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昨天在 一文中,詳細聊了外借東西的禁忌,一是刀、斧等銳利傷人之物,二是棺材等喪葬之物,三是兒孫坐床等應用之物,四是治病藥物,以及各地不同的習俗,如藥罐、車子、柺杖之類的物品儘可能不要外借,還推而廣之,介紹了現代生活狀態,如身份證、小汽車、錢款、房子等外借要小心的禁忌,其中雖小有糟粕,但更多的則是一種大智慧。

你知道嗎?在農村的禁忌中,除了“四個不借”,其實還有“四個不還”,可能會有人會暗喜,那不錯,不錯!借了不用還,好事!

千萬不能高興過早,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涉及禁忌,就要小心,須知 “借物四不還”的後面還有“還了家敗完”,所以就需要有所瞭解了。

但凡涉及禁忌,特別是老祖宗們通過極言方式,警告後世的禁忌,必有其一定的道理,多瞭解一些,有益無害,對生活也大有裨益,何況還牽涉到好心借予的人,冒犯別人,傷害自己的事情,能不做就不要做。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且聽鄉村滋味詳細解析。

第一個是靈槓等喪葬用品。

靈槓是抬棺材用的木棍。農村過去多是土葬,人的屍體加上厚重的棺材,需要十幾個人才能抬起來,沒有很好的木材做成的木槓是抬不了的,因為晦氣重,為避免給出借人家帶來晦氣,是不還回去的,所以很多時候會燒掉。

不過,棺木沉重,這種用途的木頭一般都很好,也不好找,所以有時也不毀掉,而是放在眼瞅不到的地方,等有用的人來取就好,也是善舉。

隨著社會的進步,喪葬習俗大大簡化,火葬的推行也使這些物件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現在農村有專門做死人生意的人,這些喪葬之物花錢就能租到,倒是不必太過在意了,但仍然難免短缺些物品,在農村小件物品一般不借,而是給點錢,算是買的,鄉里鄉親,有那麼個意思就行,一百塊錢的東西給個一毛一塊的就行了,不過必須得給,也都會收下。此舉既有憐恤之情,又有相幫之誼,且各自心安,也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方法。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第二個是藥罐子等與病痛相關的物件。

過去有病多吃中藥,而中藥最好的熬製器物是砂制的陶罐,農村叫“藥罐”,所以藥罐就與病痛聯繫在了一起,借來使用,更具體到了某個病人,用完一般也不送回去,畢竟病痛之物,送回去和送病差不多,寓意很不好,犯忌諱,所以借來的藥罐是不可以送回去的,有其他人需要,或者主家來要,才能奉還。

現在病人用的呼吸機等與疾病有關的物品仍然是這樣,送回去是很不吉利的,所以不要送還。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第三個是掃帚。

借掃帚不還的原因,是與掃帚星有關,農村人很忌諱。

相傳,掃帚星不吉,給人帶來黴運,傳說姜子牙的老婆馬氏就是一個掃帚星,所以使姜子牙處處倒黴,事事不順,出門給狗咬了,撿坷垃砸狗,給蠍子蜇了,氣得仰天長嘆,一張嘴又給老鴰屙了一嘴,所以農村人特別不喜歡掃帚星,視其為不祥之物,所以這種東西一般不去借,但借走了也不能還。

其實過去的掃帚是用秫秸穗綁成的,過去農村家家都有,算不上什麼稀罕之物,也不值什麼錢,借給也有著贈予之意,雖然是一種禁忌,但也滿含鄰里之間的一份情誼。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第四個是柺杖、輪椅之類的物品。

這些物品也與老邁、病痛相關,與藥罐一樣,大多不要還回去。

不過輪椅是現代的物品,是過去農村禁忌的一種延伸,對現代人仍然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雖然沒有什麼不妥之處,但仍然要考慮借予者的感受,這是鄰里之間最應該考慮的事情,借一份情誼,還一份溫馨。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還有的地方說是老酵母借了不還。

老酵母是農村做饅頭髮面用的酵頭,用它發出的面蓬鬆、筋道、好吃,所以也會有婦女向鄰居去借,但借了是不用還的,一是借了就用掉了,怎麼還?再者重做的酵母未必適應別人的口味,還有衛生方面的考慮吧。

酵母是發麵用的,與“發”相關,一般不外借,但關係好了,送你“發”,也是一種好意,不必還的。

“借物四不還,還了家敗完”。借物不用還,奇事?別高興太早

相互借磨,以解燃眉之急,在農村、在現實生活都是常有的事,不足為奇,但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感受,更不可以因此引起什麼不愉快,畢竟借是情誼,不借是本分,生活不易,誰能不用誰呢?重要的是需要懂得領情,懂得感恩,於人方便,於已方便,這是厚道的農村人信守千年的大原則。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多去借些不用還的物品,可以賺上一把呢?農村還有句話,叫——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以此作結。


關注鄉村滋味,暢聊農家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