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寶碩:不要片面追求張力、共鳴、音量,脫離了簫傳統的音色

譚寶碩:不要片面追求張力、共鳴、音量,脫離了簫傳統的音色

過往的五十多年 ,我從修習洞簫演奏技術,到深入探索洞簫文化,是一個自己慢慢成熟的過程。講述洞簫,有必要把洞簫所包涵的文化和修養這些重要的東西跟大家講一講。

洞簫陪伴我超過了半個世紀,因為我的年紀、成長的環境與今天各位有所不同,所以對洞簫所涵蘊的文化體會更為深刻。

我最初接觸洞簫、笛子的時候,還可以接觸到那個時代老一輩的演奏家和傳統音樂的風格,受傳統文化藝術的影響較深。目睹這半個世紀以來,民樂界乃至整個藝術界的風格向西方看齊靠攏、沒有選擇地搬用西方的東西,也眼看著我們傳統中最好的東西被一點一點的忽視。今天我們的民樂蓬勃發展,但在我看來,我們還是在不斷尋找方向,很多方面仍在探索之中,要真正把我們民族的文化樹立起來,使中華文化造福人類社會,我們還得努力 。

這幾年,看到中華文化在中國越來越興旺了。讓我感動和感慨。中國人重視自己的文化了,我們的民族才會有希望。

我們民族的希望,不在金錢、不在武器……就在文化,文化立起來了,民族就有希望了!

洞簫在我的心目中,是修行的工具。

在修習洞簫這五十多年的路上,開始洞簫是我的樂器,娛樂、演奏;之後是我的朋友,可以交心,將我的感情託付給它;再走下去,發現洞簫是我的老師,這是個不得了的樂器,它能教給我文化和人生修養、讓我領悟很多東西。

希望愛簫的朋友們能夠記住:簫這個樂器,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品格、精神、審美,乃至對天地的看法……

很多東西都很直接的包容在這個樂器裡面,雖然它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樂器,但不要小看它。

學習洞簫的過程,其實就是修行。

如果你把學習洞簫看成是學音樂、學技術,那麼它就只是技術,一切都會變得很膚淺。

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修行,那麼除了得到一件樂器之外,人生也會有所改變。

譚寶碩:不要片面追求張力、共鳴、音量,脫離了簫傳統的音色

與簫相處了五十多年後,我是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來看待這個樂器的,因此每逢演奏完,我就會這樣行禮(雙手奉簫、舉至齊眉鞠躬),吹奏洞簫是我心目中一種尊貴的修行,簫聲獻給天地、獻給所有眾生!希望大家能學會這個動作,作為洞簫的一種禮節。

製作樂器,如果於創立自我風格,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們把這個樂器看作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時候,有些東西就必須要尊重了。

這是屬於整個中華民族的樂器,不是我個人的。

我常對我的學生說,我用心做的這些樂器不是屬於我個人的,我只是暫時為我們的民族保管幾十年,等我走了之後,讓後來者保管它,再幾十年之後,再有後來的人保管它。我們很幸運,這個樂器不會自己毀滅的,可以幾千年保留下去,除非是人自己毀滅它。因此,從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角度看,洞簫的製作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要求了。

洞簫製作的取向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搞藝術的人常常說“美學”,“美學”不是一種學問、不是一門理論,而是民族的性格。

洞簫代表了中國人的性格——樸實。洞簫音色的美,是在於“樸實”。

洞簫無需其它附加的零件,它以最簡單的振動,即便是初學者,吹出來的音色也是美的。因此做簫的人一定要想辦法把這個樸實的音色美體現出來。

如果大幅度改變洞簫的音色,片面追求張力、共鳴、音量、脫離了傳統風格,把洞簫的樸素美從根本上改變,這是不可取的做法。

傳統洞簫的音色是樸實的,我們必須尊重傳統,因為傳統凝聚了很多代人的智慧和中國人的喜聞樂見,亦是民族精神所在。

洞簫另外一個性格就是——優雅。

今天很多的中國人不太優雅,因為我們疏遠了我們自己的文化差不多兩百多年。今天中國人出現的種種問題,也不是我們民族的問題,只是因為我們少了傳統中華文化的薰陶教育。

洞簫的聲音是優雅的,它聲音一出就可以打動人心,不用美化就很美,這是一種中國古代的優雅。就好像看一幅宋朝的古畫,那種雅,是雅到骨子裡的,沒有任何的浮誇的裝飾和多餘的花俏,樸實地呈現出來就是美的。

