遠是以結果為導向的,大家每天都是公平的工作時間,如果你不提升效率,等待你的只有漫長無休止的加班。而單純累計工時的加班行為,永遠無法提高你的工作能力。

所以我們在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一定需要創新的思維,來幫助你解決難題,節省時間。節省你本可以在忙忙碌碌的間隙去品味生活和談情說愛的時間。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3 生活情趣小心思

人們習慣了忙碌,卻無暇顧及此刻的生活,都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個某個節點,突然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生活就在當下啊。

我們總是習慣於受到大腦的支配,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後,特別想懶懶地“葛優癱”,什麼都不幹,這樣才覺得是放鬆。

但其實我們生活可以很有意思,只需要你有一點點小小的創新。

比如,用手機記錄上下班途中,男男女女的行色匆匆,城市街道的燈火通明,亦或是夾雜在鋼筋混凝土之中的一抹綠。

你收集,你創造,你錄成影,集成相,行成文。

這些都是你生活需要的點滴創新。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3 如何提高個人創新能力

01 至繁歸於至簡——化簡思維

2007年6月,風靡全球的智能手機iPhone初代即將開售。全美的蘋果公司銷售商店外,已有數百名蘋果粉絲為了搶購而提早排隊。這是那個時代,空前的景象。

為何iPhone手機能夠做到如此成功?因為它做到了公認的創新。

iPhone創始人喬布斯要求,智能手機不需要那麼多鍵,只要一個就行。工程師們都覺得很為難。而喬幫主毅然決然地堅持,只要一個鍵。必須做出來。

最後他們成功了,這才有了我們後來所見到的iPhone手機。

化簡思維就是對於一個事物的判斷或者對一個問題的分析,提煉出足夠精簡的核心。

然後再基於核心的基礎之上,我們再看,為了實現功能或目標,我們需要如何去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實現了結果的創新。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看書的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先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說的就是化簡思維的道理。

當我們拿到一本書的時候,先通過書名、引言以及目錄大綱,瞭解書的基本框架。然後再讀書過程中,提煉出關鍵詞或用自己的語言總結章節主旨,做到“把書讀薄”。

在隔天,我們需要結合過往的認知和經驗,再回顧書中內容,產生新知。

“溫故而知新”說的就是讀書與創新的道理。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2 AI無法企及的人類核心——多元思維

在人工智能時代,AI機器人成長的極度之快,機器學習已不再是新鮮事,甚至遠超人類的學習速度。

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長李開復博士曾提到,人比於AI,唯一的核心能力,除了情感(未來有可能機器人能夠通過模擬神經元信息傳遞,感知到情緒)那就是跨領域理解的思維能力。

跨領域的思維能力也稱為多元思維

因為機器的語言是精確的語言,它深入某一領域,是可以不斷深入去學習的,如果多個領域需要學習,也可以輸出多個領域的知識系統。

但是,最重要的是,不同領域之間所引發的思考和相關性只有人腦可以做到。機器自己無法將兩個完全不同領域的信息相連接。所以才有人類,才能夠具備創新能力。

多元思維在創新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如何鍛鍊多元思維呢?

就是在平時學習輸入的時候,不要只圖“有用”的書籍去看。那樣的大多數是工具書,或者雞湯書。方法千千萬,你只需要掌握其中幾個,好好實踐應用就可以。

平時可以接觸一些不同於當前行業領域的通識或入門書籍,做了解,淺嘗輒止即可。

靈感是創新的來源,足夠多元的素材才能催生你的靈感。

只要你堅持這樣的多元輸入,你將會發現一片新天地,思考起來,會感覺非常有靈性。

推薦大家必須瞭解的一些領域:經濟學、心理學、人文常識、管理學、哲學、思維認知。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03 你來做次造物者——整合思維

前邊提到,“先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讀厚”其實就是整合思維的一種表現。

有一個誤區,大家必須清楚,創新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創造,而是在已有的基礎上,讓它變得更好。之所以有時候感覺東西被憑空創造了,那是因為你忽略了中間層級的創新過程。

舉個例子,中國的漢字並不是你創造的,但是你可以寫出一篇很好的文章,你可以說出很有煽動力的話,甚至甜言蜜語的誓言。

人類看似“創造”了許許多多,比如飛機大炮等等,但是構成飛機大炮的物質本身存在於地球上。

飛機是源自於觀察鳥類飛翔而產生的創新,大炮是對於火藥和武器所結合的創新。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做的,都是在整合身邊的資源,做到了再創造的創新。

整合思維的意思就是,大家需要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信息,不能為之所用的,還可為之所參考和學習。這樣的思維效率,你覺得如何?

從“鑽木取火”到“飛機大炮”|我們未來將如何對抗AI

總結

在過去,創新聽起來是一件非常“新”的事,能夠創新的人,讓人覺得很了不起。

如今,創新似乎成了很平常的事,因為人人都在學習如何創新,所以我們更需要了解和學習創新,以及思考的底層邏輯——思維方式。


附言:整合思維+結構性思維,可幫助迅速搭建創新邏輯,方便解決問題。

結構性思維請參考文章:

祝大家天天開心,保持好心情有助於提升創新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