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長槍大戟、鋒芒外露!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擅行、草二體,書法結字中宮收緊,而四面呈放射狀,筆畫長槍大戟,筋脈舒展,鋒芒外露,骨力特健,這是他得力於“瘞鶴銘”的結果。黃庭堅的這種書法風格後被明代的沈周和文徵明繼承。


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

元符三年(1100)正月作於戎州(四川宜賓)

紙本墨跡,大行楷書 45行 172字

34.1cm×556.5c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校友、藝術贊助人艾略特藏

現陳列於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長槍大戟、鋒芒外露!

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長槍大戟、鋒芒外露!

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長槍大戟、鋒芒外露!

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長槍大戟、鋒芒外露!

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長槍大戟、鋒芒外露!


《贈張大同卷跋尾》亦稱《為甥張大同書卷》 行書 紙本 34.1× 552.9cm,凡45行,172字。書於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鈐有“紹興”、“內府書印”等印記,曾經徐俊卿、周湘雲、張大千等收藏。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書此卷時,山谷先生五十六歲,身體狀況並不佳,但心態雍容,雖在正月,然天氣晴暖。卷中跋曰:『未知後日復能作如許字否?』這有兩種解釋:一是為其得意之作,日後未必達此;二是身體狀況不佳,未必再能復作此書。


此卷書法氣勢宏博,視覺衝擊力強。撇、捺盡力開張,意如蕩槳,勢如破竹,筆到意到,天真自然,順勢而行。把筆者,如軍中統帥,運籌帷幄,縱橫千里,又怡然自得,未見刀光劍影,而能進退自如。山谷老人的性情表露無遺。


原文:元符三年正月丁酉晦,甥雅州張大同治任將歸,來乞書,適餘有腹心之疾,是日小閒,試筆書此文。大同有意於古文,故以此遺之,時涪翁自黔南遷於僰道三年矣。寓舍在城南屠兒村側,蓬藋拄宇,鼪鼯同徑,然頗為諸少年以文章翰墨見強,尚有中州時舉子習氣未除耳。至於風日晴暖,策杖扶蹇蹶,雍容林丘之下,清江白石之間,老子於諸公亦有一日之長。時涪翁之年五十六,病足不能拜,心腹中蒂芥,如懷瓦石,未知後日復能作如許字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