竹管吹出來的原始聲音,就是風吹過門縫、石頭、枯枝,吹過鬆林,所發出來的呼嘯聲,通過竹管把風聲集中起來就是洞簫的聲音,所以簫聲本來就具備了大自然的感染力,我們必須珍惜這種自然的音聲。

洞簫體現簡約,這是我們的民族性格。

無論在洞簫的音樂或樂器結構上,都體現簡約。我們必須重視這點,因為這是洞簫的價值所在,是民族性格。這是一件沒有任何配件的樂器。

在傳統的製作工藝中,甚至對內徑的處理,除了打通竹節外,極少作研磨加工,這樣的做法,使洞簫的聲音更為自然樸素。

造洞簫的人,要仔細考慮怎樣保留和呈現這種美,不須要去模仿什麼別的樂器的聲音而把洞簫的優點特徵改變了,譬如尺八、長笛這些都是很好、很偉大的樂器,但是它體現的是其他民族的精神。

歷史上尺八是我們唐代傳去日本的樂器,但唐代的尺八跟現在的尺八很不同,現在的尺八已經融合了日本的文化和精神。

長笛、小提琴、鋼琴等等都是很偉大的樂器,但是它們都是立足於西方的文化,它們明顯地體現了西方的文化精神。

我們的洞簫可以參考它們的製作優點,可以借鏡它們的長處,但是不應該改變和拋棄自己的傳統風格和美學。

洞簫體現內涵,它的聲音厚重而又深沉,能觸及聽眾的內心深處。

大音希聲,在洞簫演奏技巧裡面,沒有製造情感的技法,所以簫聲中沒有七情六慾。但簫聲卻又打動人心,能令人感動的,是簫聲中蘊藏著深切的悲憫之情。

這兩類的情感很不同,圍繞著自己的情緒而起的,是世間的悲。以看透世事的睿智,承擔眾生的苦難,是悲憫。這種廣闊的情懷,洞簫能做得到,只是看吹奏者能否有這樣的心而已。恰如中華文化,洞簫也有極強的包容能力。其寬宏的聲音能與世界上任何樂器完美融合。

洞簫的聲音平和中正,有著極強的正能量,所以包容性特強,能演奏古今中外的樂曲,能融會進任何的樂器組合之中。

洞簫還有一點很重要的美,就是謙和,這是很重要的民族精神。

自古以來有說“君子之德,溫潤如玉”

洞簫的音色,一定要立足於我們中國人的那種樸實、優雅、謙和、溫潤的性格之中,聲音要體現寬厚、溫暖。如果片面追求聲音的力度、響度、亮度,便使洞簫失去這種優良的民族品格。

看到今天洞簫界“百花齊放”,不禁想要提醒一下,這個樂器不是僅僅提供娛樂的樂器。

若要立足於民族的精神,我們手中的洞簫就一定要體現我們民族的這種“君子”精神和“溫潤”的品格。

很多人說要對傳統樂器作發明、改良,面對洞簫我絕不敢說改良,自少我喜歡動手製作或調整自己的樂器,其中什麼工序都嘗試過。

最初,吹奏洞簫十幾年,始終找不到合心意的簫,於是就自己對樂器作改動,把音孔封了開,開了再封,在改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七十年代開始乾脆就自己做洞簫,什麼嘗試都做過,但是我一直提醒自己:我不比古人更聰明,手上每根洞簫都是傳承著無數代人的智慧,無數前輩的心血凝聚而成,在中華文化前面我是卑微的,我必須有一份尊敬心。

很多的那些“改良”我都已經嘗試過,並且通過在香港中樂團三十多年以及其他舞臺表演的專業演出中,向觀眾和演奏音樂的朋友請教這些改良和實驗的效果。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人有很多比我們領悟更深的東西,幾千年下來洞簫的形制沒有太大的變化是有它的道理在,說明它已經是比較完善的了。

所以我一定要謙卑,不要去“創造、改良”什麼,而是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繼承和領悟什麼,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擴展而已。

不能說這裡或者那裡稍微改一改就看成是個人的發明,狹隘的封存起來謀利。

在我心裡洞簫這個樂器世世代代屬於中華民族的,這是必須建立的制簫者之心。

竹子是上天恩賜給中國人的優良材質。它的承重力是同樣粗細的鋼管的很多倍,竹子外堅內韌,裡面的每一根纖維都可以產生共鳴,這種天然的屬性使得竹子發出來的聲音可以達到最好的聲學性能,簫聲一出,在聲音裡不僅有音樂,而且是有靈魂在。

