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新冠肺炎是隻黑天鵝,它在春節前的突然出現,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秩序,打亂了經濟的秩序。疫情改變了生活,也對企業發起了一場考驗,它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經濟實力、管理能力、發展質量,考驗的也是企業文化價值觀。企業文化被認為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受到企業家重視。在疫情這一關鍵時刻,企業文化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過去企業文化工作的效果又是如何呢?能否經受住這一場突如其來的考驗呢?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對這些問題,我們可通過10個角度分析組織和員工個體行為特徵,進而對企業文化能否經受住考驗進行判斷,為未來的企業文化升級和蛻變奠定基礎。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危機感

近些年,中國經濟整體平穩較快增長,企業很難遇到大的外部環境危機,如2019年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困境也並非一般企業可能遇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臨,讓很多企業猝不及防,一些業務迅速停擺,瞬間讓企業感受到了資金壓力、經營壓力,甚至感受到生存壓力。2020年2月已有個別企業開始解散員工、破產清算、緩發薪資、降低薪資等。

思考“企業會如何死”是企業家的責任,也是危機意識的體現。在突如其來的發展環境突變惡化之前,企業是否曾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思考過內外部環境惡化的生存策略,制定了業務持續計劃?是否思考過一旦業務突然中止或受到重大影響,企業如何活著?經過華為被制裁、新冠肺炎疫情的企業家,一定會將危機意識深入骨髓,進而思考更長期的生存發展策略的思維,制定各類應急計劃,避免難時手忙腳亂,捉襟見肘。而若企業家不汲取教訓,在下一次未知的危機中,可能就無法倖免了。

凝聚力

疫情考驗國家的社會凝聚力,也考驗企業的文化凝聚力。在應對疫情的緊要關頭,企業內部需要遠程溝通制定相關的應對計劃,分工和協調應急工作,如制定應急方案、採購防疫物資、統計員工行程日期和健康狀況,緊急安排或創新疫情下的業務工作,做好疫情期間的內部溝通宣傳和輿論引導,這都會涉及公司的各個部門,幾乎每個部門都要有人取消假期,為生存、為復工而忙碌。在這種內外部壓力下,內部管理者與員工、職能部門與業務部門、業務部門間是否保持了高度的凝聚力?大家是否在齊心協力,共渡難關,共克時艱,而不是置身於外、遇事推諉、相互猜忌、批評和指責,導致工作難溝通、難協調、難執行?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合規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出人意料而傳染力強,為此諸多省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一級響應,這是目前公共事件響應的最高級別,整個社會籠罩在病毒的陰影中。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延長了春節假期,各地制定了延遲復工政策、隔離政策、防疫政策,人社部出臺了疫情期間勞動關係政策等。雖然國家財政、稅務、金融等部門也同步出臺了若干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支持性政策,但依然很難全面解決企業面臨的困難,當經營停滯,收入歸零,人工成本、房租、稅費等還需要繼續支付,而在未來複工後的防疫上,也必須按照防疫要求有所資金投入。在巨大經營壓力下,企業是否願意遵循政府政策,確保組織行為的合法合規?還是會冒著風險強迫員工去復工,或在辦公場所防疫方面打折扣?這是對企業合規性或者說是企業家法制意識的考驗。我們也看到了各地有若干企業冒著風險,讓員工去違規復工,並導致員工間相互感染的案例,其中不乏社會知名企業。

人文性

在合規性基礎上,執行政府政策之後,企業是否關注到員工內心感受?是否會在決策時參考員工的意見?是否願意滿足員工延遲復工的合理訴求?是否會為了員工的身體和心理的安全考慮,做得比政府要求更多一點,更多顯示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目前,很多企業啟動了居家遠程分散辦公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兼顧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很多企業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員工的關心;有的企業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員工提供了心理熱線電話,為員工緩解內心的焦慮提供渠道支持;有的企業為員工提供各類防疫資訊,併為員工提供了大量的防疫物資,幫助員工更好地渡過難關,並在辦公區防疫方面投入巨大,以確保集中辦公後的員工安全。可以說這些企業都經受住了人文性的考驗。

