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又聞書聲琅琅 我市小學生昨日開始分批返校復課

校園又聞書聲琅琅 我市小學生昨日開始分批返校復課

昨日上午,外國語石峰學校六年級學生回到校園,孩子們在大坪內高興地奔跑(通訊員/黃榮 供圖)

株洲日報記者 孫曉靜 候德懷

整潔的校服,鮮豔的紅領巾,孩子們喜領課本,教室裡書聲琅琅……在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特殊的假期後,昨日我市第三批覆學的小學生們按計劃如期返校。

進課堂至少過“三關”

早上6時30分,天元區白鶴路已有交警、城管隊員和社區志願者守候,上學時段該路實行交通管制,車輛禁止入內,在路口即停即走。

“7點就有孩子迫不及待來校了。”校門口,白鶴小學校長何畝文迎來了第一批報到的五、六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手拿14天體溫登記健康卡,在正門以間隔一米的距離排列成隊,有序進行體溫檢測。告別“同桌”,每套課桌椅單獨擺放,學校老師錄製的“預防新冠肺炎疫情知識”成為該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

戴著藍色小帽的學生志願者為學生引路;戴著紅袖章的家長志願者在校門外為報到學生測體溫;身著黑色制服的教師志願者當起孩子們的“臨時家長”,幫助學生搬運行李……外國語石峰學校小學部迎來了首批覆學的268名六年級學生。踏入校門,六年級三班的中國、古巴混血兒尹雅菲忍不住奔跑起來,“我實在太想念我的同學們了。”

據瞭解,全市小學師生進入課堂,至少要過“三關”。第一關是入校前師生身體狀況排查。通過大數據對師生進行多輪行動軌跡摸排及健康核查。第二關是入校體溫實時檢查。師生錯峰進校時,均需經過體溫測量,發現異常者一律不得入校,並及時上報。第三關是晨午檢。各學校均設立多個日常體溫檢測點,每日專人登記,無異常方可參加學習和教育教學工作。

“花式”表白歡迎回“家”

春風十里,不如有你。昨日全市各小學紛紛亮出奇招,“花式”表白歡迎孩子們回“家”。

在北師大株洲附校,五年級學生林蘇涵還未進校門,就被老師們熱情包圍。校門口,20餘名手拿小紅旗的老師們整齊地排成兩隊,形成20餘米的歡迎通道,迎接久違的孩子們回校。

在雲龍示範區美泉小學,黑板上“歡迎抗疫小勇士回家”的標語特別醒目,老師們以“抗疫共成長”為主題進行教室裝扮。據瞭解,當日該區6所完全小學和2所九年一貫至學校的小學部4至6年級,共1081名學生回到校園。

筆記本、筆、20個口罩和消毒紙巾,在荷塘區晨荷小學,3名湖北返校生收到了老師準備的小禮盒。孩子們心懷感恩,即興表演了手勢舞《聽我說謝謝你》。

在荷塘區博雅小學,疫情期間滯留在武漢的小祝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提交健康碼(綠碼)、簽名承諾、隔離證明及核酸檢測證明。疫情期間,學校黨員教師郭洨對其進行了全程追蹤和細緻關懷,尤其是在返株過程中無縫對接,實現了學校、家長和疾控、社區聯防聯控的精準落實。

形式多樣的開學第一課

何家坳小學在3個時間段內,迎來3個年級近1300名學生走進校園。所有止步於校門口的家長,手機上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段指導家長們通過親子互動模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視頻。

“小學階段的孩子因為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生性較為敏感,加上宅家時間比較長,生活節奏被打亂,心理上難免出現一些小情緒,主要表現在‘怕被束縛’的逆反心理、‘怕被感染’的恐懼心理和‘怕掉隊’的焦慮心理。”歐陽小珠校長介紹,學校一方面製作心理防護的板報,組織心理健康疏導講座;另一方面發送相關視頻給家長,有效引導孩子放鬆心態。

石峰區新明學校邀請馳援黃岡的援鄂醫療隊隊員、市二醫院感染科主治醫生李平醫生為六年級學生上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賀家土小學校長龍潔通過校園廣播,對同學們積極參與線上抗“疫”行動給予表揚,勉勵大家以陽光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周毅老師則在隨後的專題心理講座中,用典型案例做指引,給學生們解壓。

記者隨後連線淞欣小學、株董路小學、譚家塅小學和淥口區明德小學、龍船鎮中心學校、古嶽峰鎮向陽小學等,各校都在開學第一天的課程中,加入了心理健康講座。 昨日上午,外國語石峰學校六年級學生回到校園,孩子們在大坪內高興地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