因為竹子的結構複雜,竹子的振動非常特別,裡面包容了剛與柔,松與緊,疏與密,虛與實等等元素,因而產生洞簫獨有的靈性。

這種靈性是其他材料例如木、金屬、塑料等材料所不能產生的,以這些材料製成洞簫,能表現旋律和音色,但缺少了靈魂

原因是其振動的方式與竹子不同,竹子有極其複雜的振動,產生出渾厚的簫聲,越是渾厚的簫聲越可以帶出感情、打動人心。

洞簫不要追求那種太純的聲音,如果吹口打磨的太薄,很靈敏,那種聲音太嘹亮,少了渾厚。

渾厚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文化包容萬物,天地萬物,人間塵世,喜怒哀樂都包含其中,渾厚體現中華文化的包容。

寬容的音聲最能安撫心靈。

大家都聽過寺院的鐘聲,敲鐘的人不見得會感覺聲音有多大,但這個聲音卻可以傳到十幾、二十幾公里之外,穿越天地人間,能安撫心靈。因此我們做簫不要怕洞簫渾厚,不要將吹口和內徑加工過度。

做簫取竹材,天然的竹子未必平順,管內的凹凸不平可以令簫聲渾厚。

現在有很多改良的簫,裡面加了塑料什麼的材料,很光滑,片面追求靈敏。靈敏和不靈敏,這也是做簫和選簫的一個話題。

中國的武術是最好的例子,上乘武功,力是不外露的,速度和凝重共生,收和放並蓄,招招留有餘地,式式先收後放。

如果你想簫吹的有韻味,那麼你一定要留有餘地,氣出來時感覺有阻力,這樣便可以發力,收、放自如。

而很多過分追求靈敏和音量的簫,氣一下子出去,聲音很大,鋒芒畢露,充滿戾氣鬥心,沒有文化底蘊,那不是我們想要的。還有一點,品簫不單隻聽旋律、聽音色,還須品洞簫的韻和情。

情,是吹簫者的心和品格,韻是音樂的氣質,是聲音以外的感覺。

簫的演奏要做到特別細微,這個細微不是說聲音的大小,而是說要能表達情和韻味。

一息尚存,猶有簫音在,是指在很輕、很放鬆的時候,簫音還帶有很強的能量。這個能量的傳遞,是依賴簫的振動餘韻而起的,如果我們製作的簫只追求靈敏和明亮,就缺少了這種韻味了。

所以,即便我們追求亮度、追求靈敏度等特性的時候,也還是要立足於我們民族的性格,而不要把我們傳統中最好的東西丟掉了。我建議大家都去找傳統的舊簫來研究一下,多做比較,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大家起碼要學會基本的調音原理:比如一個音孔,音高了就要從上面補一下,補得太多了的話,就要下面挖一些。音偏低了就往上挖,挖太多就在下方作修補。這是最基本一定要學會做的。

所以每個學簫的人都應該有一把修改洞簫的刀子,還有蜂蠟。

把蜂蠟裝進小罐子裡用火燒融,融了之後攪拌一下,等它凝固,最好每年煮一兩次,然後就可以隨時取一塊下來捏軟了,用來調音修補,音不準要隨時補。

我不建議截斷洞簫接駁銅管來調音,這是六十年代末期簫笛界跟向西方樂器學習的調音方法,這種調音方法不好的原因是剛才說的竹子振動是靠纖維,把纖維截斷後那個振動就不能直接傳導了,中間隔了一個銅管了,這樣吹奏起來的時候會感覺到有障礙,洞簫少了一份生命感。

當然,如果對音高要求準確,這種調音是有幫助的。如果要獲得精確的音準,徹底的辦法是訓練自己的聽覺和辨音能力了。

我們很幸運,竹子天長日久都不會壞,你愛簫的話,可以隨身帶著行走江湖,可以抱著它睡覺。

洞簫要靠養,越與人接觸,聲音會越好,有空就拿著它,吹不吹都沒關係,要常常盤玩,就像玩玉的人盤玉,我們叫盤簫。

而且簫是認人的,每個人吹奏的振動和力度是不同的,它會跟你相應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不建議隨便拿別人的簫來吹,我的簫本來已經吹得很服帖了,被別人拿來吹一會兒,我再拿過來吹,它的振動就會不一樣了,有點障礙了。

所以我們要建立對洞簫有一份尊重心,一根與你已經有感情,很相應的、用習慣的樂器不要輕易給人拿去亂吹。

一件好樂器需要無窮次數的調整、吹奏、調整……

我的辦法是每次調整用差不多一個小時,試試吹奏各種調、各種曲子,但這個過程中人很可能會適應了洞簫的缺點,從而不能再發現它的其他缺點,所以這時候需要把它放起來,過兩天再拿出來吹,問題馬上就顯露了,就再調,一根好用的洞簫都是經過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的調整。

