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賞唯有茶

古代有七俗七雅之說,“七雅是指:琴棋書畫詩酒花; 還有就是“

七俗”:柴米油鹽醬醋茶。

歷經滄桑,時代變更,那麼俗雅之事有什麼變遷呢?

俗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雅俗共賞唯有茶

俗事是雅事的基礎,雅事是俗事的精華!

古人的雅事是建立在俗事的基礎上,只有解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才能有精力有時間去學習雅事,才能更深層次的研究琴棋書畫詩酒花!

雅事的變遷是把 “茶” (準確地說品茶)升級為雅事的行列中。七雅也就升級為八雅。

茶之所以成為雅事的新人,是由其出身和起源決定的。

1.琴棋書畫詩酒花作為雅事資深的老字輩,起源於遠古時代。


雅俗共賞唯有茶

在古代,琴棋書畫作為一種文化修養,是上流社會身份的象徵。明朝•馮夢龍在《喻世明言》中就有:風姿灑脫,人才出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可見“琴棋書畫”是多麼被古人看重。

指古琴,指圍棋,為書法,即繪畫(國畫)。

古琴產生於上古時期,棋的記載始於春秋時代,書畫則是秦漢之後出現的,秦代發明毛筆之後才有書畫。

琴棋書畫作為一種概念性的標籤最早出現在初唐。何延之在《蘭亭序》中提出:辨才博文和尚時,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第一次把琴棋書畫並列提出來,作為一種修養的標誌。

雅俗共賞唯有茶

• 至於詩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創造的。

據考察,遠古時代,人們對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無法理解,把一切歸於神明,處於敬畏神明,原始人類唱歌跳舞對神明歌頌,於是就產生了詩歌。

中國詩歌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運用精煉的語言來描寫一些事物,分為敘事詩、戀歌和時令歌。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發展到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屈原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四言發展到五、七言,創造了《楚辭》的題材,成就了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第二個豐碑。《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

雅俗共賞唯有茶

再發展就出現了漢樂府民歌,讀《孔雀東南飛》不難體會到五言詩成了古典詩歌的主流。

歷史的河流滾滾濤濤,古詩的題材逐漸改進,到唐朝已是百花盛開,無論五言還是七言都是精美絕倫。唐詩宋詞經歷了鼎盛時期。

中國的酒文化更是源遠流長,經久不衰。

有些人更是無酒不歡,到唐代已經是詩酒不分家了。

自夏朝杜康釀酒以來,酒文化如火如荼。

有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就有詩就有酒,“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我一直認為李白有酒就有靈感,有酒就有詩百篇,“詩仙”的稱號就有酒不可磨滅的功勞。

2•茶作為雅事的後起之秀,起步較晚,但是更接地氣,更親民!

茶文化源於遠古,興於唐而盛於宋。

秦朝始皇帝統一中國後,茶葉才普遍在各地區興起,但是,僅限於普通百姓之間。到唐朝,有一位出身卑下的特殊文人陸羽,總結中國人植茶、製茶、烹茶和品茶的藝術,寫出全世界第一本茶書《

茶經》。

自此以後,茶才登上了大雅之堂!

雅俗共賞唯有茶

起點決定高度。

茶起步較晚,且更接近勞苦大眾的生活,所以古人並沒有把茶列為雅事之列。後人把倍受歡迎的茶與琴棋書畫詩酒花並列,自有道理。

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雅俗共賞之物,其實用性不可磨滅。琴棋書畫詩花養性,酒和茶則養生!

“品茶”視為雅,“喝茶”則為俗,雅俗共賞唯有茶!


喜歡就+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