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洪田鎮現有毛竹林面積14.36萬畝,是全市竹林面積最大的鄉鎮。今年,洪田鎮引導湍石村黨支部書記吳汝生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即改變傳統筍乾烤制工藝,將生筍初選後進行切割、上架,隨後直接進入“電烤房”烘烤。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4月24日,吳汝聲將今年永安市第一批筍乾賣給了永安市綠健食品有限公司,單價20元/斤,吳汝生覺得很合算,明年準備在全村推廣生烤原味筍乾。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原來,用這種烤制方法,筍乾的產量提高了。吳汝生用2997斤生筍,烤出了240斤筍乾,按傳統筍乾的製作工藝每100斤鮮筍生產筍乾5斤,而採用生烤筍乾工藝可生產筍乾8斤,產量增加了近60%。同時,時間縮短、成本降低,筍乾製成由原來的40天縮短到1天,用原有電烤筍設備,傳統筍乾烤制時間至少需要48小時,而生烤筍乾技術烤制時間只需24小時。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推廣生烤原味筍乾技術,不但筍農勞動強度大大減輕,經濟收入得到保障,而且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首先,實現了“零”汙水排放。傳統筍乾製作需經過“蒸煮—浸泡—壓榨—清洗—碳烤” 等過程,大約每生產1噸筍乾排放汙水300噸廢水 ;而生烤筍乾其生產工藝“鮮筍—切割—電烤”,其生產過程無需用水。同時實現烘烤“零”耗材,傳統筍乾製作在“蒸煮”和“烘烤”過程均需使用大量的木材和木碳,每生產1噸筍乾約需消耗木材8立方米,勢必造成生態樹木(闊葉樹)的大量砍伐,對生態環境影響極大。而生烤筍乾的生產工藝是利用電能進行烤制,無需用木材或木碳,對生態起到了有效的保護作用。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洪田鎮引導開展生烤原味筍乾試點

  近幾年,洪田鎮建成了電烤筍設備65臺,為洪田鎮推廣生烤筍乾技術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洪田鎮下一步將大力推廣生烤筍乾技術,有效破解竹農傳統筍乾製作所產生的汙染問題,同時確保竹農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