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等著我”裡的那些人和事

自大型尋人欄目“等著我”開播以來,差不多每一集我都看了,在這個節目中,有父母尋找被拐,失散的孩子的,有孩子尋找父母家人的,有找昔日的老戰友的,有找曾經的朋友的,有找失落的戀人的,有找恩人的……。人生在世,痛莫過於生離死別,這些尋找背後的酸甜苦辣,經常是臺上臺下一片唏噓,包括數度落淚的主持人倪萍。當然,電視機前的我,也早已淚流滿面。

有一個上海女知青,在下鄉時和同去的男同學戀愛了,並懷孕生女,孩子出生後,一開始藏在上海的家裡,男方的父親害怕別人告密,丟掉工作,就讓她把孩子送人,她把孩子放到了別人家的門口,兩個小時後,她後悔了,回去找,找不到了,從那以後,找孩子就是她生活的重心,一直到今天,這期間,她和孩子的父親也分手了,她孤獨至今,唯一支撐她活下去的信念就是和孩子重逢的那一天。在尋女的路上,她曾經幫別人找到了親人,在見證別人重逢的那一刻,她更堅定了自己找到女兒的信念。然而,很不幸,這一次,節目組也沒有幫她找到孩子,這樣的打擊她已數不清了,但她說:只要活著,就永遠找下去。

有一個韓國的老闆,來中國找他十多年前的一箇中國朋友,已經找了一年多了。原來,十多年前,這個韓國人在中國辦了一個小工廠,那時,他有一箇中國朋友,兩個人是因為共同的愛好—音樂,成為朋友的,兩人年齡相仿,在一起談起音樂,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可是,有一天,他的廠子破產了,他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他的中國朋友知道了,第二天突然給他送來了一筆錢,他很吃驚,因為他知道朋友並沒有什麼錢,到朋友租住的小屋,他發現朋友最珍愛的那把樂器不見了,回到韓國後,這個韓國人也為生活奔波,很多年過去了,他越來越寢食難安,他思念他的朋友,曾經數次來中國尋找,這次,更是放下所有的工作,找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幸運的是,這一次,節目組幫他找到了他的朋友,老友見面,緊緊地擁抱,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些自不必說,最讓我感動的是,沒有顧上寒暄,那個中國朋友就迫不及待地說:“我有一個曲子,待會兒彈給你聽。”真是兩個音樂痴人啊,他們的友誼,難道比不得中國古代的餘伯牙和鍾子期嗎?

有一個盲女,她是十多歲時因為得病才盲的,從五彩斑斕的世界一下子跌入無邊的深淵,這樣的盲人比一出生就是盲人更痛苦。長大後,她嫁了一個健康人,還有了健康的兒女,生活似乎對她綻開了笑臉,然而,老天弄人,在孩子還嗷嗷待哺之際,丈夫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癱瘓在床,能賣的都賣了,她走投無路,想去學算卦,師傅要她請拜師宴。她沒有錢啊,於是去醫院賣血,老中醫憐憫地說:“你這身板怎能賣血?”給了她些錢讓她回家。絕望中,她撥打了電臺的熱線電話,第二天,一個男聽眾給她打了電話,說自己的母親開著一家按摩店,讓她去試試,在當時,做按摩是被人瞧不起的,但她沒有退路,於是,就和那個聽眾去了按摩店,在那兒,她學到了本領,後來,她瞭解到,那個按摩店並不是那個男聽眾的母親開的,只是擔心她不來,他才撒的謊。恩人曾看過她幾次,後來就沒有再來了。當倪萍問她,找到恩人後,怎樣報答,我在臺下緊張地思索,她會怎樣回答呢?我聽到她緩緩地說:“像親人一樣待他。”我的眼睛溼潤了,我的答案裡,沒有這樣意味深長的答案,因為,我不是親歷者,想來這句話,在她心裡已經盤旋了很多年。恩人找到了,上臺了,我們都吃了一驚,原來這也是一個殘疾人,他一瘸一拐地走到了臺上,這些在我們眼中,是弱者的人,身上卻有那麼強大的力量,不僅陽光了自己,還照耀了別人。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這樣一對父女,母親死的早,彌留之際,囑託父親帶好兩個女兒,這個是大女兒,年輕時,她不懂事,找了愛賭博的男朋友,父親要她分手,她不分,結婚後,把父親給她的一套價值70多萬的房子都賭光了,父親傷心之下,和她斷絕關係,並搬了家,從此,她再沒有見到父親,十多年過去了,曾經的無知少女成了少婦,她又結了一次婚,和現在的老公生活還算美滿,想到曾經對父親的傷害,她後悔極了,於是,希望找到父親,取得父親的原諒,節目組幫她找到了父親,可是,父親不肯原諒她,沒有來,只有一段錄音,說早已當沒有這個女兒了,希望她不要再打擾他的晚年生活。這個結局是我們不想看到的,然而,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傷害都能輕易抹平,哀莫過於心死。

讓我們懂得珍惜吧,懷著敬畏生命的態度去走這一生長長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