好的樂器是“如虎添翼”,你要什麼它都可以馬上表現出來;不好的樂器就會在臺上折磨你,要什麼就出不了什麼。

檢驗一根樂器好不好,胡吹幾下是試不出來的,一定要找一首你覺得最難的曲子,從頭到尾完整吹下來,才會發現問題。

好的樂器越吹越不捨得離手,暢快淋漓如虎添翼,不好的樂器是折磨人的。

簫到用時方恨少,所以調整簫的基本原理我們一定要學會。

要善於將樂器變得適合自己,好的簫吹起來口舌生津,神清氣爽。不適合自己的簫吹起來會口乾舌燥,傷身傷心。

簫的製作原理很簡單,就是把一根竹子打通,按照一定的尺寸在上面打孔,就製成洞簫了。

洞簫的製作是有規律的。比如選竹管的內徑,口徑是22或23,那就可以做E調。按照E調的標準把孔畫上去,打孔就可以了,很簡單。

吹口就決定了你對簫的取向了:吹口越深,共振越大,但同時簫音的厚度就減弱了;吹口的刃口越薄,聲音的亮度越大,但對氣息的容納度會降低;內管磨得越滑,就越靈敏,但同時洞簫特有的朦朧美和韻味就減弱。

就這幾個原理,如何運用,那就看你的美學取向了。

你要含蓄的,那就(竹管內)不要磨太大了,吹口不要挖太深了。

這個弧形(吹口處半圓形的小圓弧)越淺,反應就越快,但是聲音就越單薄;深一點,聲音就厚一點,但是會呆板一點,反應慢一點。

而(從吹口垂直向竹管內挖的)這個深度,就決定了我剛才說的聲音的厚度,你想要渾厚的聲音就不要挖太深了,你想要更大的音量,就得挖深一點。

還有管道里那個斜度,越斜的,低音的音頻就越豐富,但高音就越單薄,高音和低音的差距就大——低音渾厚一點,高音單薄一點。

所以每個人的取向不同,做出來的效果就不同。這取決於做簫或者買簫人的品味,看你追求什麼,你的音樂要帶出什麼樣的元素,這就考驗每個人的修養了。

看待問題,立足點越高,看問題就越通透;如果吹奏洞簫只是立足於娛樂的話,那就很容易搞……所以製造者的責任很大,因為這個樂器不是娛樂的樂器。

自古以來,簫的傳承非常深遠,無論是佛教、道教、還是宮廷,都有簫的影子。

但為什麼洞簫的專論文獻和樂譜都不多,相比較古琴,簫的史料較少?

原因是洞簫的傳承單薄,是因為學簫很難。

在我的心目中,簫是中國樂器裡最難的。前人的論著少沒有關係,我們努力去領悟,樂器難學沒關係,用一生去探討,值得的。

吹簫的入門,關鍵在於發音。

吹奏時,氣的利用率達到100%,才叫入門。

有的人吹幾個月吹幾年都還沒吹好,有的人看似吹得不錯,但是氣的利用率不高,基本功還沒過關。

一般氣的利用率達到60%或70%就以為相當不錯了,但行家一聽,就知道氣息利用不好,表現力還是差一點。

所以學習洞簫的關鍵就是解決發音,發音的問題解決了,剩下就只是手指功夫了,這個不難。

再練下去,又難了,就是修養的功夫了,什麼樣的心出什麼樣的音樂。

我們的這個樂器,是沒有太複雜的技巧的,那個氣一出來,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所以只能靠你自己的基礎功夫和修養功夫了。

把造簫作為修行,需要拋開所有的成敗得失,一刀下去,可能會是一個新天地,也可能毀了這根洞簫,這時就考驗你有沒有拋開成敗得失的心。

以簫來修行,可以領悟很多東西。

我造洞簫的製作過程全部都是按照古法自己手工做,是苦行,很辛苦,很慢,很磨練自己。

如今各地用現代工具來生產簫,即便是不那麼完美的竹子也可以加工的比較完善,好處是出品的成功率高,不好之處是對竹子作較大的加工改變,會失去之前所說的竹子的那些優點。

加工太多不是好事,加工太少成品率低。我們可否取箇中庸之處:以儘量少的加工得到較佳的聲學性能,保留著傳統樂器的優點在,那就是一件好樂器。

有得必有失,在今天這個名利社會,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路。

今天說了很多,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們手中的洞簫,有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值得我們去追尋,保留,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