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樂業再無後顧之憂!耒陽因地制宜“根治”地質災害隱患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黃從平 王志雲 記者程聰報道 “哐哐……”近日,一陣急促的銅鑼聲響起後,耒陽市大義鎮東方紅村13組村民,在當地自然資源所和村幹部的組織下,緊急有序撤離到安全區域。一場從鳴鑼預警到組織轉移,從全程護送到臨時安置,從醫療保障到後勤供給的全要素地質災害緊急避險演練在該村上演。

安居樂業再無後顧之憂!耒陽因地制宜“根治”地質災害隱患

  4月24日,耒陽市東方紅村13組開展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東方紅村13組一排排紅磚青瓦房建在高山山腰,山上楠竹疊翠,山下水庫環繞,自然環境優美。近兩年,由於當地降雨量密集增加,村民住房附近山體出現滑坡位移跡象,2018年該處被確定為地質災害隱患點,列為重點監測對象,43戶119名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地質災害威脅。此後每臨汛期,自然資源部門都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汛前、汛中、汛後巡查,並指定專人24小時駐守監測,確保村民生命財產安全。

  為根除受地質災害威脅村民的後顧之憂,自然資源部門將該村13組異地搬遷避讓事宜列入議事日程,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預計投入800萬建設的新村將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完工,年底村民即可全部搬進新家落戶,徹底告別因地質災害擔驚受怕的日子。“新村建設又快又好,自然資源部門的同志是真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辦。”村民龍熙勝站在一天一個樣的新居面前感慨!

安居樂業再無後顧之憂!耒陽因地制宜“根治”地質災害隱患

  2019年12月,耒陽市東方紅村13組村民在地質災害避讓搬遷新址旁種下第一批無花果。

  既要讓村民搬得出,也要讓村民住得好。早在新村選址階段,該市自然資源部門就與大義鎮結合新農村建設規劃了新村“藍圖”,將東方紅村13組新村建設成宜居、宜業、宜遊的文明示範村。2019年,距離新村一步之遙的20畝無花果種植園,藉助自然資源部門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成使用,隨後大義鎮黨委書記、鎮長帶隊到郴州馬田鎮引進種苗和種植技術,當年底就種下了第一批苗。今年看到掛滿枝頭的顆顆無花果,東方紅村支部書記雷月娥一臉喜色,她跟記者算了一筆賬,掛果第一年就能有20萬左右的收入。下一步,他們還將根據實際效益,擴大種植規模,發展下游產業,拓展無花果釀酒、養魚、採摘遊等項目。

安居樂業再無後顧之憂!耒陽因地制宜“根治”地質災害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新村搬遷入住後,老村將整體統一拆除,植林復綠穩固生態。村民將在新村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合理擴大稻蛙共養、香豬養殖、黃桃種植等產業,整合現有楠竹、山泉水、土地等資源,引進楠竹加工、鄉村旅遊配套項目,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村民個人收入,讓老百姓既安居又樂居。

  該市自然資源部門負責人介紹,5年來,耒陽市共投入地質災害治理資金3678.78萬元,實施搬遷避讓239戶1615人,實施治理工程項目37個,成功避讓地質災害345起,已連續15年無地質災害引發人員傷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