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一方面,人類容易毀滅的形象反而浮現永生的幻想,

而金閣堅固的美反而露出毀滅的可能性。"


——《金閣寺》

1970年,三島由紀夫煽動日本自衛隊叛亂失敗,最終選擇在恰到好處的時候,用最日本的"武士精神",在眾目睽睽之下以壯烈而絢爛的切腹,來宣告對人間的告別。

死於人生"最巔峰"的不惑之年,或許也正好滿足了他畢生對美、毀滅、男性等"一切事物"的極致追求。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三島由紀夫

生於1925年的他,"幸運"地作為貴族武士家族出生的祖母寄予厚望的長孫,以正統的"貴族"模式培養著。

因此不免陷入一種類似"富家長孫"般,被牢籠管束至孱弱而敏感似纖弱"寶玉"的人格,與文人風骨般的性格。

而"不幸"的是,在人生中最青春年少意氣風發之時,卻歷經"二戰意外"的陰影,戰敗的陰雲和深深揹負"死裡逃生"的悔恨與愧疚,讓三島由紀夫從此陷入瘋狂而極致的內心精神世界的撕裂。

可現實"主動"選擇主修的德語與法律的學業經歷,讓他一度在自小喜愛的詩文與文學世界中,與嚴謹的"生存職業能力"中徘徊不定。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1945年,三島由紀夫歷經祖國的戰敗,戰友全軍覆沒,自己死裡逃生的愧疚,好友的自殺,妹妹的病逝等一系列的打擊之後,陷入低潮的他開始選擇用文學創作來擺脫傷痛。

1950年,一次"火燒金閣寺"的事件使日本舉國為之震驚,而追問事後縱火者舉動的理由,卻被荒謬而真實的一句:"美……美的東西,對我來說,是怨敵。"留給世人以意味深長的精神震撼。

幾年後,試圖嘗試以真實的社會事件作為創作對象的三島由紀夫,選擇用這個事件作為底料,加入自己多年對自我內心精神世界的認知與複雜矛盾,而寫就了這本他畢生最著名的代表作《金閣寺》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其實《金閣寺》的故事並不複雜,就是以"火燒金閣寺"的縱火人為主角,去"完美"還原這個事件全貌的故事,而重點的精彩部分,在於他對這位主角成長與心路歷程的推演與判斷式的描繪。

尤其故事裡融入自我內心精神世界的深入探尋,比如故事裡加入的兩位代表著黑暗與光明符號式的人物,以及幾位顯得扁平的"代表"(諸如"愛"、"慾望"等)女性作為意像象徵人物。

其實這些人物的設計,就包含了他本人所感悟卻並不信奉的佛教思想,以及多年主修德語中不免接觸的,如虛無主義哲學的理解。

融合之後的呈現,就是他試圖去完善本人內心精神世界裡,愛與美,極致與毀滅的整個代表意象的完整"藍圖"。

或許正是這次"完美"的探尋結果,使得三島由紀夫從此埋下對未來"設定"死亡秀的誘因。

故事最後的"偷生",其實是一種試圖斬斷對自我認知中"愛與美"的極致追求,既然實體佔有不了,那或許唯有毀滅才能讓"美"永存。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南泉斬貓,趙州頂鞋

追求愛與美,從來是矛盾的極致對立

室町時代的應永四年(1397年),幕府三代將軍,著名的足利義滿收到西園寺一族的"轉讓",再次在此地修復並擴建了"北山殿",最終在足利義滿臨終的遺囑,把此地改為禪寺並更名為鹿苑寺。

(其中一座內外貼滿金箔的三層舍利殿最為著名,因此也被稱為金閣,後概括稱為金閣寺。)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此後多年戰亂,讓金閣寺在雷擊災難與戰火中風雨飄搖,直至明治39年(1906年)終於被修復保存,並流傳後世。

直至昭和25年(1950年),金閣寺被一名叫林承賢的學僧放火燒燬,由此引發日本舉國震動,三島由紀夫正是以此事件為靈感材料,寫下這本畢生的代表作《金閣寺》。

很顯然,擁有著嚴謹德式思維影響的他,在動筆之前曾不遺餘力地親身走訪實地,詳細調查了此事件所有記錄,甚至專程跑到林承賢的家鄉及周邊地區,試圖體會一番"本人"的成長與心路歷程。

可以想象,如此詳細到如重現般的調查,加上三島由紀夫作為文人敏感而"感同身受"般的體驗感悟,筆下的《金閣寺》該如何雄渾而真實。

但作為成稿的《金閣寺》,卻顯得如此細膩而帶著哲思般的心理之路的探尋,不得不說是極為異常的。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金閣寺

正如三島由紀夫本人的成長曆程一般,現實世界的戰亂,戰敗的愧疚,以及似與世人格格不入的精神世界的極致追求,都讓他的人生充滿求而不得,愛而不能的鬱郁痛苦。

故事裡的溝口,(原型為林承賢。)這個因身體孱弱,自覺醜陋,口吃"缺陷"而倍感自卑,又因主持兒子這個特殊身份帶來的"社會隔離",而感到難以被同學理解的苦悶孩子。

正是因此,漸漸異化分裂了自我精神世界極致的認知,多年來難以宣之於口,對有為子求而不得的"愛",卻在其揭發情人而被槍殺刺激之後,反而異化成為一種被"愛的美"接受的報復快感。

