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雲南高位推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

近日,雲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高位推進部署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

城鎮、農業、生態空間以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是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要素。自去年8月起,雲南省自然資源廳根據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雲南省政府要求,牽頭組織開展雲南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在完成“一次上交”“一次下發”後,提交“二次上交”成果,經初步審核彙總數據顯示,全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初步達到面積不減、功能不降、性質不變,應劃盡劃等要求,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91%的國家公園、90%的自然保護區劃入了生態保護紅線,確保了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極重要區、生態環境極敏感脆弱區絕大部分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基本達到“應劃盡劃”的要求。

【环境新闻】云南高位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

同時,此次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實現了全省生態保護總體格局穩定且局部優化。2018年6月29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佈《雲南省生態保護紅線》,明確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84萬平方千米,佔國土面積的30.90%,生態保護紅線格局劃定為“三屏兩帶”。“三屏”指青藏高原南緣滇西北高山峽谷生態屏障、哀牢山—無量山山地生態屏障、南部邊境熱帶森林生態屏障。“兩帶”指金沙江、瀾滄江、紅河干熱河谷地帶,東南部喀斯特地帶。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現階段取得的成果在維持“三屏兩帶”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對其進行了局部優化。通過評估調整,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圖斑個數由53000餘個降低至13000餘個,其中生態保護紅線內永久基本農田、人工商品林、合法礦業權等與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衝突矛盾情況圖斑數量調出減少約6500個,生態保護紅線圖斑的破碎度大幅下降,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態廊道連通性得到顯著提高。

【环境新闻】云南高位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

上報成果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彙總的生態紅線中矛盾衝突圖斑大幅下降,其中耕地衝突圖斑減少4271.08km²、基本農田衝突圖斑減少2011.11km²、城鎮村建設用地衝突圖斑減少317.65km²、礦業權衝突圖斑減少1.09萬km²、人工商品林沖突圖斑減少5468.46km²。

現階段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還保障了全省生態保護紅線11個分區的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3大類生態服務功能不降,面積增加了270.01平方千米,提升了生態保護紅線的生態功能。評估調整工作通過調出已批建設用地718項、已批重大項目822項、已批基礎設施項目1110項等措施為雲南省預留了發展空間,有效保障全省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全省目前已有59個重點項目出具佔用生態保護紅線不可避讓性論證意見。

【环境新闻】云南高位推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

針對部分地方政府重視不夠、推進緩慢、工作質量不高等問題,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將嚴格落實國家和省政府要求,嚴把質量關口,掌握工作節奏,對上半年工作細化到按月計劃安排部署,到6月份形成“生態保護紅線評估成果”,經省人民政府審議通過後報送自然資源部,確保雲南省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成果按時按質完成。

倡導綠色 促進發展

關注環境 服務公眾

編審:寧 珏

總編:鞏立剛

主辦:雲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