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考點:民主法治——立國之基

熱考點:民主法治——立國之基

熱考點:民主法治——立國之基

一、中國古代法律制度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夏商周到明清,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發展脈絡清晰、有因有革、內容豐富、特點鮮明。

1.夏商周時期的法律,以習慣法為主,禮刑並用,體現了王權與族權的結合,並滲透著神權法思想。

2.春秋時期,成文法出現。戰國時期,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君主要“以法治國”,臣民都要遵守法律。

3.西漢以《秦律》為基礎確立了一整套法律制度。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質上實行的是外儒內法的政策,這構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論基礎,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奉行,逐漸形成以“法自君出、為君服務、禮法並用、法定特權和司法隸屬於行政”為特點的封建社會的法律體系。

4.明清之際的黃宗羲從限制君權的角度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民主思想的萌芽。

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中國各階級、各派別為建立民主法治社會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1.鴉片戰爭後,以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抵抗派主張向西方學習,翻譯出版了一批西方著作,近代西方民主法治思想傳入中國。

2.19世紀六七十年代,早期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但這些主張未能形成系統的理論,也沒有付諸行動。

3.19世紀90年代,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設議院、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他們領導了維新變法運動,但最終失敗。

4.19世紀末20世紀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南京臨時政府參議院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5.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大旗,力圖從思想上剷除封建專制的根源,掀起了新文化運動,俄國十月革命後,新文化運動進入新階段。

6.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在根據地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1931年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頒佈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在抗日根據地實行“三三制”原則等。

熱考點:民主法治——立國之基

三、現代中國的民主法治建設:

1.新中國成立前夕,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議頒佈了《共同綱領》作為臨時憲法。

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大會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邁出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一步。

3.改革開放後,民主法治建設進入新時期,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四、古代希臘民主政治和古羅馬法律制度的建設:

1.以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為特徵的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臘民主的搖籃。在眾多城邦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具代表性。但要注意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種直接民主,容易導致國家權力濫用。

2.古羅馬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其完備的法律體系上。羅馬法不僅是羅馬帝國輝煌的象徵,也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源頭,對近代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立法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近代西方民主法治的建設:

1.啟蒙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形成了以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盧梭的人民主權思想等為代表的近代民主法治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近代英、美、法、德等國家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逐漸確立並完善了資產階級代議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