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唐伯虎點秋香》想必很多人都看過吧,這裡面的主人公唐伯虎想必大家早就不陌生了。他是明朝時期蘇州的“四大才子”,當然在四大才子裡面唐伯虎是最出名,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他是一位知名的畫家,詩人還是一位書法家。有很多著名的作品被保留到現在,在民間也流傳了很多他寫下的對子,其中他就曾經出過一個上聯,直到200年後才有人能對出來。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有一天唐伯虎去到一個廟裡上香,廟裡駐守的老和尚聽聞了唐伯虎的到來於是親自沏茶接待。剛好那個時候是夏暑,廟裡的池塘荷花也都盛開了。老和尚在唐伯虎到來之前就為了這個荷花做了一幅荷花畫,正好唐伯虎來了,所以老和尚也馬上請他給自己的荷花圖題幾個字。唐伯虎沉思片刻,接過老和尚遞過來的筆,隨後袖子一甩大筆一揮寫下了一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雖然就寫了幾個字,大概表達的意思就是說這幅畫裡的荷花是這位來和尚畫的。老和尚剛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很是詫異,為什麼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會寫下這麼簡單話呢?但是他沉思了片刻很快就發現了這個上聯的妙處。就是不管你是從左往右讀,還是從右往左讀這個上聯,它都是一樣的讀音。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很快隨著廟裡的人越來越多這個故事就傳開了,有很多文人文豪都想對對下聯,但是都失敗了,這幅畫就被這樣一直掛在廟裡,雖然來膜拜的人很多,但是都不能對出下聯。一直到了清朝又有一位才子來到廟裡才對上這千古絕對。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這位才子就是號稱“蜀中三才子”的李調元。李調元出生在書香世家,很小的時候父親開始給他灌輸書籍知識,如《四書》,《詩經》。在他七歲的時候他就能對出一些對子還會寫一些簡單的詩句,這跟當初的唐伯虎一樣都被當時的人譽為“神童”。

李調元也是偶然聽說了唐伯虎的故事,專門拜訪這位上一個朝代的“神童”。他看到畫上那蒼勁有力的七個大字“畫上荷花和尚畫”,他沉思許久,空曠的客廳中一片寂靜,廟裡的和尚一個個都不敢發聲,生怕打擾到了李調元思考。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終於他站起身來示意和尚準備筆墨給他。和尚頓時一驚,難不成這千古絕對就要在今天被對出來了?和尚激動地遞出筆墨,李調元接過筆,如同當年的唐伯虎一樣,袖手一揮,抬起手洋洋灑灑的在上一位“神童”留下的上聯旁邊,寫下了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和尚一看這對仗工整,而且跟上聯一樣正著讀反著讀都一樣。和尚想到當初老和尚說過唐伯虎曾經留下的那句話,能對出來這個下聯的人必定是當代神童。

看到古人這跨時代的對話,小編也不禁感到驚歎,這就是文化人之間的對話嗎?

唐伯虎在寺廟遊玩,出一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數百年後才被對出

參考資料:《童山全集》、《楹聯趣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