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北碚:嚴格管理,物資保供


▲重慶北碚天生農貿市場裡,商戶在整理攤位上的商品。秦廷富攝(人民視覺)

農貿市場——

嚴格管理,物資保供


3米多長的一個攤位,卻分屬兩家,左邊賣豆腐豆皮,右邊賣麵條米線。這合夥生意一干,已經有10多年了。其中,賣麵條米線的女老闆叫曹繼君,一米多長的攤子上,各款麵條米線擺放得井然有序,牆邊掛著挺大一個二維碼,收款人的名字是“恭喜發財曹三姐”。

像這樣的小攤子,在重慶北碚天生農貿市場裡有800多個,米麵茶油肉蛋菜糧,家裡做飯用得著的東西,這裡應有盡有。周邊老城區好幾萬住戶,都習慣到這來買菜,城裡多一半的餐館,也都來這裡採購。

早上5點,曹三姐準時來開門,送貨的小哥把廠家剛做好的鮮貨送了過來,卸完貨,剛在攤位上擺放規整,第一波買菜的老街坊差不多就快到了。在這之前,市場管理人員會先過來一趟,挨個攤位地給大家量體溫。

農貿市場人流密集,疫情防控是件麻煩事。“但是要保障周邊居民正常生活,不可能一關了之。”市場管理方、天生物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徐梅說,前段時間,在北碚區商務委和天生街道協調下,市場關閉了5個出入口,對剩下2個進行嚴格管理,市場早晚消毒殺菌,還給商戶發放了一批口罩。

3月中旬開始,天生農貿市場恢復正常運營,但仍要求商戶測試體溫和佩戴口罩。

“可不敢馬虎,我們要求每個攤位都填寫復工復產申請表,詳細掌握所有商家的信息,這是為商家負責,也是為來買菜的街坊負責。”天生街道工作人員何駿說。

“疫情帶來的影響正逐漸減弱。”徐梅說,市場的人流量已經達到往日的80%左右。“要鼓勵大家多出門消費,餐館有生意,農貿市場才會更有生意。”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胡永軍說,區裡發佈了鼓勵消費的政策,街道也拿出了5萬塊錢,將聯合商家一起發放20萬元的優惠券。

雖然生意還沒到往年的正常水平,但曹三姐每天還是很有奔頭,“慢慢來,一天會比一天好。”

人民日報點贊北碚:嚴格管理,物資保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