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龍門這條村集體收入從2萬到20萬,村民還有田租分紅

“鄉親們,為鞏固脫貧成效,降低疫情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村委決定從佳兆業順喜來有機水稻產業扶貧基地給村委的分紅中拿出11000元分給大家,有勞動能力貧困戶每戶分紅1000元......”4月21日,在龍田鎮西埔村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分紅儀式上,西埔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子能的話音剛落,現場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龍門這條村集體收入從2萬到20萬,村民還有田租分紅

據瞭解,西埔村位於龍田鎮中部,是省級貧困村,下轄20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約2280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共63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11戶,2019年底已全部脫貧出列。近年來,在龍田鎮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支持下,西埔村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加快推動全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全力改善民生、消除貧困,特別是在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完善村基礎設施、提高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同時,西埔村還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整體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建設“中國好人村”為載體,塑造特色鄉村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農村精神文明陣地。


改善貧困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藍天白雲,鳥語花香,村道美化綠化與農家庭院風光相映成趣,色彩斑斕的牆繪為西埔村增添了許多活力,村級文化廣場成了村民娛樂休閒的好去處,雨汙分流及汙水處理一體化讓村莊告別“汙水橫流”……如今的西埔村正在向美麗宜居新農村蛻變。

據市商務局駐西埔村第一書記張照俠介紹,近年來,西埔村著力改善“髒亂差”的村容村貌,加大生活垃圾處理、汙水治理和村莊綠化美化力度,新建村辦公大樓,完善好人村及村級小學設施建設,補齊村內基礎設施短板,優先解決群眾反映最普遍、最迫切的民生問題,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是黨和國家保障民生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推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埔村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切實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安全。據統計,2016年以來,西埔村全村危房改造共完成20戶,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

“感謝黨和國家,還有駐村幹部。大家對我的幫助很大,以前我們住著泥磚房,生活條件很差,如今全家人搬進了樓房,生活在慢慢變好。”西埔村村民黃香連於2016年和家人搬進新樓房,如今她在村裡打工有了固定收入,丈夫平日打散工也有收入,大女兒去年畢業也開始工作了,家裡每年能拿到分紅和田租,一家人的生活正慢慢改善。這讓她對生活有了更多盼頭。


產業扶貧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據瞭解,為助力西埔村產業扶貧,2018年,佳兆業扶貧公司與順喜來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該村合作建設有機水稻種植產業扶貧基地,通過有機種植、鴨稻同作的方式種植高品質有機大米112畝。該基地採用“貧困戶+專業合作社+佳兆業扶貧公司”的閉環模式,通過貧困戶出租土地、到基地就業獲得勞動報酬,村委參與分紅的模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

“我在基地工作快2年了,是這裡的固定員工,每個月可以拿到2400元的月薪,每年還有租金收入。”西埔村村民黃大叔介紹,自該基地運行後,他便被僱為田間管理員,平時負責基地的水稻管理。黃大叔以前靠種田為生,如今擁有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日子越過越美了。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龍門這條村集體收入從2萬到20萬,村民還有田租分紅

除有機水稻扶貧基地分紅外,西埔村出租舊村委辦公樓,每年可獲得租金近10萬元。此外,西埔村還出租了1800畝土地給企業養殖鰻魚,每畝地每年租金1000元,400多戶村民每年可根據自身土地面積獲得數額不等的田租收入。

據統計,市商務局從2016年4月開始幫扶以來,西埔村集體收入從2萬元到現在每年20萬元,貧困戶年收入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脫貧攻堅實現重大的突破。


扶貧先扶志,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扶貧先扶志。脫貧攻堅除產業扶貧之外,提高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也是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商務局、佳兆業扶貧公司等的幫扶下,西埔小學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辦學條件不斷提高。

張照俠告訴記者,市商務局通過出資捐贈教育設施設備、學習用品和體育運動器材,組織局18名處級領導幹部一對一資助貧困家庭學生的方式,減輕西埔小學、貧困家庭的教育負擔,鼓勵貧困學生以知識改變命運。與此同時,佳兆業扶貧公司也出資改建了小學校門和田徑場。

此外,西埔村還以促進就業為抓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為貧困戶提供技能增值、可持續發展的脫貧保障。

採編:龍門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