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遇明月,相逢何必曾相識

初冬的天氣漸漸變冷,當一抹暖陽慢慢地爬上瑟縮的銀杏樹梢的時候,城中的廣場上已經熱鬧非凡了。

一隊隊跳廣場舞的大姐大媽們認真地做著各種各樣的紛亂動作,一列列打太極拳的人們氣定神閒、行雲流水地比劃著,一堆堆唱京劇、搞直播的激情萬丈地進行著各種節目。

欣賞著豐富多彩、熱情洋溢的人們,我的心情無比美好,信步走向廣場東面——那旭日升起的方向。

萍水相逢遇明月,相逢何必曾相識

兩年前的春天,同樣的地方,同樣的熱鬧,同樣的旭日東昇,而我的心情卻如寒冬臘月的暴雪天,冰封萬里。老母親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辛苦一生、命運多舛的老母親緊緊地閉上了眼睛,帶著對美好生活的眷戀,帶著對五個孩子無限的牽掛,帶著親朋好友痛苦的心默默地走了。

在心靈的傷口慢慢地癒合了一個多月後,我去了原來經常鍛鍊身體的廣場,看著那一張張滿含幸福的臉,一個個熱情奔放的舞動的軀體,卻提不起任何興趣,信步去逛那一家家的服裝店。

萍水相逢遇明月,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逛街全看心情,有時對店裡老闆口若懸河地推銷,笑容中藏著奸詐,綿裡藏針的行為不屑一顧。漫無目的,走馬觀花地一家店一家店地進出,最後,走進了一家看似不起眼的服裝店。

這家店有著簡單的裝修,室內整齊地排列著春裝,層次分明;或掛或疊,整潔的地面,明亮的穿衣鏡,很好地詮釋了‘一塵不染’的含義。剛進門就被滿臉笑容的女老闆細聲暖語地招呼著,舉手投足間盡透著熱情洋溢,厚厚的鏡片下閃著一雙聰慧的眼睛,樸素大方、幹練而又不失文雅。

萍水相逢遇明月,相逢何必曾相識

粗略地看了看服裝,正要離去時,突然,我被收銀臺上那一排排羅列的書深深吸引了眼球:有一摞摞厚厚的大部頭的名著,有一本本薄而精的刊物,也有精裝的詩集、散文集。驚奇中我像發現了瑰寶,在區裡甚至於市裡的生意興榮的店面以及商廈大廈什麼的,從沒有見過一本像樣的書,即使有書那也畫報一類的,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於是,我和老闆就書的問題暢談起來,交談中,我知道了她名叫小潔,是二十世紀的中專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工廠工作,為了照顧孩子,毅然決然地辭職,選擇自己創業。她侃侃而談、娓娓道來,談自己對文字的喜愛,談碼字工的艱辛,談自己經營的店。同是上世紀的中專生,共同的經歷,相同的愛好使我們相談甚歡,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讓我汗顏的是,她畢業後筆耕不輟,而我卻是輟筆不耕。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隨意逛街,竟然交到一個朋友,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們互加好友,有幸拜讀了她的大作,看著她把枯燥的文字繪成最美的風景,我暗暗折服了。

萍水相逢遇明月,相逢何必曾相識

有一種偉大來自平凡,才華橫溢的她鼓勵我,重新發展自己的愛好,努力耕耘,不問收穫。自從那天暢談後,我排解了心裡的抑鬱,迷茫的心找到了歸屬方向,懂得了自己的未來有詩和陽光。

魯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當以同懷視之。”

明月與我長相知,亦師亦友亦偶像!

萍水相逢遇明月,相逢何必曾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