更是在與一正一邪的友人鶴川與敵人柏木的相處中,得到對自身極致的"美與醜"成長探索般的矛盾喘息。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是的,其實不管是溝口也好,鶴川,柏木也罷,這看似完全無關的三者,都是三島由紀夫為了探尋真實自我內心精神世界的認知"分身",在整個故事時間線:

進入金閣寺學習,遇見友人、師傅,邂逅幾位女性,自我剖析、墮落,及最後的火燒金閣寺裡,其實都是為了服務於作者本人試圖對愛與美極致的追求"試探"。

故事裡溝口把"美"形容為蛀牙,疼痛而不應該存在,歸屬自己而又提醒著它的敗壞。

而鶴川的善,正是自己最正義的一面,只不過在他的人生故事裡,到中途就死了,於是內八字醜陋的柏木,一切邪惡的行為,都在提醒著自己黑暗的那一面。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南泉斬貓”

尤其其中反覆出現的禪宗公案"南泉斬貓",與引申之應答"趙州頂鞋",這個代表著佛思的"心擇"意像。

簡單一個為了解決兩人爭搶貓(隱喻為"美")的辯題,從而引發矛盾的極致對立的選擇:

南泉斬貓,就是"殺美",他的選擇是從實際根源解決此衝突,既然"美"讓人爭鬥,使人沉淪,那麼完全抹殺,失去來源之後,人就得以迴歸;


趙州頂鞋,則是"殺己",也就是從自我認知出發,讓"美"徹底淪為"草鞋",或共存,或無視,如此一來,被寬容的衝突就隨之而消失了。

而故事裡溝口的理解,或直接就是三島由紀夫的理解,其實還夾雜了虛無主義的哲學思維。

世界本是虛無的,而人一切痛苦和矛盾的來源,皆由慾望,如對"愛與美"的極致追求而來。於是,正如南泉斬貓一般,根除之法唯有徹底消滅人的慾望。

不得不說,這種東方佛思與西方哲學的意念交匯的分析,確實很三島由紀夫式矛盾的極致追求。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虛無主義代表叔本華

如此,溝口開始醞釀極致,愛與美得以被追求。

"死的天空十分明亮,猶如生的天空一樣。"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為什麼金閣寺必須美?

愛的極致是佔有,美的極致是毀滅

1945年,三島由紀夫剛好二十歲,這個應該在象牙塔裡的少年,此前被迫面對殘酷的現實戰爭,即使第一次,因為學業及"誤診"讓他險之又險地被送回。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正如故事裡的溝口一般,在惶惶中,空襲威脅的危險感,慢慢被內心精神世界異化為一種融合了美的陶醉。

不斷燃燒的火海,閃耀在天空的美麗光芒,那種絕望到深處,反而開始陶醉壯烈般"世界毀滅"的幻想之中。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如果這就是真實的世界,如第二次被徵兵,卻因重病而無法前往,隨後得到戰友們全軍覆沒的殘酷消息之後的懊悔,那麼飽受極致矛盾之苦的"我"和溝口,是否可以尋找一條"生"的出路。

三島由紀夫曾經在戰時寫過一首小詩:

"就在窗欞之外

我等待每一個夜晚

我期待奇異的事會發生

我張看邪惡的預兆

一場沙暴 洶湧於街道

一道彩虹 斜懸於夜空"

此時故事裡溝口對"絕美"金閣的愛,化身成了愛而不得,求而難佔的悲傷結局,三島由紀夫在戰時中沒有同最美的"大日本帝國"一起毀滅的遺憾,在幻想的小詩裡與之同歸於盡。

毀滅金閣寺,這種宿命般的結局,似乎早已存在於溝口的內心深處。

金閣的美是外放的極致,正如溝口所追求的"愛"是內斂的極致,想要達到內部與外部的一致平衡,要麼完全佔有,要麼永恆毀滅。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於是正如現實歷經黑暗空襲的三島由紀夫一般,故事裡的溝口也在等待著空襲的來臨,這樣就可以與自我追求的極致之美——金閣,一起毀滅,達到壯麗的永恆。

可惜現實映照內心,三島由紀夫沒有等來與"帝國"一同毀滅,故事裡溝口也沒有,他們的"神"天皇投降了,他們都被拋棄了。

戰後的混亂與苦悶,讓他們都感到窒息,希望的破滅,似永遠達到不到的極致,讓他們痛苦不堪,屍山血海卻讓金閣變得更加美麗。

"美從人生中阻隔我,又在人生中保護我。"

金閣在溝口的眼中的內心精神世界裡,似乎活了起來,它在引誘著,命令著"我"的追求,而溝口卻在此時混亂到像逃離。

《金閣寺》:如果愛的極致的佔有,那麼美的極致就是毀滅它

於是他跑向大海,寂靜而寒冷的海風帶來的是遙遠而深刻的記憶:

那時"帝國"意氣風發,聯合艦隊有著不可一世的驕傲,可是現在呢,餘暉散盡,戰敗的陰鬱佈滿大海,美的幻想陶醉也被刺破。

他即將一無所有,當被追求的"美"成為怨敵,他必須火燒金閣,必須毀滅"美"。

於是,溝口點燃了金閣,親手毀滅現實的美,讓它永存心中;

而三島由紀夫在巔峰的壯年,表演般地高喊"天皇萬歲"而切腹,只為完成多年前未完成的與"帝國"一同毀滅的願景。

"他"說:

"這裡,存在著根源性的東西"。


寫在最後:

其實一點也不喜歡三島由紀夫,但作品與人本質上可以高一層,於是《金閣寺》成為流傳後世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