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頭條#疫情對教育有哪些改變?深圳南山教育局長:體現在五個方面4月22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學生返校專場新聞發佈會,作為全市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唯一代表,南山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介紹了南山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有關工作,並談到了疫情對教育的改變主要會體現在教育功能和目

#深圳頭條#疫情對教育有哪些改變?深圳南山教育局長:體現在五個方面4月22日上午,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疫情防控學生返校專場新聞發佈會,作為全市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唯一代表,南山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介紹了南山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有關工作,並談到了疫情對教育的改變主要會體現在教育功能和目標的改變、課程建設的改變等五個方面。微信圖片_20200425103643.png南山區教育局供圖。發佈會上,劉根平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他表示疫情對教育的改變主要會體現在教育功能和目標的改變、課程建設的改變、教和學方式的改變、評價方式的改變、教育環境的改變這五個方面。教育功能和目標的改變“疫情一定會觸發大家的深度思考,我們到底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神獸’回籠,學生回來後怎麼辦?”劉根平提說,可以看到這次疫情當中,所有自律性強,主動學習習慣好,能夠利用網絡來蒐集信息解決問題、能夠在學習當中遇到問題主動求助的孩子,在疫情期間基本沒有掉隊。另一方面,學生自律性相對弱一些,學習興趣不是很強烈的孩子,這次確確實實受到了重大沖擊,壓力也出來了。“所以,我們對於第二種情況的學生教育一定要跟上去。同時,我們要更加明確,我們要培養的人,要具備更加理性、團結、勇敢的品質,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求生自助以及幫助他人的能力。”課程建設的改變“過去我們的課程強調三個相關性。第一,教的東西和人的生活相關,很多能做到,但是滯後。第二,與社會生活相關,這方面也還存在不足。第三,與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相關。三個相關性規定的課程,一定會在疫情之後更加突出,課程內容更加貼近人的生活,更加貼近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把人類最先進的知識納入課程。”教和學方式的改變“疫情發生之前,我們保守預計未來3到5年,教師三分之一的工作量,尤其是傳授知識的工作量將會被人工智能、線上課程取代。我們當時做這個預測的時候疫情還沒有爆發,這次疫情爆發驗證了這一點。線上教學會成為常態,所以教學方式會變化、學習方式會變化,學生一定要掌握自主、主動的學習,學會獨立學習、合作學習。”評價方式的改變“評價以考試為主將轉變為以教和學為主,扭轉教和學就是為了考試這種本末倒置的關係。我們的評價和考試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不是要把誰給考倒。”教育環境的改變“教育環境對於學校教育來講,主要是家庭、學校、社會,這相當於三角平衡關係。所有孩子在疫情當中能夠不受到太大沖擊,家校關係和社區關係配合非常關鍵,家校關係、親子關係一定成為疫情後大家要提升和完善的方面,一定會面臨變革,關鍵看我們怎麼樣行動,思考都是問題,行動才是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