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書“鑑寶”

淘書“鑑寶”

淘書“鑑寶”

淘書“鑑寶”

淘書“鑑寶”

淘書撿寶,舊書攤裡有“黃金屋”在故紙堆裡翻騰,其實也是其樂無窮的。一本本,一冊冊,認真地翻來翻去,看年代,看版本,看出版社,看全不全。由於很多書都是別人曾經購買收集的,因此裡面經常會有一些批語,抄錄,增言。這基本是做不得假的。

在舊書堆裡淘書有你想不到的也樂趣,尤其是當翻到了自己心儀的書的時候,更是有一種小小的竊喜,但表面上還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問一下賣家,這個品相這麼差的書怎麼賣?然後還要說此書如何的普通,都是常見書等。如果店家給出一個並不高的價格的話,感覺就是撿到了寶,真是喜者見其喜,愛者不釋手,甚是小歡喜。但是最可惱的就怕遇到坐地起價的攤主有一次在地攤上看見了鄭欽安的{醫法圓通}他說隨便挑每冊兩百元,等我挑完後攤主看了說這書是不賣的,它要自己留著看 ,要賣最少3000元,著實令人可惱。我只好笑笑而過 ,可能跟此書無緣吧!

在舊書攤上淘書要處處留心,因為有的書就是埋藏在一堆雜物中,只有慧眼識珠才能覓得。記得有一次在一個書攤上,書友們都在挑選自己心怡的古書。我是最後才去挑選的。無意中看了一本是四書感覺挺厚的有襯紙,我小心的翻開,裡面好像有夾紙。我看了一下好像是報紙之類的,於是很低價格買到。回家後迫不及待的取出原來是張民國的科學報紙居然是第一期,其實只有樂在其中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味道吧。

其實淘書的樂就在淘字,是在不經意間見到的一種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