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起小時候父母吵架的場景,會難過到淚流滿面?

言小語在


我父母都是老師,我爸爸屬於說話比較幽默風趣的人,我媽卻是一個直來直去的性格。小時候我偶爾也會聽到媽媽在生爸爸的氣,是那種我媽很氣,我爸坐在那不再說話的情景,那時候的我永遠都是站在我媽這一邊的,幫著媽媽說爸爸,我爸也不生氣,他說我是穆桂英——陣陣拉不下!後來我長大了發現是我媽無法理解我爸的說話方式,我爸又特別喜歡逗我媽生氣,等到我媽真的生氣的時候,我爸就不吱聲了,有的時候看著我媽生氣的樣子,我爸會偷偷的笑,我媽吵吵一會兒也就沒事了,然後我就不再摻和他們的事了!但是我小時候真的很怕看到他們吵架,那個時候我只要看到我媽生氣了,馬上就會跑到我爸身邊去說我爸,我說的話永遠是:你怎麼又惹我媽生氣了?快點道歉!你道歉啊!然後我會跑到我媽面前說:我爸說對不起了!你別生氣了!但是他們兩個都拿我當空氣,我說什麼就像沒聽見一樣!現在想想覺得小時候的自己好傻!


天河水29209501


你好,我是心理領域創作者ArtEileen。

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當孩子看到父母在吵架那就是全世界都崩潰了,對於孩子這是個巨大的創傷。

父母的爭吵給孩子帶來的是負面的自我評價,孩子會認為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為自己不好,所以會有本能的負罪感,而且因為年紀太小,自己沒有能力去阻止她們爭吵或者打架,所以還會有無力感,焦慮等等負面的影響,對孩子的人格造成直接的傷害。

現在想起小時候父母吵架的場景,難過到淚流滿面,你是正在治癒你的內在小孩,至少你很勇敢。

有的人甚至沒有勇氣去翻看這些過去,內在小孩在很早的童年時期被關在了一個冰房裡,當他在社會里碰到了種種困難和障礙卻一直無法察覺到原來問題就在這個冰封的過去裡。

不幸的、被傷害的童年就像是內在有一個怪物,我們一輩子要跟這個怪物打仗,稍微不注意沒有控制的話這個怪物就會跳出來。就像最近頻頻發生的國外回來的巨嬰現象。

創傷可以是怪物也可以是人生的導航

有的人會把創傷利用為前進的動力,但是有的人因為有這個創傷而沒有自信去設計他的未來。

其實我們內在的痛苦往往是我們內在的導航者,因為有痛苦我們知道了怎麼去打開我們的人生,怎麼去克服我們的痛苦,因為有了痛苦我們學到了謙虛、學會了感恩。

原生家庭的傷害可以成為你的反面教材,你可以時時刻刻的覺察不要繼承給你的孩子們,所以你會是一個會道歉的人,當你跟你的愛人吵架時發現孩子都看到了,你會去抱著孩子道歉,會告訴他爸爸媽媽吵架不是因為你,這不是你的錯,我們會很快會和好的。

讓這個世界變得美麗的方法就是不要在年幼的小孩面前父母吵架。

治癒我們的內在小孩

小時候看到爸爸媽媽吵架的小孩,心情是孤獨、無助、壓抑、恐懼、無力的。但是孩子沒有辦法去表達和釋放情緒,所以只能隱藏在內心深處。

1. 跟你的內在小孩說說話,寫信給他。

爸爸媽媽的內心裡也有內在的怪物,現在成人的我可以理解他們原諒他們了,那不是我的錯。

2. 自由書寫的方式回想當時孩子的心情,已經成人的你去關愛他,理解和包容那個孩子。給他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3. 做公益,比如去孤兒院跟孩子們玩,給他們送物資,你小時候沒有得到的愛可以無私的給到別人,同時你也得到了治癒。

總結:不要期待外在的,通過別人給的愛來療愈我們自己,看看我們自己能給自己帶來什麼。父母們的內在也有被傷害的小孩,他們一邊跟自己的小怪物打架,還要把殘餘的愛無條件的都給到我們,理解他們的苦難,但是不做傳承怪物的人。


ArtEileen


父母吵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想起來不只是流淚,從小還很自卑。我是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中,我娘生了三個女孩,沒兒子,我爹總是因為一點小事都會和我娘鬧架,我不記得我見過我爹對我娘笑過,對我也一樣,有什麼事不敢說話,總是偷偷的哭。結婚離家遠了,好多了。四十多了,娘走了好幾年了,我想在連做夢都沒見過我爹的笑容。悲哀呀!