社會責任

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了諸多大企業慷慨地公益捐贈,也看到了很多小企業力所能及或免費或打折地推廣產品和服務,以維持業務的開展、力所能及地保障就業,維持員工的穩定收入,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而對於個人,不信謠、不傳謠、主動自我隔離,這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企業有沒有力所能及地為社會作出貢獻,力所能及地為他人提供幫助,力所能及地確保員工的健康安全?是否竭盡全力地去挽救業務,確保公司的就業和穩定的員工收入?這就是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考驗。

以上是針對企業組織而言,以下為針對員工而言,更多是考驗員工在疫情之下的文化品質。如果企業尚未明確需要怎樣的員工,那在疫情下個人表現出來的文化品質,則可成為企業人才畫像,成為未來人才招聘的重要參考。

大局觀

當企業應急行動時,員工是否會從公司或團隊角度考慮問題,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排憂解難?服從和執行公司決策,而不是僅考慮自身利益,各行其事,甚至將急難險重工作推給別人?疫情下很多工作都具緊迫性,難免需要員工在假期、非工作時間等進行工作,甚至當外出時還會冒一定險,此時員工自主意願、行為選擇等則顯示著是否具備大局意識。

責任感

員工在應對疫情、推動業務增長、維護公司生存發展方面,是否願意主動去承擔一定的責任,是否能夠承擔好自己的責任,認認真真將分配的工作做好,併力所能及地做對公司、對團隊和對他人有益的事情?所以說,疫情的應對行動是看誰主動、看誰積極、看誰有擔當、看誰有責任心的好時機,是考察員工的好機會,甚至比人才盤點工作更有效。

執行力

《致加西亞的信》一書裡,企業希望員工在有限資源的條件下,發揮自主性,進而完成任務,獲得想要的結果,而疫情之下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採購部門採購緊缺的防疫物資成為對採購人員執行力的考驗,如分散式辦公會一定程度影響團隊溝通協調,工作目標是否能如期完成,則是對團隊執行力的考驗。而業務的持續更是考驗運營團隊的執行力。越是艱難的時刻,越需要創新地執行。當企業業務受到嚴重衝擊,只有創新地去執行才能最大化地減少損失。總部位於湖北的良品鋪子在疫情期間就以淘寶直播、線上“輕店”等推進銷售,並以餓了麼進行短途訂單配送,使部分門店的線上業務佔比超過80%,平穩向線上平臺過渡。而盒馬鮮生、7FRESH等O2O企業更是與餐飲企業達成短期租借員工的“共享員工”新模式,解決了各方危機,實現多方多贏。

自律性

疫情期間大量公司實施居家辦公,而這種遠程分散式辦公模式使員工脫離管理者視野,員工是否能保持正常工作節奏和強度?這考驗的是員工的自律性。一些公司在遠程辦公時採用早打卡、晚彙報模式,確保員工工作在監控範圍內,這是管理者對員工自律性的不信任,同時也喪失了考驗員工自律性的機會。

正向思考

企業家面對壓力,是對企業失去了信心和希望,還是去盡力地挽救?我瞭解到某家線下教育機構,雖然也面臨資金困難和生存困難,但卻保持樂觀心態,並與高管團隊一起啟動0薪酬工作,各團隊也啟動了自願降薪的行動,以此來確保企業能夠渡過難關。另外,新冠肺炎感染具有隱蔽性,但被感染後卻會有死亡風險,這引發了很多人的恐慌,甚至懷疑自己已經得病。作為管理者,你的員工是焦慮或恐慌,還是平靜、從容和樂觀?在居家工作中,是情緒和態度積極,還是愁眉苦臉、消極抱怨?企業是否具有正向的心態、積極樂觀的品質,可以說疫情正在實戰檢驗。

評估覆盤

疫情是一場考驗,在疫情之後,企業非常有必要進行一次企業文化的覆盤,評估以上10個方面組織和個人行為表現情況,進而發現企業內真正的價值觀,並總結提煉出企業要堅持些什麼、反對些什麼、需要怎樣的員工等基本問題。危中有機,希望企業能通過新冠肺炎疫情發現真正價值觀,進而實現企業文化的升級蛻變。

​本文刊載於《中外企業文化》2020年04期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疫情過後覆盤企業文化,十大考驗交出怎樣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