用戶5443933305668


其實,當你想起父母吵架的場景,你實際上是看到了自己的“內在小孩”,在那個時刻他孤立無援、不知所措,他多麼希望父母不要吵架;他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好才導致父母吵架;他更被父母盛怒的表情嚇壞了。

童年時候的經歷對我們的一生都會產生深刻影響,尤其是6歲以前我們經歷的人事物。父母是我們成長中的第一位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我們模仿著、學習著,逐漸融入到了我們的生命裡。

雖然你後來長大了,但當你想起那些場景,你依舊會觸摸到兒時留存在你內心的委屈、害怕、傷心等情緒,所以你會淚流滿面。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父母吵架是因為他們有情緒處理不了,扔給對方,在以這種方式宣洩情緒,你並不需要你為他們的情緒負責任。

同時我們已經長大成人,我們也需要為自己所有的情緒負責,當你感受到自己的傷心、委屈時,可以嘗試著跟他們聊聊天,問問他們為什麼那麼傷心,那麼委屈,跟他們來一次暢快地聊天,一次不夠就多聊幾次,讓他們盡情地表達和哭泣。

當難過、傷心、委屈這些情緒都徹底的表達完,過去的事情就不會再影響你了,當你再想起父母的時候,你會很平靜,也會開始理解父母,知道他們不是不愛你,不是不想給予你更多的精神支持,是他們也沒有,也不知道要怎麼去做。你會開始學著真正愛他們,而你的人生也會開啟新的篇章。


淨心的方法


電視劇《安家》圓滿地大結局了,劇中孫儷扮演的房似錦最終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看過劇的都知道,房似錦是房家的第四個女兒,剛生下來就差點被親媽潘貴雨扔到井裡淹死,幸虧爺爺趕來救了房似錦,潘貴雨給這個女兒取名叫“房四井”。

幼年的房似錦常常捱打,每次只要一進屋,就能嗅出誰不高興。不等他們抄傢伙她就跑,為逃避捱打,她練就了逃跑的能力。

我們可能不會像房似錦媽媽那樣把孩子當成出氣筒,但是情緒上來了,忍不住動手打孩子卻是時常發生。打完孩子心裡自責,不打孩子一時難忍,當媽媽永遠都難以兩全。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無論問題大小,事情的錯與對,先打一頓再說。父母總是在暴打孩子一頓之後,才會覺得孩子從此銘記於心,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在孩子身上屢屢不能解決的問題,背後可能都是家長教育方式的問題。

但對我們來說,即使已經意識到了打孩子不對,卻也很難時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忙碌一天回家後看到滿地狼藉,或者精心準備收拾半天,被孩子毀於一旦的時候,我們常常“忍不住”就打罵了。

根本問題在於,打罵是最簡單最懶惰的一種方式,可它也是最沒效、副作用最大的一種。

以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被動服從,培養不出有內驅力的孩子:

你可以通過打罵讓孩子不玩電腦,但是沒辦法因此激發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

你可以通過打罵逼孩子每天練琴,但是沒辦法因此激發孩子對於音樂的熱愛;

你可以通過打罵讓孩子服從於你,但是沒辦法因此獲得孩子對你的愛和敬佩......

不僅不會讓孩子有內驅力,打罵孩子還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甚至給他們的一生都帶來負面影響。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爸爸媽媽平常看起來都是很斯文禮貌的樣子,他們的孩子也很乖很可愛。可就是這樣看起來品性純良的三口之家也逃脫不了“打孩子”的命運。

這個孩子被問道“你爸媽打你麼?”

他很大方地說,“打啊!”

“他們拿什麼打你?”

“衣架!鐵的衣架死命地打!”

“為什麼會打你啊?”

“因為他們覺得我有時候學習小毛病多,作業寫不好。”

“打你哪裡?”

“全身都打。”

“你被打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

“恨不得拿刀殺了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說到,研究表明,就算是懲戒孩子某種具體的不良行為,體罰也算不上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它的威懾作用只是暫時的,但它所引起的孩子的憤怒情緒、復仇心理以及自我仇視卻異常強烈。

很明顯,打孩子所造成的心理、情感和身體傷害遠遠超出了其短暫的約束效果。

曾轟動一時的藥家鑫殺人事件,就是將這種心理仇恨轉移到了無辜者身上。

2010年10月,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藥家鑫將一女性撞倒後,拿出隨身攜帶的單刃刀連刺八刀致該女性死亡。

一個在大家眼中溫和羞澀又受過藝術薰陶的人為什麼會殺人?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記者採訪後得知,原來,為了讓孩子好好練琴,藥家鑫的父母會用皮鞭抽他,並且還將他關在地下室裡暗無天日地練琴,這種生活逼得他曾想自殺,他的童年非常痛苦、恐懼和憤怒。

當他開車撞人並發現被撞的人在記他的車牌號時,他的恐懼洶湧而出,童年的憤怒如洪水般宣洩出來,於是就有了他瘋狂殺人的舉動。

我們以為,給了孩子那麼多的愛與關懷,偶爾打罵孩子就沒關係,但孩子記憶最深的,卻是鞭子和傷疤。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在外面的世界受了傷,可以回到父母的懷抱裡,但如果孩子在家裡受了傷,他們應該去往哪裡?

鄭淵潔在作品《父與子》裡寫:

打罵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漢,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滿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麼?又不是孩子非要讓你把他生出來的。

生養孩子註定艱難,但是打罵孩子要儘量避免。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他們畢竟只是孩子,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教導,家庭的薰陶,而不是一頓粗暴的打罵。

既然選擇了成為父母,那就好好承擔起父母的責任來,不是嗎?


至尚學邦


這個真的沒有 小時候不聽話 老被爸爸打 一直都是自己在角落裡哭[流淚] 現在父母都65了 一直都恩恩愛愛 出門我媽還會拉著爸爸的手 真的作為女兒我都羨慕他們的感情 我媽有抑鬱症 之前家裡所有的事都聽媽媽的 只要媽媽高興就行 年前爸爸出了點事 下了個支架 現在所有事都聽爸爸的 百依百順 任何事都不讓爸爸著急上火 人的一生說短也長 好好珍惜當下 珍惜眼前人!!



愛笑的眼睛2016


聽了你的描述,不由得有些心疼。看起來父母的爭吵曾給你帶來很大的傷痛,直到如今也難以釋懷。

原生家庭是我們的根,我們從那裡獲取營養,得以長大。然而,在給我們提供營養同時,不健康的家庭也會給我們輸送毒素,造成孩子心理的傷害。

好在我們已經長大了,雖然曾經發生的事情難以改變,我們卻可以改變那些事情對自己的影響。你可以通過心理諮詢,找到鑰匙,打開心結,療愈幼年時的傷痛,重新注入新鮮的感情。

相信,我們都曾受過傷,卻可以擁有更好的人生。[心][心][心]



心理師月華


小時候父母吵架就各做各的飯,然後就說我們兄妹幾個誰跟爸誰跟媽.那時候弟弟不懂事第一個選擇要跟媽,恨得我與哥真想揍他。天下的孩子哪個都希望父母和睦相處!現在父母都不在了,子欲養而親不待淚目[流淚]


用戶5192386242131


小時候的我們,雖然年紀小,實際上我們比大人所認為的要敏感,聰明,記事得多。面對父母吵架,小小的我們會害怕,會難受,會擔心,甚至於恐懼。大腦為了保護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不好的感覺會掩藏起來。或許大腦和記憶會欺騙我們,但潛意識不會啊。我們自以為忘記了,這樣的感覺一直就跟隨著我們。所以一想到那種情景,還是會有小時候一樣難過的感覺。


一根豬草


是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